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非洲豬瘟“拉緊”市場神經 近期國內豬價走勢分化

學習養殖技術、瞭解最新行情,在線諮詢養殖難題和老師零距離交流,請點擊右上角

關注↗豬大夫在線。

非洲豬瘟“拉緊”市場神經 近期國內豬價走勢分化

今年第34周,繼遼寧、河南雙匯相繼爆出非洲豬病後,上週江蘇、浙江也先後爆出非洲豬瘟疫情,疫區豬價出現明顯的下滑趨勢。同時,因擔憂疫病問題,市場神經“緊繃”,非疫區豬價也出現了承壓小幅回調的趨勢。不過,臨近週末時,北方部分地區豬價略有反彈,目前總體養殖效益仍然保持盈利狀態。

截至2018年第34周,毛豬出欄均價為13.74元/公斤,較第33周下跌2.3%,豬糧比為7.44:1,周比下跌2.5%。另根據國家生豬市場監控顯示,第33周,我國生豬市場(交易)價格指數為96.14,周比上升0.47%;生豬平均成交價為13.96元/公斤。

非洲豬瘟“拉緊”市場神經 近期國內豬價走勢分化

1、非洲豬瘟無有效救治措施,全面撲殺令疫區豬價恐慌

自1929年全球首例非洲豬瘟出現至今,這種源於非洲,紮根歐洲,蔓延亞洲的豬病至今無有效的治療措施和防疫疫苗。因此,全面捕殺病豬與潛在病豬,是世界各國目前針對非洲豬瘟採用的主要手段。

受此影響,疫區的養殖戶因擔憂感染風險、撲殺導致的虧損等因素影響,局部地區豬源供應增加,豬價承壓回調。不過,由於相關部門撲殺即時,疫病防控得當,疫區豬價下跌之後略有回升。

2、生豬養殖仍然處於盈利階段,等待雙節效應提振

儘管非洲豬瘟對短期生豬市場的衝擊頗為明顯,但目前我國生豬養殖效益水平依然處於盈利階段。如圖:

非洲豬瘟“拉緊”市場神經 近期國內豬價走勢分化

由於非洲豬瘟病毒的潛伏期為5~15天,按照此時間推算,當前遼寧地區的疫病概率會相應下降,而江蘇、浙江地區則需要等到9月上旬左右。

總體來看,由於8月生豬整體出欄時間較往年同期有所提前,而進入9月中旬後生豬供應會相應減少,加之今年以來環保對於中小散戶的影響依然存在,以及華北地區因颱風導致農田被毀,畜禽溺亡等因素影響,9月豬市行情或延續強勢運行的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