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刺殺希特勒!

施陶芬貝格出生在德國的一個小城,按照當時德國奉行的種族主義,他出身高貴,他的家族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紀,父輩祖輩都是德國南方天主教的管理者,母親出身軍事家庭,而他是施陶芬貝格伯爵,從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

刺殺希特勒!

希特勒出生在奧地利的一家小客棧離,他的父親是海關的一名職員,家庭背景非常普通,他的早年乃至是青年時期都都非常坎坷,小時候他想當一名畫家,可他的父親想讓他從政,矛盾之下他選擇了輟學,父母去世後,希特勒生活非常窘迫,曾一度以賣畫和做小時工為生,16歲之後開始熱衷於政治,最終走到了德意志元首的地位。

刺殺希特勒!

施陶芬貝格和希特勒相差十八歲,兩人的出生年代不同,從小的教育不同,必定會造成不一樣的思想觀念,這種反差必然不在少數,施陶芬貝格卻是這些人中最不“安分”的一個,同大多數人一樣,他的“不安分”沒有表現的太過分,而是在等待一個時機,一個將這種“不安分”爆發出來的時機。

1933年希特勒上臺,他的衝鋒隊給了施陶芬貝格一個機會,這個時期他是希特勒的忠實追隨者,同樣被希特勒的個人魅力和演講天賦所征服,成為第六裝甲軍中的一員。

刺殺希特勒!

事情的轉折點出現在二戰爆發時期,希特勒決定入侵波蘭, 兩種截然相反的人生開始產生摩擦,而希特勒是最高領導者,施陶芬貝格還是個無名小卒,摩擦只是單方面的存在在他的心裡。

施陶芬貝格認為希特勒出生在小農家庭,根本不懂得指揮戰鬥,他提出的閃電戰存在許多不可預知的危險性,波蘭陷落之後希特勒又將目光轉向了蘇聯,入侵蘇聯的做法更加加深了施陶芬貝格對希特勒作戰領導能力的懷疑。

這個時期他還只是對希特勒本人領導能力的懷疑,直到1943年美國飛機對他所在的車隊進行掃射,他失去了左眼,右手和左手的兩個手指,甚至雙腿也受了重傷,但他僥倖活了下來,被送往慕尼黑的一家醫院那進行搶救,此時他認識到了戰爭的殘酷性,外加屠殺行為,使他徹底產生了反感。

此時納粹黨中已經有了反對希特勒的聲音,諾曼底登陸之後,德軍在法國節節敗退,盟軍勢頭勢不可擋,私下裡反對希特勒的呼聲越來越大。

刺殺希特勒!

施陶芬貝格認為這是一個機會,一個讓殺人魔頭永遠消失的機會,於是他聯合了另外身居要職的反對派策劃了名為“瓦爾基里”的計劃,想要徹底消滅希特勒和其他幾名納粹核心人物。

“瓦爾基里行動”其實是納粹黨自己搞出來的秘密組織,目的便內部出現叛亂時,有本土部隊出面控制納粹高層,無線電以及交通,刺殺行動以此為代號寓意深遠。

七月十一日,施陶芬貝格將準備好的炸彈放在公文包裡,若無其事的走進了會議室,並且坐在希特勒的旁邊,二人之間只相隔兩米的距離,期間施陶芬貝格以接電話為由離開,將那個裝著炸彈的公文包留了下來。

炸彈準時啟動,24人中當場有四人當場被炸死,厚重的會議桌救了希特勒一命。

刺殺希特勒!

時間過後希特勒極為震怒,施陶芬貝格被當場處決,牽連之人多達七千,其中五千人遭到處決,刺殺希特勒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