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肾病患者能运动吗?需要把握几个原则

肾病患者能运动吗?需要把握几个原则

肾病患者普遍存在的运动误区

肾友圈广为流传的一个误区----“肾病患者不能运动!”

造成这个误解的原因,一方面,医生叮嘱“得了肾病,不能劳累”,“得了肾病,不要剧烈运动”;而另一方面,医生对患者如何进行合理运动,却指导很少。

以至于肾病患者总认为:运动,就是在加重肾脏负担。这样的误解,不论从心理还是身体,给我们肾友带来的,往往是双重否定和打击。

其实,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打球、慢跑、游泳等,能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的毒素排出体外,对于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有非常好的功效。

肾病患者能运动吗?需要把握几个原则

肾病患者是可以运动的,但要遵守几个规则:

1、病情稳定前不要运动

患者在发病后的前几个星期应该注意休息,在症状稳定好转的时候再开始适当的活动。长期卧床或极少活动会使全身各器官功能衰退,会进一步削弱抵抗力,所以一味休息不是好办法。

刚刚开始锻炼的时候宜先做短时间的散步,等身体状况进一步好转以后再练习太极拳,适当慢跑或长时间地散步。锻炼量是否合适可以根据自我感觉、尿化验等来判断。如果锻炼后感觉良好,疲劳感在几小时内消失;尿化验蛋白量和红细胞没有明显增多或保持原样,这说明锻炼效果是好的,可以继续进行,否则就要适当减少运动量。

运动可以增强肾脏重吸收的能力。运动的时候排汗增加,身体内的水分就会减少,为了保持水分和盐分,肾脏就会增加对这些物质的重吸收。

肾病患者能运动吗?需要把握几个原则

2、运动有度

规律适度运动的好处不言而知,但过度运动对肾病患者是有害的。因为运动过度让人疲劳,降低抵抗力,诱发感冒或肾炎病情加重。可见,如何掌握运动的“度”,对于肾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肾病急性期或严重期,更应慎重。

如何判断运动量是否适度呢? 运动的时间以不出现肌肉无力、呼吸困难或身体疲劳为准,然后才能逐渐延长每次运动的时间。至于锻炼强度,建议从不运动的患者,最好有个强度逐渐增加的过程,以免超出自己的承受度。刚开始,运动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简单经验公式推算:最大心率=220-年龄)的30%~50%就可以了;过渡阶段达到50%~60%;锻炼步入正轨以后,可以维持在60%~80%。频率每周2-3次为佳。

3、不做剧烈运动

慢性肾病临床表现有乏力,腰部疼痛,疲倦,食欲减退等,如果高强度的运动会使肾脏缺血缺氧加重,导致肾病加重,所以肾病患者要避免剧烈的运动。长跑,短跑,打球等,都属于剧烈运动,我们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来进行锻炼。

肾病患者能运动吗?需要把握几个原则

4、持之以恒

运动贵在坚持。肾病患者忌讳单次运动强度太大,那么强度适中并且坚持就更为重要。万事坚持难,这里有几个小建议:

量力而行,不勉强;感觉累了一定要休息调整

根据自身情况(如年龄、体质、职业、爱好等)选择

如有个运动同伴,平时互相鼓励督促,更有利于坚持

首选有氧运动,它能增强心肺耐力。包括室内运动、户外散步、步行、跑步、骑自行车、做广播操及各类健身操、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及舞蹈等。

5、运动前后注意事项

  • 要选择适宜的天气出去运动,避开恶劣气候,最好在空气清 新、环境安静的场所进行。
  • 冬春季节则不要在风口和高层楼房下步行,以免感受风寒,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加重肾病。
  • 运动前要做热身和准备运动,如压腿,扭腰,转头,拉升等,既可以活络关节肌肉,预防扭伤,又可以让身体更好进入预备运动状态。
  • 运动后适当按摩更有益于疾病的康复;运动与物理治疗相配合,既可减少疲劳,又可提高疗效。
肾病患者能运动吗?需要把握几个原则

这些肾病患者确实是不能运动的

  1. 中度以上水肿。水肿可以分为轻、中、重三种,轻度水肿指仅限于眼睑或踝部;中度水肿见于下肢;若出现全身水肿、甚至伴有胸腹水,则为重度水肿。
  2. 中重度高血压。患者血压大于180/110mmHg,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
  3. 用肉眼即能发现血尿或少尿,每日尿量在400毫升以下者。
  4. 肺部感染或心功能不全导致气短、咳嗽、心慌、胸闷者。
  5. 急性肾炎出现氮质血症者。
  6. 慢性肾衰中晚期有严重合并症者。

如果病情趋于稳定,水肿消退,蛋白尿减少,可以从事体力较轻的工作的话,那么上述肾病患者也可以参加运动。慢性肾衰早中期的患者,只要病情稳定,也可进行适当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