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豬週期板塊研究的3個關鍵點

豬週期板塊研究的3個關鍵點

豬週期這個板塊,從18年3月開始研究,認知一直不斷在加深,直到1月份才真正完全理解。前期已經有梁老師分析得非常到位了。最近和很多朋友溝通這個板塊,發現由於這個板塊的複雜性,很多人還是沒有抓住核心的邏輯。我覺得要是能把握住3個重要的點,就能夠把這次豬週期的核心的邏輯掌握到一定程度,再沿著這些深入下去,理解這個行業就更加容易一些。

1. 確定性

由於這次疫病的影響,整個行業去化非常嚴重,根據我們的行業調查,北方的一些省份比我們想象的嚴重很多。有些券商,認為行業這次去化會達到30%,40%甚至極端情況下會達到50%的程度。根據1月21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公告,18年全國生豬出欄69382萬頭。如果按照30%的去化,那麼最終缺口會是2億頭。這個缺口,牛羊肉補不上,水產補不上,美國進口也補不上。

現在市場的豬價還沒有發生變化,是因為疫病不斷在爆發,還有不少的豬在集中拋售,另外,一些冷庫也被迫向市場上拋售。在這樣的背景下,春節後最為淡季,豬肉價格的下跌幅度也大大小於去年同期,就說說明了這個市場上的豬已經開始在減少了。

行業的很多專家認為豬價的拐點在4月中旬到來,但是由於行業去化的嚴重超過預期,拐點提前到3月底甚至3月中旬到來,都是可能的。不管何時到來,這個拐點肯定到來,是確定的。這是符合供求規律的。

而週期股的投資,會經過3個階段,第1階段是炒作預期階段,第2階段是商品價格大幅上漲階段,第3階段是業績釋放階段。而我們現在的階段還沒有到第2階段,而第2階段才是主升浪,才是利潤最大的階段。

豬週期板塊研究的3個關鍵點

2. 股價彈性

對於未來的個股上升空間,有很多種計算方法。比如說根據不同的肉價,計算出2020年的淨利潤,再給一個10倍的PE。還有計算每頭豬的利潤,乘以出欄頭數,再給一個PE。這些我們也都計算過。不過還有一個比較簡單的計算方法,就是計算2020年的頭均市值,根據頭均市值來計算未來的空間。

豬週期板塊研究的3個關鍵點

16年溫氏的頭均市值到達過14000元,而牧原股份的頭均市值達到過12000元。由於這次去化的嚴重程度超過歷史上任何一次,這次的頭均市值大概率創出新高。大家根據現在對於的19年頭均市值和20年頭均市值和歷史高峰期相比,自己就可以計算出未來的行情高度!

3. 風險

很多人問我,上市公司是否也會染上疫病。當然會的,雖然上市公司技術手段,管理水平大大高於普通養殖戶,但確實難以避免中招的。但是,相比肉價上漲帶給淨利潤的貢獻,出欄數量的損失比重要小很多,很多券商都計算過彈性分析。比如以溫氏2019年為例,數量減少20%,肉價上漲20%,淨利潤會增加103%;數量減少20%,肉價上漲30%,淨利潤會增加167%;數量減少20%,肉價上漲40%,淨利潤會增加231%;以此類推。

而這個市場,除了牧原是工業化的模式外,其他都是公司+農戶模式。公司+農戶模式會更加有效對抗疫病。當然,如果上市公司真的大規模比影響,那麼風險還是非常大的。這也需要更多的行業資源來防止這種風險。

還有一個防止風險的方法,就是緊盯盤面,很多時候,基本面的信息會通過盤面表達出來,就看你看得懂看不懂了!

整個研究豬週期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去除偏見和惰性的一個過程,是一個對行業認識不斷深入的過程。我很慚愧,研究了整整一年,認知水平還只是停留在市場的平均水平。再次,還要感謝梁老師,感謝穿石兄的幫助,感謝團隊的努力工作!

豬週期板塊研究的3個關鍵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