03.04 荥阳市刘河镇:驻村第一书记房亮的“馒头记”

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振河 通讯员 王明霞 王耀珂 赵冬伟

“今年疫情形势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大劳力都在家呆了好长时间,多亏了村里这个合作社,每天给我开60多块钱的工资,一个月下来能有2000元的固定收入。”在刘河镇窝张村金种子农林合作社工作的李保贞高兴的说。李保贞原来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村委聘请她到合作社做馒头,现在孩子也都参加工作上了班,家里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荥阳市刘河镇:驻村第一书记房亮的“馒头记”

刘河镇窝张村金种子农林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做馒头

疫情期间,为了推动合作社的“生意”,驻村第一书记房亮一直在想办法,考虑当前防疫政策和措施,他决定启动“微信”+“派单”的模式,打开今年的产品销售渠道,于是组建了“第一书记原麦石磨面手工馒头”微信群,“我们的产品目前主要有两种,8斤装原麦石磨面40元/袋,5个装原麦石磨面手工馒头5元/袋......”在群里,房亮卖劲儿得促销着村里的石磨面产品。

“康泰路尚善若水,徐老师,2袋石磨面,馒头4袋;意墅蓝山小区北门馒头10个 ......”在群里按照接龙的方式,窝张村的馒头、面粉订单在不停的增加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都想尝尝久违的原味馒头的味道,对第一书记的做法也是大加赞赏。

“馒头销售情况怎么样?”3月3日下午六点多,一直关注着房亮“业绩”的刘河镇副镇长乔卫功打电话询问他,“受疫情影响,群众们已习惯居家不出门,我每天从荥阳市西区跑到东区,挨个订单送馒头,还别说,就这两三天都售出去5000多个馒头了,今天到现在单还没有送完,得想办法联系销售点,抽出人员跑销路!”房亮话语中透出了兴奋。

每天订单派送结束后,房亮都要总结存在的问题和经验,划出 意墅蓝山等订单较为密集的小区,连夜又和小区物业联系,确定了馒头销售点。“这石磨面馒头一块钱一个,虽个头不大但分量足,纯天然、无添加,让我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业主表示要长期订购。

荥阳市刘河镇:驻村第一书记房亮的“馒头记”

第一书记房亮为业主送馒头

现在除了每天义务接订单送馒头、面粉外,房亮还在积极寻找固定的销售点,截止目前已经确定意墅蓝山、林语美墅、天悦湾等 等5个销售点。“作为第一书记,我只希望在我的带领下,让村里的项目活起来,让贫困户的日子过得好起来,让村里的集体经济壮大起来,自己累点,值!”房亮这样说。

2019年6月,房亮和驻村队员开始一起多方奔走,筹措资金21万元,改造废弃学校,引进生产线,发展了窝张村金种子农林专业合作社(小杂粮加工项目),并陆续推出原麦石磨面、绿豆爽、石磨面手工馒头等特色产业,销售收入突破2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得到了持续增长。

近年来,窝张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增强,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参与公共事业和扶贫产业的积极性明显提升,疫情防控刚启动,该村就以村集体名义向荥阳市慈善总会捐赠1万元现金,给防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购买医用物资。

“以前困难时,党和政府给予我们村很大帮助,帮我们脱贫致了富。现在村集体产业正常运转,并获得了不错收益,我们不能忘了党的恩情!”刘河镇窝张村党支部书记张东林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