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中山陵,中國最後一個帝陵規制的墓葬暗含了哪些深意?

中山陵,中國最後一個帝陵規制的墓葬暗含了哪些深意?

中山陵

縱觀中國歷史,南京以“六朝古都,十朝都會”的身份,佔據一席之地。

其實回看,在南京的政權都如煙花一樣絢爛又短暫。雖然這個位置能控扼長江,統御江南,且憑高據深,易守難攻,理論上不錯。但秦淮河的水又太溫柔,對於君王而言更像是偏安之地,鶯歌燕語則是無形的化骨綿掌。

而且,如果一個朝代在南京,那麼就必然意味著還有另外的政權共存在北方。

中山陵,中國最後一個帝陵規制的墓葬暗含了哪些深意?

公元229年,孫權稱帝,正式建立三國之一的吳國,建都武昌,隨後遷至建業,就是南京。

建業的名字是這樣來的,在211年孫權就把治所遷到了秣陵,修築石頭城後又改秣陵為建業,意思是:建帝王大業。

但是好景不長,最終司馬家統一三國,建立了晉朝。然而這依然是曇花一現,公元316年西晉滅亡,此後的260多年間,五胡十六國與鮮卑族建立的政權割據中國北方。只有在南京的六朝,才是正統華夏民族的天下。

並且南京是與西安,北京,洛陽並列的四大古都裡,唯一沒有被外族建立過政權的城市。

南京作為漢民族北伐與堅守的陣地,在歷史政權的更迭演繹裡,更是民族復興的一個前引號。

中山陵,中國最後一個帝陵規制的墓葬暗含了哪些深意?

南京

中原大地上首先由炎黃部落聚集成國,並繁衍、傳遞出波瀾壯闊的華夏文明。

分散在中國各地的眾多少數民族在大融合的歷史進程裡也多多少少承繼著這樣的基因,但自古以來,中原民族——從整個中國文化體系來看,依舊是佔據主導地位的力量。

令人唏噓的是,中國在唐朝以後又歷經遼(契丹)、金(女真)的鐵蹄,直至忽必烈(蒙古)建立大一統的元朝,四百六十年的明流暗湧,中國大半都處在北方遊牧民族的統治下。

直到明王朝的建立,漢民族深埋的對祖根與中華的敬重,才終於等來了一次洶湧的迴歸。

所以說,朱元璋的地位,一定是超出大明開國皇帝這一身份的。

中山陵,中國最後一個帝陵規制的墓葬暗含了哪些深意?

明孝陵

1376年,在南京統治中國近十年後的朱元璋決定將自己的身後事放在鐘山。

為什麼是鐘山呢?

鐘山是典型的華蓋峰,三峰並峙,中高旁低,山體略呈圓弧形,且背椅大江,立於平原之上,根據中國風水理論,這是龍脈所在,墓地安在這的話,可保江山永固,基業長青。

中山陵,中國最後一個帝陵規制的墓葬暗含了哪些深意?

南京,鐘山

公元252年,第一個在南京建都的孫權就安葬於鐘山。

雖然鐘山作為風水寶地,人盡皆知,但當一位帝王厚葬於此,鐘山就不再是一般人能輕易入葬之地,至少也要留給級別相當的人了。

兩百年後,南朝出了一位寶誌和尚,據傳料事如神,還能搞一些玄門異術,連梁武帝也口口聲聲喊他師父。寶誌在民間也有極高的聲譽,有人考證寶誌和尚就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濟公”的原型。

他跟梁武帝在鐘山溜達時一眼看中獨龍阜,差不多是鐘山位置最好的地方。

寶誌圓寂後梁武帝就在鐘山獨龍阜為他修了一座寶公塔,造了開善寺。這裡就發生了一件很絕的事,到了唐朝,畫家吳道子為寶誌畫像、李白為畫像作詩、顏真卿再提筆寫,這塊集大成的碑就被叫做“三絕碑”

中山陵,中國最後一個帝陵規制的墓葬暗含了哪些深意?

寶公塔

由於最好的地段被近九百年前的寶誌和尚佔去了,朱元璋自然不肯妥協,於是他採取了一個很乾脆的措施——給寶誌和尚遷墓。

然後就有了後來的靈谷禪寺

中山陵,中國最後一個帝陵規制的墓葬暗含了哪些深意?

靈谷寺

規模宏大的明孝陵就此拉開序篇,到1413年曆時30餘年修完,到這時以南京紫禁城為模板的北京紫禁城還有四年就要動工了。

中山陵,中國最後一個帝陵規制的墓葬暗含了哪些深意?

明孝陵神道

孫中山的出現,和朱元璋有著太多相似的層面。在明朝過後,清軍入關,清王朝又在中國盤了將近三百年。

1367年,朱元璋佔領南京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拯生民於塗炭,復漢官之威儀”為討元北伐檄文。

1905年,孫中山建立中國革命同盟會,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十六字政治綱領。

本質上兩者的意義是不同的,但在驅除外族統治、漢民族復興這一點上,又是完全一致的。

於是,明孝陵不只是帝王陵寢,還是一個別有意味的象徵。

1684年,康熙帝南巡至金陵,親往明孝陵拜祭。三跪九叩,態度恭敬,禮數週全,南京“父老從者數萬人,皆感泣”。推崇明孝陵,藉以拉攏漢族民心,這個策略直到清廷覆滅前都還在實施。

反而是太平天國運動讓明孝陵的許多建築毀於一旦,這就很鬱悶了,太平天國明明是在反清啊!

中山陵,中國最後一個帝陵規制的墓葬暗含了哪些深意?

明孝陵廢墟

在清朝最後一個皇帝傅儀退位後,孫中山做了一件很鄭重的事,就是前往鐘山拜謁明孝陵,並發表《祭明陵文》,告訴明太祖朱元璋:託你的福,我輩又把江山奪回來了。

中山陵,中國最後一個帝陵規制的墓葬暗含了哪些深意?

孫中山拜謁明孝陵

倘若孫中山是在其老家廣東去世,可能以當時的條件就會以葉落歸根之意將這位老革命安葬在家鄉了。

但孫中山卻是處理國事時候,在北京意外病逝的。加上孫中山曾在鐘山留過一句話:“願向國民在此乞一抔土”,在中外各界的關注下,中山陵的修建便成為了必然。

在修建中山陵期間,也發生了一些令人感慨的事情。

中山陵最終設計方案來自32歲的建築師呂彥直,他以警鐘圖形規劃陵園,彰顯出國民革命喚醒民眾、拯救國家的迫切和肅穆。呂彥直也拖著病體全程參與了中山陵的建造,不料就在工程即將竣工準備迎接他來驗收之時,他卻悄然離世。

中山陵,中國最後一個帝陵規制的墓葬暗含了哪些深意?

俯瞰中山陵仍依稀可辨警鐘的輪廓

而承建中山陵第一部分的姚新記營造廠,完全是以虧損為結局完工的,虧錢還要做這個工程,這就不是單純的一筆賬的事情,而是敬仰之情和家國情懷在支撐了。

中山陵,中國最後一個帝陵規制的墓葬暗含了哪些深意?

中山陵祭堂

中山陵完工後,民國的革命烈士和功臣名將,在去世後也得以安葬在鐘山。如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抗日航空烈士公墓,還有廖仲愷、範鴻仙、譚延闓的墓地等。

蔣介石也這裡給自己選了一塊墓地,並在明孝陵與中山陵之間建了座正氣亭以為座標。

但蔣介石1949年就去了臺灣,自1975年去世後,兩岸風雲幻變,臺灣黨派間的互撕,可以說老蔣至今在臺灣都還沒能完全入土為安,更不談移歸鐘山了。

不過歷史也常常會給出一些巧合的慰藉,當中山陵第二部分工程完成後,當時的營造廠又建造了一座“國民政府主席官邸”,當時也等於是蔣介石的官邸。在抗戰時期,宋美齡常來這裡短居,於是也被叫做美齡宮

更巧的是通往美齡宮的路上由於種滿了法國梧桐,從空中俯瞰猶如一串項鍊,而覆蓋琉璃瓦的美齡宮如同項鍊的寶石掛墜,讓今天的人們忍不住大呼為“蔣氏浪漫”。

中山陵,中國最後一個帝陵規制的墓葬暗含了哪些深意?

俯瞰美玲宮

圍繞中山陵的故事、插曲還有很多,而最重要的是中山陵至今的要義。

中山陵和明孝陵一樣,同為華夏大地民族大統一的一座豐碑,提醒著華夏子孫守衛好這一片巍巍河山,讓這片大地最後能配汝之姓,冠汝之名。

但中山陵又是歷史的新一輪啟程,在這之前是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這之後是嶄新的繼往開來。

歲月的齒輪必然還會向前,但中山陵也會如同一個民族的守望塔,時刻為了一個完整統一的中國召喚千軍萬馬。

-END- 關注地球旅客,好文章不錯過!

各平臺賬號,搜索“地球旅客”

⬇ 更多好文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