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雙肺多發小結節,建議定期複查是怎麼回事?

醫格


很多患者在體檢或者其他原因需要做肺部CT或者胸片時,發現自己的肺部有很多的小結節,拿給醫生看時,醫生只是建議觀察,定期進行復查即可,不用進行治療。那麼,肺結節到底是什麼呢?

肺結節的發生機制至今並不是十分明確,目前認為與遺傳和環境有關係,遺傳易感者受到環境中的抗原的刺激,引發免疫反應,導致細胞聚集、增生及肉芽腫形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肺部結節,部分患者的肺部結節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肺功能異常,伴隨著其他的症狀,比如體重減輕、乏力等感覺;部分患者肺部結節直徑比較小,既沒有臨床症狀也沒有肺功能的異常。

對於不同的情況我們要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對於沒有症狀,肺部結節比較小,也沒有肺功能損傷或者輕度的肺功能損傷的患者不必採取治療,但需要定期複查,觀察肺部結節有沒有進展趨勢;對於有嚴重的肺功能異常或者累及肺外器官的患者,需要使用激素治療,激素使用時要注意患者的不良反應,也可以考慮配合其他免疫抑制劑,比如甲氨蝶呤等。

總之,像題主這種建議定期複查即可的肺部多發的小結節,不必過度緊張,如果沒有明顯的肺功能異常的症狀,或者其他全身症狀的出現,只需要3-6個月做一次胸片或者肺CT檢查就可以。但如果有肺功能異常或者其他症狀的出現,需要及時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本期答主:陳泳淼,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肺結節有良性和惡性,做了CT發現雙肺多髮結節,在影像上沒有辦法定是良性還是惡性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定期複查。如果結節變大了,那麼就要積極切除處理。如果結節穩定不變,還要堅持一段時間繼續複查。如果結節變小,有可能是炎性結節。

雙肺小結節,在1cm以下的都很難定是良性還是惡性的。≤3cm的病灶叫肺結節,>3cm的病灶叫腫塊。結節和腫塊就是大小不同而已,並沒有性質上的差異,結節和腫塊有良性和惡性的。不要誤解為腫塊就一定是惡性的。



對於一個病灶,要確定是什麼東西,金標準是做病理檢查,可以做穿刺活檢,就是穿一針進去取點組織出來化驗,看看是良性還是惡性的。一次穿刺活檢是良性的,卻不能說明這個病灶就一定是良性的,因為有可能這一針沒有穿到癌細胞,所以嚴重懷疑肺癌的,有時候要多次穿刺活檢。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直接切除病灶做病理活檢,這個是最徹底也是最準確的。

對於雙肺多發小結節,良性結節徵象包括邊緣光整、形態規則等,惡性的徵象一般包括肺結節大小、形態不規則、邊緣有毛刺分葉、不均勻強化等等。如果病灶長得像惡性的,那麼影像科醫生會直接考慮肺癌,或者建議穿刺活檢。

比如這個肺癌,有分葉,毛刺,胸膜凹陷徵。典型的肺癌徵象。

如果沒有辦法定性的,雙肺多髮結節,結節小,如果做穿刺有可能穿不到真正的病灶,所以堅持複查是最有效的方式。不同大小,不同形態的結節,複查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一般是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兩年的週期複查。如果複查結節增大了,那麼就要積極處理。如果一直處理穩定或者縮小的狀態,那麼良性的可能性比較大。


小影大夫


小於或等於8 mm 的肺結節稱為小結節。

“小結節”只是對肺內病灶的描述,並不能說明它們的性質。通常所說的癌是惡性病變,判斷“肺小結節”是否為惡性病變,也就是癌,還需要進一步檢查。

統計學數據顯示:很多肺部良性或惡性病變均可表現為“小結”,如炎症、鈣化、肺內淋巴結等,早期肺癌或轉移性肺癌等惡性腫瘤只佔一小部分。

關於肺結節的處理,2013年美國胸科醫師學會(ACCP)推薦意見如下:

(1) 對於直徑≤5 mm的純磨玻璃肺結節,通常不需要隨訪。

(2) 對於直徑5~10 mm的純磨玻璃肺結節,每年複查1次CT,共3年。

(3) 對於直徑>10 mm的純磨玻璃肺結節,首次CT檢查後3個月複查,若病灶持續存在,除非患者不能耐受手術,否則建議行非手術活檢或外科手術治療。

(4) 對於直徑≤8 mm的部分實性肺結節,應於首次檢查後3、12、24個月行CT掃描嚴格定期隨訪,此後3年每年複查1次CT。在隨訪過程中一旦發現實性部分增大,應立即行非手術活檢或外科手術治療。

(5) 對於直徑>8 mm的部分實性肺結節,需在首次檢查後3個月複查CT,若病灶持續存在則應行PET掃描、非手術活檢、外科手術治療等積極處理。

(6) 對於直徑>15 mm的亞實性肺結節,無需複查CT,直接積極處理。

特定大小的肺結節,隨訪也就是複查是有必要的,應謹遵醫囑。


醫格


肺部結節有可能是良性,也有可能是惡性,在結節較小難以確定性質的時候,一般醫生就會建議定期複查,密切監測結節的變化。

我們都知道,明確肺部結節的性質,需要的是病理診斷,病理是最終診斷的金標準。

但在結節較小的時候,肺穿活檢有時難以取到結節的組織,或者穿刺風險偏高;而無創檢查PET-CT在結節較小的時候,敏感性也不強,換句話說,這種情況下的PET-CT準確率也並不高,加之PET-CT價格昂貴,所以醫生一般也不會常規推薦查PET-CT。

這種情況下怎麼辦?定期複查就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了。

因為惡性腫瘤會有一個緩慢增長的過程,隨著時間的延長,瘤體會逐漸增大;而良性結節的增長就更加緩慢,甚至停滯或隨時間的推移鈣化或消失,常常幾個月甚至幾年都不會有明顯的變化。

具體複查方法,醫生都會根據結節大小及影像特點,建議以1-3個月再次複查胸部CT對比,如果是惡性腫瘤,結節會有一個較為明顯的增大,而良性結節,基本上不會有變化,甚至是縮小。

這就是發現肺部小結節時,醫生建議定期複查的基本原理。

目前規範的複查,一般參照NCCN指南2017最新版,根據結節大小及患肺癌的風險因素來決定,具體指導意見如下:

胸部 CT 檢查若發現為實性結節 (依據患者發生腫瘤的風險程度進行分類)。

低風險 :

1、<4mm→無需做進一步檢查;

2、4-≤6mm→12 月後再行胸部 CT→若結節大小穩定,無需進一步檢查;

3、6-≤8mm→6-12 月後再行胸部 CT→若結節大小穩定→18-24 個月後再行胸部 CT檢查;

4、≥8mm→方法 1:分別於第 3、9、24 月時行胸部 CT ;方法 2:考慮 PET/CT 或活檢。

高風險

1、<4mm→12 月後再行胸部 CT→若結節大小穩定,無需進一步檢查;

2、4-≤6mm→6-12 月後再行胸部 CT→若結節大小穩定→18-24 個月後再行胸部 CT;

3、6-≤8mm→3-6 月後再行胸部 CT→若結節大小穩定→9-12 個月、24 個月時再行胸部 CT檢查;

4、≥8mm→方法 1:分別於第 3、9、24 月時行胸部 CT 方法 2:考慮 PET/CT 或活檢。

注:

低風險:無吸菸史及其他肺癌易患因素;

高風險:有長期的吸菸史及直系親屬肺癌發病史等。

以上可以看出,定期複查是對肺部結節難以確定性質時的一種定期監測,目的就是根據結節的動態變化來最終確定結節性質。


深藍醫生


前面幾位先生,所談都很專業權威,完全贊成。不過我想補充:對於肺部小結節來說,這是胸外科最常見又較難確診的疾病,它的診治一直是臨床上的難點、討論的熱點,其病因複雜,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診斷有一定的難度,易誤診和漏診。周圍型肺癌瘤體直徑≤2cm者稱為小肺癌,直徑≤1cm者稱為微小肺癌。小肺癌並不完全是早期肺癌,特別是腺癌、小細胞未分化癌,文獻報道有20%左右的小肺癌患者有淋巴結的微小轉移。因此一些患者錯過最佳手術時機。所以,一般要求定期複查,我們知道,肺部小結節,很容易讓人們想到,炎症,結核病,一般腫瘤,惡性腫瘤,或其他疾病可能性。為什麼?大家都知道,肺部小結節是胸外科常見又較難確診的疾病,生理解剖發現呈多發性,可互相融合成塊狀,也有單發性,肺部圓形結節,直徑1-2cm,後期可發生空洞,或合併感染。這就是要求複查的主要原因!


zc榮


亻、一、一一、


陳麗華8070


很多醫生的ct報告都是不規範的,結節形態如何,邊緣如何,有無實性,都應該寫清楚,沒有也應該標明如無分葉,無倒刺等等,所以,中國醫生的很多報告患者看起來疑神疑鬼!就是因為沒表述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