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裁員了!水泥行業“大裁員”時代已來臨

近日,東北地區有水泥企業員工向水泥人網反應,“快到年底了企業不僅沒漲工資,反而開始裁員,裁掉的絕大多數都是一線生產工人,以前三個班,現在一個班,一個人幹三個人的活兒工資卻沒漲”。

  時至年底,國內水泥行情一片大好,水泥企業賺得盆滿缽盈,水泥企業員工都盼著今年企業效益好了,可以多發年終獎,工資也能上調一級。可是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上面這家企業之所以裁員,剩下的員工乾的活比以前多,工資沒變,其實就是變相降薪了,原因是值得深究的。

下游需求疲軟,產能過剩嚴重、企業陷入惡性競爭

  泛東北區域屬於冬季較寒冷地區,施工期短,攤薄冬季停產損失,相對成本較高。因下游需求嚴重不足,水泥和熟料的產能利用率相對較低,遼吉黑三省產能利用率均在30%左右。此前一直是全國水泥價格高地,前幾年水泥價格一直在580-590元/噸,但是近幾年泛東北地區需求嚴重下滑。

  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產能嚴重過剩、產業結構不合理,單體粉磨站佔比較大,受外埠熟料衝擊嚴重。同時,泛東北區域錯峰生產多執行不到位,跨區域銷售現象嚴重,惡性競爭嚴重。

  據瞭解進入冬季以來,遼寧省區域內絕大多數企業都未執行錯峰生產,且隨著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安徽等區域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的開啟,遼寧區域的水泥,熟料對外輸出量逐漸增加,以致於前期已經停窯限產的企業又重新開啟。同時部分企業鑽政策的空子,借水泥窯協同及餘熱供暖的“幌子”不執行錯峰生產。導致當地企業惡性競爭非常激烈。

水泥行業老齡化嚴重,智能化大量替代人工,工作崗位變相減少

  因水泥行業企業員工工資普遍較低,老一代水泥行業從業者退休後,新生力量銜接不上。而且目前更多企業選擇以自動化機器代替傳統的人工操作和繁重的體力勞動。使水泥生產從人員密集型產業向人工智能化轉化,大量工作崗位被機器替代,工作崗位的大幅減少,其實也是一種變向的裁員。從泰安中聯智能化“夢工廠”到全椒海螺水泥“無人化”生產線,以及濟寧中聯水泥的智能化實驗室都是以機器設備代替人工的典範。

裁員了!水泥行業“大裁員”時代已來臨

泰安中聯智能化“夢工廠”

裁員了!水泥行業“大裁員”時代已來臨

全椒海螺“無人化工廠”

裁員了!水泥行業“大裁員”時代已來臨

濟寧中聯“智能化實驗室”

  泰安中聯水泥智能工廠項目,集中呈現礦山開採智能化、原料處理無均化、生產管理信息化、生產控制自動化、耐火材料無鉻化、物料粉磨無球化、生產現場無人化、生產過程可視化八大特點。生產線生產流程實現全封閉無塵化,噸產品能耗比同比節約20%以上,人均勞動生產率提高80%。

裁員了!水泥行業“大裁員”時代已來臨

  據瞭解這條智能化熟料生產線定員95人,目前為中聯水泥熟料全能生產線崗位編制最少的一家單位,其中一線生產人員僅50人。此定員僅指生產經營,行政管理人員。不包括礦山開採人員,以及花園工廠園區綠化,保安門衛等外委託管人員。  

  全椒海螺水泥智能化工廠主要特徵是生產過程的流程性、運行維護的保障性和運營管理的關聯性。即從石灰石開採、原燃材料進場,到水泥產品發運出廠,全部採取全流程化和自動化閉環作業,基本實現了生產過程的無人化,以及資源利用、質量控制和生產控制的智能化。礦山生產效率提升約12%,柴油消耗降低約7%,輪胎消耗降低約30%。除了有計劃、有組織的檢修作業,一天24小時,在全椒海螺水泥廠生產現場幾乎看不到工人。

裁員了!水泥行業“大裁員”時代已來臨

裁員了!水泥行業“大裁員”時代已來臨

  而近期海螺水泥準備上馬的無人駕駛礦車項目,將又是一個智能化代替人工的又一典範。

未來人工智能會替代50%的工作崗位

  李開復曾表態,AI技術會為世界帶來大量的機遇和財富,同時也會帶來很多挑戰。最直接的挑戰就是AI代替人類工作,將引發大規模的失業潮。在未來的15年之內,也許有一半人類的工作將會被AI部分或者全部取代。他認為,只有關愛型工作和創意型工作不會被取代,因為AI沒有感情,思維方式也相對單一。

  這兩類工作具體分為這幾個方面:創意性工作、複雜性及戰略性工作、靈敏性工作、需要適應全新或者未知環境的工作、同理心及人性化工作。在未來,這些工作不可能被AI取代。

  水泥行業屬於勞動力密集行業,由於人員老齡化嚴重,隨著目前人才的斷檔,後繼力量不足,各水泥廠的老闆寧願選擇機器來代替人工,也不願意去招聘更多的工人或者漲薪,也就意味著未來水泥行業的工作崗位將大幅度減少,水泥行業真正意義上的“裁員”已經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