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借势借力借智开化法院华埠法庭巧断“家务事”

  一件离婚案的背后是一个家庭的分崩离析,一件赡养案的背后是父子、兄弟姐妹间的势同水火……家庭无小事。今年,面对婚姻家庭纠纷案件数量增加、案件类型趋于多样化、复杂化的形势,开化县法院持续深入探索家事审判方式改革,法官断起“家务事”来更有温度,让亲情间的冰雪得以融化。

  借力乡镇“四平台”

  以冷静开解心结

  不久前,一对年迈的老夫妻来到华埠人民法庭,他们想要起诉曾经的养女,请求分割共有财产。原来,老两口曾于1980年收养了女婴雷某,十年前解除了收养关系。收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二人以三口人的名义审批建房,所建房屋为三人共同财产。现雷某随丈夫居住,却锁上了原本在娘家的房间门,不让老人居住。

  法官在充分了解情况后,认为可以先开展调解。在征得这对老人家的同意后,华埠法庭家事调处中心立即对接乡镇“四平台”,借助村两委及网格员的力量,试图将该起纠纷化解在基层。

  “别把关系搞这么僵。你们无儿无女,现在年纪又大了,万一身体不适,都没人侍奉床前,怎么办呢?”村干部深谙双方之间并非有解不开的“死结”,便极力劝解双方重归于好。在众人轮番劝导之下,老两口表示愿意撤诉,并与雷某恢复收养关系,雷某也表示十分乐意赡养二老,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此类家事纠纷,冲突的外表下其实饱含亲人间的温暖与柔情,有时候我们提供一个非诉的环境让他们冷静对话,加以中立的第三方进行劝解,比‘辩论式’的庭审更能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开化县法院副院长洪志刚说道。

  借力“老娘舅”

  以良言化解纠纷

  11月25日,华埠法庭家事调处中心,两位社区“老娘舅”应邀来到这里与法官一同调解一起离婚案件。

  调解开始时,原告许某便不停数落妻子李某的种种不是,诉说夫妻感情早已因为双方性格不合且毫无共同语言而破裂,请求法庭判决离婚。

  “你就是嫌弃我老了!亏得我平日里还省吃俭用给你买新衣服。”面对丈夫的指责,被告李某哭诉道。

  “一日夫妻百日恩,生活中磕磕碰碰都是难免的,意见不合的时候要学会换位思考。”“夫妻之间一定要多沟通多交流,不能置气。”在了解了双方当事人的主要“症结”后,承办法官与两位“老娘舅”你一言我一语地劝起来。

  “父母的争吵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此时,当事人的女儿静悄悄地站在门外,一言不发,这一幕正好被“老娘舅”看在了眼里,顺势与当事人聊起了孩子,并以此为调解的突破口。

  “我确实不该只顾自己的感受。”原告看着女儿,感到十分内疚,不再坚持离婚,并申请撤诉。

  为提高家事纠纷的调解成效,华埠法庭设立“钱江源老娘舅”工作室,选聘9名德高望重、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娘舅”进驻法庭,将法官专业法律知识与他们丰富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加速化解矛盾。

  借力移动微法院

  以网络消解情绪

  “我在外地,大老远的赶不回来!再说了,哪有女儿到法院起诉自己父亲的!”电话中,被告郑某的情绪有些激动。

  这是华埠法庭受理的一起抚养费纠纷。2010年,陈某与郑某协议离婚,约定女儿的抚养费由两人共同承担,直到女儿完成学业、独立生活为止。不曾料到,郑某自离婚后便杳无音讯。直至2017年,陈某突发疾病,再无力独自承担女儿的抚养费。陈某辗转联系上郑某后,他也只是支付了女儿一个学期的费用便又消失不见。今年8月,无奈之至的陈某带着女儿到法院起诉,以女儿的名义要求郑某支付2010年以来的学费、生活费等。

  日前,该案开庭审理,被告郑某因身在外地打工未能出庭。法官拨通了他的电话,说明事由。

  “你回不来没事,但是案子我们还是要处理的。”法官见郑某有些气愤,立即告知他可以利用移动微法院进行在线庭审。听说通过手机微信小程序即可在线参加庭审,郑某的语气瞬间缓和了一些。

  也许是因为在视频里看见了前妻陈某的憔悴和女儿的沉默,郑某有一些愧疚之情。在法官的主持调解下,郑某爽快答应将定期支付女儿的抚养费。父女双方就此通过移动微法院签订了调解协议。

  “家事纠纷的当事人多数都是带了不良情绪来的,开庭过程中不是争吵不休就是干脆推脱不出庭,这个时候我们利用移动微法院这个平台让双方‘碰面’,既能化解‘尴尬’,又能有效化解矛盾!”华埠法庭庭长郑国平介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