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商周古國——畢國,犬戎亂周時的犧牲品,戰國七雄魏國的前身

畢國,早在夏商時便已存在,古時這個地方稱畢原,在今陝西咸陽市北一帶。杜預注《左傳正義》中說:“謝、章、薛、舒、呂、祝、終、泉、

、過,此十國皆任姓也。”說明最早的畢國是任姓。到了商朝時期,改封為商朝嫡系的子姓畢國,仍在原址。據說畢國曾一度強盛,商末時,商王為了抑制歧山逐漸興起的周國,還命畢國嚴防死守,監督周國的一舉一動。後來,畢國終被文王所滅。《逸周書·史記解》記載:“昔有畢程氏,損祿增爵,群臣貌匱,比而戾民,畢程氏以亡。”意思是昔日畢程氏減少俸祿,增加爵位,群臣表面上裝作貧窮,暗地裡卻沆瀣一氣,剝削百姓,畢程氏逆天而行最終導致滅亡。可見商末的畢國執政者們生活腐朽,欺壓百姓,文王滅亡畢國還是順應民心的。

商周古國——畢國,犬戎亂周時的犧牲品,戰國七雄魏國的前身

隨後,文王將這塊地方封給了兒子高,成了姬姓畢國,伯爵。姬高是文王的庶子,因封於畢原,故史稱畢公高。《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記載:“管蔡郕霍,魯衛毛聃,郜雍曹滕,原酆郇,文之昭也。”畢地因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資源豐富,得益於這些優厚的自然條件,故畢國在關中平原是較為富庶的區域。《史記·魏世家》記載:“武王伐紂,而高封於畢,於是畢姓。”畢公高因此成了畢姓的始祖。

關於“畢”字的由來,《說文解字》釋義:“畢,田網也。”畢的繁體“畢”,上面是個“田”,下面一把柄,其實是個網兜,非常形像。“畢”字的本義是狩獵時用的帶有長柄的網兜。《國語·齊語》記載:“田守畢弋。”畢是捕獸之網,戈是指兵器,這裡是用來刺殺被網住的野獸的戈矛。《詩經-鴛鴦》中有“鴛鴦于飛,畢之羅之。”的詩句。等網住了野獸,得到獵物,狩獵也就結束,故“畢”字又引申出完結、畢業、到底等字義。

商周古國——畢國,犬戎亂周時的犧牲品,戰國七雄魏國的前身

清華簡有《耆夜》一篇,簡文記述的是“西伯戡黎”(見黎國篇)的後續事宜,說得是文王攻打黎國勝利後回到周都,在太廟舉行慶賀大典,犒賞參加此次伐黎的所有大將,大多是文王的兒子,其中就包括畢公高。說明畢公高是文王滅黎時的主將之一,這大大提升了畢公高在周室中的地位。根據出土銘文結合史載推斷,畢公高有子嗣在原黎國故地受封,可以說,畢公高雖是庶出,但從他的事蹟看來,說他跟周公、召公齊名一點也不為過。清華簡《祭公》一篇中提到,畢公高後裔畢曾在周穆王時被列為三公(邢公、毛公、畢公)之一,可見,子孫也受了祖宗的蔭澤。

商周古國——畢國,犬戎亂周時的犧牲品,戰國七雄魏國的前身

畢伯克鼎

畢公高壽命很長,歷經文武成康四朝,被周成王在《書·畢命》中贊為“弼亮四世,正色率下。”(意為輔佐四代君王,態度嚴謹的對待政事。)

關於畢國的滅亡,具體時間尚不清楚,據出土青銅器與文獻的結合考證,估計在西周末年。西周晚期出土青銅器“畢伯克鼎”被考證是周宣王時期的器物。因畢國封地處於鎬京附近,有可能是周幽王時西戎入侵時被滅,如果真是這樣,畢國也算是個冤大頭了。

商周古國——畢國,犬戎亂周時的犧牲品,戰國七雄魏國的前身

畢伯克鼎銘文

畢國被滅後,國人以國為氏,形成畢姓。春秋時,畢公高有個後裔叫畢萬,在晉國當官,因為晉室立功,被封魏地,故其後代便改姓為魏,形成春秋時晉國六卿之一,戰國時三家分晉,建立魏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更多方國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