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尚志市乌吉密乡党员干部“战”疫纪实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乌吉密乡党委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采取防控措施,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以“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的高昂斗志奋战在“战”疫一线,他们坚定执着,他们咬紧牙关,他们紧盯紧守,他们用实际行动冲锋陷阵、攻坚克难,筑起了一道道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

铃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贾继成。在铃兰村的村口,有这样一个身影,自防疫卡点设立起,你就总能看到他,他就是贾继成。二十余天的坚守,他将全部进村屯道路全部卡死,不允许任何人员出入;二十余天的坚守,他每天巡逻监控,全方位无死角宣传,确保防护措施深入人心,人心稳定;二十余天的坚守,他成为了村民的代办员、代购员,帮助村民解决了生活所需。“关键时刻,党员得站出来、挺出去,作为一名党员和村干部,无论多艰险,我都不能后退一步,铃兰村这个大家庭需要我去守护。”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尚志市乌吉密乡党员干部“战”疫纪实

明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洪昌。明德村是乌吉密乡通往各个村的一个交通枢纽,在“战”疫期间,明德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洪昌始终带领着村干部、党员和志愿者奋战在抗“疫”一线。高书记年龄较大,本身右耳听力不好,依靠助听器,二十多天的工作,每天仅能休息几个小时,他右耳听力又降低了,身边战友纷纷劝他回去休息,他都微微一笑说道“都是老毛病了,回家吃点药就好了,我这不是还有另一只么,听车来的声音可是很清楚呢!”他心里知道乡党委、政府对明德的重视,他在这里坚守,领导就能更放心,而且村里的战友们就能替换多休息会。他坚信“战”疫的时间不会太久,坚信在广大党员干部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下,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尚志市乌吉密乡党员干部“战”疫纪实

朝阳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郭洪彬。“我只是在特殊时期干着每一名普通党员应该做的事。”这是郭洪彬同志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朴实中透露的是不平凡的担当。正月初三,郭洪彬早早的就在村口卡点守着了,心里还在想着今天是农村走亲访友的日子,走亲戚的人肯定不会少,得想好怎么才能用最简单的、乡亲们能接受得了的话语进行劝返。面对一辆一辆车,一家一家人,他从容自若,耐心地劝大家尽量不出门,“电子拜年”就是最好的祝福。他还运用手机平台推送政府公告、用村里大喇叭喊话等方式,为大家讲解新型冠状病毒的严重性以及如何做到保护自己及家里人。那一天共劝返车辆31台,人员78人。半夜回家的他嗓子几乎说不出话来,也感觉有些饿了,才想起来一天没有吃饭。就这样,他默默无闻地坚守在抗“疫”战场20余天。“这冷风呼呼的吹,我们站一会儿都受不了,这些村干部也是不容易啊!”这是被劝返人员中的一位老大爷对郭洪彬同志的评价。每一个被劝返的人能够理解村干部的用心,就是对他们的无私奉献的最大支持!危难时刻,这些“逆行者”的出现,为寒日增添温暖,让人民看到了战胜疫情的“春天”。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尚志市乌吉密乡党员干部“战”疫纪实

太来村村委会主任助理杨洪涛。太来村卡点是乌吉密乡周围几个村出入的必经之路,人流车流量很大,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杨洪涛就主动到疫情防控第一线,承担起防控卡口的工作。杨洪涛同志不惧艰险、不畏严寒,对防控工作一丝不苟,从为起初的过往车辆及人员测体温、作登记,到后来“四门落锁”禁止一切车辆人员出入,杨洪涛同志均“不留情面”。有时一些村民求情想让他通融一下,但是杨洪涛却一一拒绝了,有的村民不理解,甚至恶语相向,他耐心解释:“现在不聚集、不流动就是最好的防控方式,这是为了全村好啊!”太来村的村民都纷纷说:“杨四这高高大大的身躯往村头一站,像是一堵守护我们的‘城墙’,心里对疫情的担忧也少了一大半!”在防控一线杨洪涛总说:“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就是要向党员看齐,就是要为人民服务。”看似简单的话语,饱含着他一颗赤诚的为民爱民之心,面对紧迫的疫情局势,勇于奉献、迎难而上、恪尽职守、抗击疫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尚志市乌吉密乡党员干部“战”疫纪实

明德村驻村第一书记翟德利。“待在家里就是为社会做贡献”。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他明明可以待在家里,却要走上村头,他就是哈尔滨联通尚志分公司驻乌吉密乡明德村扶贫干部、第一书记翟德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选择了做“逆行者”,在尚志市乌吉密乡明德村的主干道路口,排查外来人口,为明德村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疫情防线。翟德利同志在动员会上说:“我是村里的第一书记,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只要是为了全村的老百姓的安全,我不怕得罪人,我要带头站岗,愿意跟着我干的就做好防护措施,一起来。”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外人眼里,他铁面无私,“六亲不认”,从外地过来进村拜年的人,不管是向他求情说好话的,还是碰到少数不理解要硬闯的,都被他带领的守村队伍一一拦了下来。但在铁面无私之下,却隐藏着的是翟德利对明德村的呵护,以及在疫情防控面前的执着与担当,他被村民们称赞为一心为民的好书记。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尚志市乌吉密乡党员干部“战”疫纪实

乌吉密乡第三驻村工作队队长刘晓杰。疫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接到市公安局通知后,刘晓杰在1月26日(正月初二)就迅速到乌吉密乡朝阳村组织村“两委”成员设卡检查,并要求24小时到岗到位。为了解决上岗人员的吃饭和饮水问题,他自掏腰包购买矿泉水和饼干四十余件;看到上岗人员缺少必要的防护措施,他又购买了消毒液和一次性医用口罩;贫困户李少成没有了口服药品,无法进城购买,他又赶忙回尚志药店将仅有的九盒药品全部买下,送到贫困户李少成家中。政府下达禁令不准人员聚集到公共场所,他又带领工作人员挨个食杂店讲解疫情的严重性和传播迅速性、危险性,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赞许,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作为党员,就应该冲锋在前”,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疫情工作期间,他接到老母亲的电话,90岁的母亲很不理解,说:“你爱人和我身体弱,你万一被传染了我们怎么办?和领导请个假吧”。电话中的刘晓杰告诉母亲:“越是最危险的地方,作为党员、作为警察和精准扶贫干部的我越要冲锋在前,我会多注意的,请您放心!”他没有更多时间和家人解释,就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他“舍小家、为大家”,越是艰险越向前,被村民称为“最美扶贫工作者”。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尚志市乌吉密乡党员干部“战”疫纪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