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匠人精神”迴歸桐城田間

在安徽省桐城唐灣鎮大唐村,夾在山窪裡的不足百畝水田裡,水牛正犁著田,幾位農民穿著膠鞋站在稻田裡一字排開彎腰插秧。稻田的主人唐翠萍告訴記者,他們家庭農場採取傳統的牛耕手栽人收的耕種方式,全程不施用化學農藥和化學肥料,生產出的有機稻米加工後賣到每斤20元錢,且供不應求。“海拔450米高的稻田本身就是一道天然屏障,病蟲害很少發生。”唐翠萍說,手工插秧的人工成本非常之高,但所插的秧苗相對於機插秧的秧苗強壯很多,手工栽植後吸收營養成本能力強,後期減少人工鋤草成本。秧苗在田間生長20多天後,實施稻鴨共養,加上採用殺蟲燈、性誘劑等物理防治辦法基本上杜絕了蟲害。雖然才是剛剛插秧環節,有機大米已經被“回頭客”們早早下了訂單。

“唐翠萍不僅僅是農民,更是把種田當成藝術品在打造的現代匠人。現代農業呼喚匠人精神。”陪同記者採訪的桐城市種植業局局長方興農一路感嘆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