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现在读高三,心中颇为疑惑,高考真的能改变人生的命运吗?

清史宴


“高考改变命运”是一句老话,无数人也曾遵循这句话,走出了自己的人生。但近年来,这句话渐渐受到质疑,其中有大学扩招的因素,有就业因素,有社会日趋多元化的因素,还有令许多人忧心忡忡的阶层固化因素。在许多人看来,高考已经无法改变命运。

我倒是认为,在各种改变命运的道路中,高考仍然是相对靠谱的那个。或者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考往往还是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大学扩招让“大学生”三个字不再值钱,也造就了极大的就业压力。一定程度上出现的阶层固化,也让许多人的努力变得徒劳。社会的多元化倒是一部分人的福音,因为可以自主创业,可以通过直播、网店等谋生,这些似乎都不需要学历。

但即使有再多这样的例子,你也无法否认学历的作用。即使开放如美国,比尔·盖茨等人成为一个又一个创业奇迹,成为美国中坚力量的仍然是基数庞大的中产阶级,他们拥有相对体面的工作,有着良好的修养,而这一切,都基于高等教育。至于没有学历的,极少数走出了自己的路,或者根本就不需要学历并主动放弃(家境优越的比尔·盖茨就属此类),更多人则变成了底层。

在中国也一样,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选秀成名,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直播走红,不是每个人都能创业成功,这些道路的几率甚至更狭窄。但通过高考获取学历,仍然是最主流也相对最靠谱的方式,适用于更多人。除非,你拥有比高考更好的路,比如早早被国外大学录取,比如早早就有条件设计好人生道路,不需要与大家一起挤。但我们都知道,那毕竟是少数人。许多人认定的“阶层固化”确实相对存在,但摆在人们眼前的现实是:如果你真的有竞争力,仍然有阶层上升的空间,但反过来,如果你不把高考当回事,你或许连这个机会都没有。


叶克飞


下面就通过引用高三几位舍友的例子来说这个问题。

●高三发挥失常舍友.

上高三时候,我们宿舍有一位平时学习成绩挺不错的舍友。这个舍友是我的初中同学,她在上高中的时候去成绩也是挺厉害的,经常能排在班上前10名,高三时候经常是理科模拟考试考在580、 590的分数。本来按照往年的惯例,他的这种分数是能够轻易考上985高校的。

因为这位舍友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为人也很好,所以他就被班主任任命为班长。平时大家如果有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会向他咨询。贵州舍友和我是初中同学,并且关系也挺不错的,所以平时如果有不懂问题的话,我也会向他咨询。

在参加高考前的两天学校方面给大家放两天假放松一下。在放假前班主任给大家做了一些动员,让大家在这两天不要太过用功的学习,可以打打篮球放松一下,但是也不能放松对学习的要求,偶尔也要看一看书本,但是不要深入的去学习。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宿舍里面的人经常去学校操场上转悠,也会去篮球场上打会篮球,有时间的话也会去宿舍里面看会儿书。

高考结束后的那一天,大家都去教室联合对答案进行估分,从这位舍友的神态举止中,我得知他这次高考考砸了,从他的口中得知他那个时候已经想复读了。虽然他口中说的想复读,但是最终他还是给自己填报了志愿,最终他是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录取了。

这位室友其实是很可惜的,如果他能够正常发挥的话,考590分能够在省内考上西安交通大学或者是西北工业大学。后来我分析了一下这位舍友高考考砸的原因,可能是他在心态上没有能够调整好。



●高三估分严重失常舍友.

当时宿舍另外一位舍友平时成绩在班上处于前五名。这位舍友比较神奇的是他平时一有时间就在操场上打篮球,其他同学都在教室努力学习,但是这并不影响成绩,他的成绩依然在班上那么好。

他高考估分570分,填的第一志愿是省内的长安大学,当时大家还担心他估分估的高了。哪知道后来成绩出来后他居然考了630分,就这样被长安大学录取了。我想如果他知道自己考的这个分数去填报的话,估计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这些名校都是能填报的并被录取的,但是可惜的是我们当年是估分制度。


●报低舍友.

当时我们宿舍另外一个舍友也是挺可惜的,他是以570分的高分被西安理工大学录取。要知道西安理工大学当年在陕西省是第二批次录取,也就是它是一所比较强的二本高校。当年陕西省理科一本线是527分,二本线是490分,周围设有570分的高分,是可以填报陕西省内除了西安交通大学外的所有高校的。但是当时因为填报志愿的时候是先估分再填报志愿,可能这个舍友在给自己估分的时候比较保守,所以就填报了一所二本院校,并且被这所院校给录取。

我想如果这位舍友当时是知道自己分数后再填报志愿的话,他肯定是不会去填报西安理工大学这样的高校,而是会选择省内的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这些985、211工程大学的, 那样的话这位舍友的命运可能就和现在不一样了。


饕餮视听


—1—

1993年,如果不是周同学硬把他从田里拉了上来,说xx高中不收补习费,已经帮他报了名,他现在就不会是县城里重点中学的名师Mr.张了。

张老师跟我共事八载,其间多次谈及此事,每每唏嘘不已。他说如果不是考上了师专,当了英语老师,他的命运只有三种可能:要不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农民;要不就操起祖传手艺,跟哥哥一样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豆腐;要不凭着一些小聪明在建筑工地上混成了包工头。

八年里,给父亲治病,送弟弟上大学,自己成家,张老师苦苦支撑。父亲病故,弟弟上班后,张老师没了负担,一狠心考上了华师大脱产研究生,之后,考到县一中,踏上了名师之路。

—2—

1995年,我表弟冬高考发挥失常,考了个以技能培训为主的大专。他在校期间,苦练专业技术,练就一身好功夫。毕业前夕,位于深圳的一家跨国机械制造公司到学校来招工,冬一出手就被录取了,去了千里之外。

穷人家的孩子肯吃苦,冬本来又机灵,就在同去的一帮人里面脱颖而出了。从车间工人到跑销售再到高管,从广东分公司到上海的中国总公司,从国内到国外公司本部,他越走越好,现在定居上海。去年,把老婆孩子都带到德国生活,一年里,跑了许多欧洲国家,他女儿从小就行万里路,见识广阔,德语、英语说得很溜。

—3—

2010年,表弟冉从一个二本师范大学毕业,一时考不了编,自己带家教糊口。姑父很着急,托我帮他想办法。刚好我有个老师办了个私立中学,我就带着表弟去应聘。

起初,我老师挺瞧不起冉,碍于师生情面,答应让他试教一段时间,以观后效。

冉没有在校任教的经历,硬是凭着拼命三郎的精神跟有经验的老师学、自己揣摩,在学校站稳了脚跟。

现在在同学科老师中拿一类工资,最高班主任津贴,前不久,还提拔为学校中层了。

—4—

2006年、2008年,和我同村的初中时我教过的一对兄弟,先后考上了武汉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

他们的父亲2006年在外打工,积劳成疾去世了,家里底子特别苦,俩孩子面临失学。我父亲找了一家报纸,登了一则求助信息。一位武大毕业的好心人资助了他们,兄弟俩顺利完成了学业。

哥哥现在办起了公司,弟弟也考进了市中级人民法院,当了一名法官。把母亲接到了市里一起生活。

—5—

昨天,我去加油,碰到初中同学。他原先是加油站站长,现在跟公司领导闹翻了,把他帽子撸了。

不过,他根本无所谓。他依然牛气哄哄,因为他儿子是去年的全县理科状元!在中科大读着最好的专业,前途一片光明!

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一个父亲骄傲呢?

……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高考肯定是能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命运的,它的影响力甚至不止于一代,可以及于下代。考上好学校,选择了好专业,一生就会不同。高考更重要的是机会,一个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机会。即便没有考中也一样可以过好这一生,但考中之后的风景永远不会亲见,无法想象。

剑客谈教育


我的孩子一天天长大了,现在都上小学4年级了,有时我就跟老爸感慨说,仅仅是隔了一代人,生活环境就差别如此之大呀。那个时候,他们是“集体种田”的时代,后来才有包产到户,他们小时候的学习和志向,和他的孙子辈,是如此天囊之别呀。

我老爸想不到,60多岁的时候会到北京来生活。而这样的改变,就因为儿子通过高考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

也就是说,高考能改变命运。

对7080年代的人来说,尤其是对农村人来说,目前依旧只能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它的分量还是太重了。

只不过,现在越来越多人通过外出工作,好好工作,即便高考没改变命运,也通过移动空间,通过学习技能改变着自己的命运。

只不过,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对90后来说,对00后来说,社会阶层固化是不是更严重了?考上大学之后找份工作,上升渠道越来越少了?没考上大学,技术壁垒越来越坚硬了。那些创二代,官二代,明星二代,银行医院等优质工作都因为圈层关系,把底层家庭的孩子残酷地挡在外围。

年轻人的公平就业机会,年轻人的公平成长机会,会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高考能改变命运吗”成为一个可提出的问题,其本身就是一个悲哀。

小孩的学习任务不算很轻,老家拼高考的氛围比20多年前我高考时还惨烈,我们看不到上大学能改变命运的光明前景,但我们依旧在高考的路上奋力拼杀。

我们依旧还在过“高考”的独木桥,环境的改变是多么缓慢!

那些晚上加点学习,周末几乎没有休息,只会做高考模拟题,只会死记硬背的高中毕业生,是多么可悲呀。更是大人们的可悲,教育工作者的可悲……


财经作家邱恒明



这个话题好沉重啊,太广,我也不敢说,还是老规矩,说说自己吧~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农民,也没有什么文化,从小我把就教育我要好好学习,等以后出人头地,然而让他失望了,我大学毕业后,目前就是一个上市公司的小职员,那么和我一起长大没有考上大学的小伙伴现在在干什么?


一个富二代天天各种玩,全国各地旅游,没读书,因为可以继承他爸的水泥厂;


一个和我一样的,没读书,目前在做一个商场的导购,(这里我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


我的读书算不上改变命运那么大,但我目前来说也是比较知足的,当导购的小伙伴每次和我聊天,都会后悔当时没有好好学习(这是过来人的心声)~



有很多人说,努力吧,高考是唯一一次你和富二代公平竞争的机会;也有人说,你考的过富二代也并不过富二代;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作为我这样的普通人,我们想过拼的过谁,我们只想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努力改变家里的生活条件,其他的爱谁谁~


你好夏都


在我们上大学那个时代,高考真的是可以改变人的命运的。毋庸置疑。

当时高考的政策是,高考之后,考上大学,就是干部身份,国家包分配,而且基本都是分配的还都可以,基本上是学有所用,这真的是实实在在改变人的命运的。

干部,意味着可以提拔。

工人,干到头,也只能是技师。

当年我们班高考,有2/3考上大学,现在在各个部门也都可以。那些没考上的,成了工人,实实在在互相拉开了档次。

再往前捋,都说什么老三届大学生啥的,那更是各单位的精英,很多开创性工作都是他们带头出来的。

再比如,我们上学时的老师们,基本都是农村考出来的师范生们,他们来了以后,看着教学氛围就是不一样。后来,这些老师大部分都积极主动调离学校,也都成了一方诸侯。可如果当初考不上呢,他们最有可能就是还是农民。

有人说,现在的高考,给人生带来的改变很少,那应该是不对的。不管怎么样,上一个好大学,对人的见解和学识永远是全面提升的。毋庸置疑。

有机会,还是要多学习!


Longsuixinyuan


我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你,的确是!!!

父母都是农民,以前不好好学习,父母就把我带到地里面,大夏天的,打农药,除草,掰玉米,反正是农村能干的都干了!

我去年毕业了,现在在央企工作,回想起以前的情景,潸然泪下,不过好在,我父母思想比较前卫,我母亲告诉我们三个孩子:“只要你们读书,家里就是砸锅卖铁都得让你们上,必须牺牲我们这一代,我跟你爸都老了,这辈子就是个农民,也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变化,你们还年轻,之后都得成家,到你们孩子手,不要像咱们家这样,要啥没啥!”现在想想,我们几个还是比较幸运。

经过这些年的读书,自己深感高考的重要性,个人觉得高考的时候其实人生已经分出了三六九等,你要是上清华大学,至少遇到的学习知识水平,都是属于国家前列的人,有些人会说,我上本科会考研究生,那都是以后的事情,考研究生的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学习成绩不能代表一切,这句话没错,但是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是全日制学校的,大家同时学习,别人比学的比咱们好,这可以说明至少他们的学习能力比咱们强,所以这些人上大学之后的生活平台肯定要大一些!

所以高考很重要,一定好好学习,高考可以说大家人生的第一个起点,比较公平,谁有能力,谁上,这有可能也是这辈子遇到最公平的事,好好把握吧!


萧水湘凌


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虽然高考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是通过高考这道相对公平的途径,为改变命运创造了更多机会。

我是农村的,我的邻居夫妻都50多岁,生养了二个女儿,丈夫十多年前得了腰病基本不能干重活,靠妻子帮人打杂,以及亲明帮助,使大女儿高中毕业后考上福建医科大学本顽连读。去年毕业后,不但顺利被市医院招聘,而且处了一位据说家境不错的学长做男朋友。春节回老家到他们家座会儿,得知他们末来的女婿让出一套房,请他们到城里住……

类似通过高考改变了一家人命运的倒子在农村还很多。


福建漳江湾


得看什么算改变命运。

在我们小县城里,20多年前的高中54个同学中,8个应届考取了大中专院校,他们现在3个是大学教授,1个是省城医院的主治医生,3个省市县公务员,1个在县级事业单位。8人中5个是农村孩子2个单位已倒闭的城镇居民子弟。我以为他们都改变命运了。

另外20个左右通过补习也都考取了大,他们多半是县市医生、教师,他们也改变命运了。

再说说高中毕业回家务农的,13个左右通过在村委会、信用社、广播站、代课老师等取得了公职,他们也算改变命运了吧?另外还有部分目前还在务农的,本人生活水平、子女教育都比普通人家要高。他们是不是呢?


骆123987


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农村孩子来说,我觉得高考可以改变命运。

我就是高考的受益者,我是70后,地道的农村孩子,兄弟姐妹多,家里条件也不好。不过,等我上高中的时候,已经不那么困难了,因此我才有机会上学。我的高中同学大多是像我一样的农村娃。我们都很努力地学习,不然,就只能回家种地。抱着一个很朴素实在的念头,就是将来可以不用下地受苦,能吃上公家饭,成为商品粮,大家都是挑灯苦读。相对于在地里干活时的风吹日晒、那种身体上的痛苦,在学校里学习时熬个夜起个早、多做几张试卷,那都不算什么苦,甚至还是享受呢!我是93年高中毕业的,我上了师范成了老师。我的很多同学也都如愿以偿,分布在北京、广西、海南、深圳等大大小小的城市里,在为更美好的生活打拼着努力着。如果没有高考,我们这些农村孩子,只能是早早地结婚生子,然后辛辛苦苦地从地里刨食。现在很多农村连地都没有了,很多人只能外出打工,虽说也能生活得不错,但是毕竟要承受更多的艰辛。

对于现在的农村孩子来说,高考依然是改变命运的途径。如果没有高考,没有文凭,大家可以想一下对农村孩子来说,进入更高的层次的途径还有别的吗?不要说什么自主创业,对于没有人脉关系没有创业资本的农村孩子来说,那可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啊!唯有高考能公平公正地,让他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依靠自身的能力进入大学这个高等学府,去开阔眼界,拓宽视野,增长学识,提升能力,去成就更完美的自己,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大家可以看看,那些早早辍学的孩子们要么就是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在家啃老,要么就是早早到社会上打拼备尝艰辛,要么就是结婚生子重复着父辈的生活,把希望寄托到下一代身上。我们所说的改变命运,是希望能过得越来越好,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有幸福的家庭和事业,有高远的目标和追求,有卓越的见识和眼界。对农村孩子来讲,高考虽不是唯一的途途径,但是唯一的捷径,要想做到这些,高考是最近的路。

所以,别再说什么读书无用了,还是把握住高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