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看完《慶餘年》27集背詩你有什麼感覺?

O-O你們都是萬惡的源泉


非常感謝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最近特別火的一部劇《慶餘年》相信大家都看過,改變自貓膩的同名小說。相比較同樣由小說改編的某某蒼穹的鬥氣化馬,這部電視劇的改變可以說非常的成功。當然了,在我看來,其實電視劇的好壞,和他的原著也有著很大的關係。貓膩的小說,一般都是細膩如涓涓流水,縝密似絲絲入扣,節奏張弛有序,情節跌宕起伏,之前也讀過他的另外一本小時候《將夜》,就覺得文筆不錯,相比較現在的很多口水問,他的小說明顯就強上很多。這,也是電視劇能夠獲得成功的一大因素。

再說電視劇,上線之初,就吸引了大量的觀眾觀看,而且口碑也不錯,因此有了一大批的追劇狂魔。不過在此之間也發生了一件比較讓大家惱火的事兒,就是騰訊的吃相太難看,想要看劇,先充會員vip,衝完會員不行,還要付費50才能搶先看最新更新。當然這只是小插曲,迴歸主題,現在電視劇已經播放了不少,其中也有很多比較炸裂的情節。那麼公認的最燃的一段則是第27集範閒背詩。

我雖然沒有追劇,但是也從頭條上面看了不下三遍,只是三遍的感受各有不同。

第一遍,範閒背詩,會有點尬,感覺是為了背詩而背詩,雖然演技在線,但是很多地方都沒有演繹出當時詩仙詩聖們的或飄逸或惆悵或豪邁或動情,覺得有些用力過度,當時還有評論說這一段估計裡面有陳道明老師的指導,細看直線,果然有一些陳道明老師的影子。

第二遍,再看範閒背詩,看細節,看到更多的,並非是那種比較瀟灑自信的背誦場景,而是每一句詩所對應的詞義,場景,鼓點。詩是好詩,而且導演也巧妙的將每一句詩的意思和每個人物都呼應上了,相信細心地觀眾肯定注意到了,範閒每背一首,都會給這首詩所表達意思相近的人給上一個鏡頭。而且在細聽鼓聲,也是和每個點都對上了。所以,第二遍則會感覺到燃。

第三遍,三看範閒背詩,則更多的是意境,如果靜下心來感受,就會發現範閒當時內心的孤獨和壓抑,或許獨在異世,他也曾彷徨過,無助過。剛好藉著酒興抒發了出來。

總的來說,範閒背詩這段除了有點尬之外還是比較有燃點的,不僅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歪歪,還將中華上下幾千年的詩歌文化表現得淋漓盡致。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範閒還是有點輕薄了,如果讓陳道明老師來演,估計會更加的妙不可言吧。

不知道該取什麼名字啊


這一集的編劇和表演,堪稱失敗。

朝堂醉酒詩百篇,這本來時貓膩《慶餘年》原文裡最讓人熱血沸騰的劇情之一,是小說前1/3最大的高潮。讀小說時,相信很多人與筆者一樣,有暢快淋漓大呼過癮的感覺,但是在劇中,這種舒爽度打了不小的折扣。

首先,劇情有BUG。範閒自稱抄襲杜甫,自稱從另一個世界看來的,這竟然沒有人感到奇怪,除了慶帝有懷疑,其他所有人都認為這是範閒寫的,這非常不合理。詩人自稱抄襲,一眾精英只以為是酒後醉話和調侃莊墨韓或許能夠理解,但範閒明確說出了杜甫的名字,掩飾對“萬里悲秋”和“百年寂寞”的漏洞,竟然也沒有引起大家的懷疑,這就顯然不合理了。看過小說再看電視劇,此處的改編不及格。

其次,鋪陳有問題。電視劇或者限於篇幅,對莊墨韓的光環渲染的不夠,看不出其文壇泰斗、經史大家的太多風采。演員本身也缺少仙風道骨的氣場,這是劇組選演員的問題。這個演員如果讓他演被電視劇刪去的“花農”靖王爺還說得過去,但是扮演一代文學宗師卻弱了很多。

最後,表演有缺陷。還記得老版《三國》裡諸葛亮罵死王朗那一段,王朗吐血前有諸多徵兆,但莊墨韓的吐血讓人感覺“狗血”,之前範閒的令人驚為天人的舉動看起來對他的震撼明顯不夠,吐血更像是為了完成導演要求。而張若昀雖然這一段的表演已經很精彩,但對照原文中的洋洋灑灑、揮斥方遒,顯得幼稚很多,有些地方有力過猛,有些地方瀟灑不足,相信若是讓陳道明來演這一段,一定讓人大呼過癮。

總之,雖然這一段也能讓人看得心潮澎湃,但明顯與書迷的期望相差太遠,有些令人失望。


一掖知球


看《慶餘年》的兩場作詩的場景,都感覺讓人不忍直視。詩歌失去了其創作情境,就只剩下文辭格律,只是形式漂亮,少了真正動人之處。

本來還蠻期待範閒在詩會上如何巧用詩詞戰勝郭少一眾,你來我往地過上幾輪,結果尬聊半天之後,竟然寫了《登高》,而選這首詩的理由簡單地讓人大跌眼鏡——這首詩被評為七律第一詩。且不說此種對《登高》的評價屬個別人的一家之言,歷史上本對此詩的評價看法本是不一。清吳昌祺《刪訂唐詩解》中寫道:“太白過散,少陵過整,故此詩起太實,結亦滯”。可見以此種說法為由並不一定成立。

然後就是直接無視了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常作客”、“百年多病”、“繁霜鬢”、“潦倒濁酒”這些都不是範閒的人設,二十左右的小夥做此種詩,簡直無異於“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這種少年郎的愁也只是倚窗之仇,是四月的陰雲,轉瞬就過去了。

並不是《登高》不好,而是用在此處不好,用在此處的理由不好。這就好比人家問你最近還不好,你回答說嘿,今兒天氣真好一樣,處處露著尷尬。


第二個場景就是殿上醉酒背詩百首,也透著尷尬。想塑造一個太白似的斗酒詩百篇的形象,結果搞成背詩大會。對塑造主角文采的人設沒有太大的幫助。和上述問題一樣,這些詩背後是一個個不同的人,不同的經歷,每一首詩是一個不同的人生。好比把蛋糕、中藥、麻小...七七八八的東西放在一個鍋裡燴了端來給你。想著把有名的古詩詞一勺燴了,詩仙的名頭就能坐實,也是有點too young too simple了。倒不如就抓住一個大家薅,至少不會在君主問“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時候說這首詞是寫給他媽媽的。不然“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就顯得太過曖昧不清了吧。

沒看過小說,或許貓膩在寫這些的時候不要光顧著讓大家爽才對。


今朝日談


看完嚇得自己趕緊背了好幾首古詩,生怕自己萬一穿越了,連一首詩都“作”不出來,豈不是尷尬了,何況範閒背了一百多首。有唐詩有宋詞,有七言詩,也有五言詩,就差把現代詩也背進去了,把大殿上的人都聽懵逼了。

直接把莊墨韓都聽吐血了,下邊記錄的人都說簡直就是詩仙下凡啊!

看著範閒醉酒賦詩的樣子,那一刻簡直就是李白附體啊,有那種感覺,張若昀的演技確實不錯!

剛開始範閒還寫《紅樓夢》給若若看,說這是曹先生寫的。當然也有人說範閒“裝x裝到家了”,其實吧,人之常情,很多人穿越後都會這麼做的,況且範閒也說了這不是他作的詩,從“仙境”看到就是背出來的。

穿越劇都是這樣,就像《夏洛特煩惱》裡的主角夏洛,穿越後雖然沒有背古詩裝x,可也“背”了不少當代流行歌曲,讓自己成了歌壇巨星,還說是自己寫的歌,那時候也沒人說夏洛裝x啊。

再者《慶餘年》本來就是網絡小說改編,原著裡也有這個場景,看得開心就好了。


北美科幻電影


說到背詩真的很牛,一下子背出上百首詩來。我只能說範閒在現代一定是一個學霸,對於我一個大學生來說要是我去了最多就能搞出二三十首就不錯了。太可怕了。

是電腦嗎?

這個地方我覺得是不太合理的,不過本身就是小說也說得過去,看過的穿越劇多了感覺什麼都是合理的。不過上了上百首詩詞歌賦,確實有些不敢相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穿越者都是神一般的人物。都是全能的人才,過去了什麼都能做,我覺得這些人都不用穿越。就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是很牛的,全能型人才啊。就差發明手機電視了,我就奇怪了他們是電腦嗎?



不能用常理解釋

所有的一切本來就是作者虛構的,有主角光環的照耀當然是什麼都可以。所以就上百首詩詞歌賦我覺得不算什麼,可怕的是他能夠一口氣背下這麼多。堪稱比作者本人都熟悉,本身就是虛構出來的大家就當做是一場玩笑就罷了。誰如果認真了誰就輸了,反正都是電視劇如果和現實比較的話都一樣還有什麼好看的。演技雖然有些浮誇,但是總體還算是不多。僅供娛樂還是可以的。


我就不和你們說了,我趕緊去背詩去了哪天要是穿越了。幾首詩都整不出來,拍成電視劇你們都不看。(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專注老影視


看到背詩那段,還是很帶感的。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如果真能把唐詩三百首都背下來,那絕對是相當震撼的事情。

當然,除了詩,還有詞。範閒在曾經的那個世界究竟看了多少書,才能將那麼多的名句名篇脫口而出。

如果是我“穿越了”,估計也就只會背那麼幾首耳熟能詳的……

所以,在看到“酒後背詩”那段戲時,我第一反應是震撼,是帶感,也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

第二反應,就是略略反思了一下,覺得自己是時候多讀點書,多背幾首詩了。

為什麼《慶餘年》這麼上頭?大概就是因為它看似非常“正”的服化道背景下,有很多詼諧,卻又在詼諧中藏著許多正能量。

比如弘揚“人人平等”的觀念;

比如“冰川世界”引發對生態保護的思考……

又比如,如果不多點書,就算穿越了,也只能是個配角……

所以,還是多讀書,心存善念地生活吧😉


尋韻


主角演技浮誇,輕飄。特別是19集範閒見慶帝的時候,簡直不可思議。每個人面見慶帝都是唯唯諾諾,低聲下氣,小心應對,主角就像開了掛一樣,對慶帝各種耍滑頭,耍嘴皮。別忘了,就連太子,慶帝的親生兒子見不到自己的老爹,退下的時候都要行跪拜大禮,他一個初來乍到的黃毛小子對皇帝如此不敬,憑什麼不跪,還如此大言不慚。這麼浮誇的演技,你是知道自己是主角麼。讓觀眾覺得你是刻意在演戲,沒有把觀眾帶入戲裡,真是最大的敗筆。另外電視劇火是因為劇本好,配角好,而不是因為主角演技好。總而言之,看到主角就想快進。每個人演得都好,除了主角,就好像別人不知道你是主角一樣。最大的敗筆就是主角。


兩隻虎貓


《慶餘年》範閒吟詩,小編感覺是真的帥,但是因為每首詩也就一句詩,主要各位的演技都很棒,比如陳道明,演的皇帝真的感覺,看透世界,聽見自己的兒子本事這麼大,何況自己的帝國王朝居然出現了一個詩聖,所以感覺很是高興。
特別是出場的效果很帥,你們感覺是不是啊,就喜歡這種霸道。如果讓你們每一首詩都被一句,那你們背的住嗎,哎反正小編感覺不好背,看來真的下功夫。


重點在範閒躺下的那一刻,居然說出來一句,“去你媽的”哎,估計那個年代罵皇帝,皇帝都不知道什麼意思吧。你們感覺這樣的事情刺激嗎。告訴我們,有一天你假如不小心穿越了,沒點技能可不好混啊,小夥伴們,走背古詩去。
喜歡小編給一個關注吧。每天更新


小蠟筆影視


大殿之上,酒酣耳熱之時,範閒白衣飄飄,宛如謫仙臨世,猶如太白再生。面對眾人的詬病,範閒氣定神閒,口吐蓮花,字字璣珠,句句經典。說真的,我不嫌時間長,我不嫌多,就想看範閒將那百餘首詩一首一首的背出!!自己截取了那段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真好!真好!!原著是從《短歌行》開始的,而電視劇是從《將進酒》開始,到《登幽州臺》結束。最後躺下了還來了句“我醉欲眠卿且去,去你媽的”更是點睛之筆。所以我覺得這段劇版比原著小說處理的好。



古城茶博士


這一章節是整本小說的核心甚至是高潮部分,但更新後看了一下,個人認為拍攝的並不是很好,因此也給劇情帶來了一些影響。

一是範閒在被長公主和莊墨韓誣陷說詩抄襲自莊墨韓的先師時,範閒承認了這一操作:詩確是他抄的,但抄自詩聖杜甫,大家追問時,他卻說這是夢裡抄回來的,個人認為這一劇情設計的有些牽強。另外他解釋杜甫是誰時,有提到他的來歷,說他來自多年以後的現實世界,這一句話說出來的時候大家神態都很鎮定,無一感到奇怪,這是沒有道理的,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尤其是當世界之外還存在另一個世界,不是應當七嘴八舌的提問?

第二,來說說背詩這段。個人認為是非常混亂的,背詩這一段兒並沒有拍出一個文壇大家的氣質,1是演員確實沒有,2是臺詞和音樂的剪輯上非常混亂,加上還有迴音,在個人看來,這屬於一段噪音,有些地方感覺好像用力過猛,沒有讓人看了大快朵頤的感覺。這一場景就像小時候在教室裡早讀老師讓大家背書一樣,各背各的,一頓操作猛如虎。對於莊墨韓,個人想說一點,身為一個文壇大家並沒有文壇大家的氣場,也沒有文壇大家的度量,但他也是情有可原,畢竟為了救他弟弟肖恩,他必須和長公主一起合作,所以給了這樣的人設。

最後,莊墨韓吐血一處,個人認為還是非常好的,他勾結長公主,帶著誣陷範閒的任務而來,甚至堵上了自己以及自己師父的名譽,但最後卻被範閒百連殺,最致命的是範閒說的那幾句話:經書註解,你行,我不行;作詩,你行,我不行;但論做人,我行,你不行。這前後的大反差,對他來說是意想不到的,所以他才會氣的當場吐血。

這一段看了也讓人覺得心情激動,但和原著相比,還是有不小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