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養廢一個孩子,就讓他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裡

家庭是幼兒人生旅途中的第一站,是幼兒最早接觸的生活天地,也是他們成長的最主要場所。一天中,他們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也最長,金斯貝瑞曾說:“家長是子女第一個老師,因此他們對子女的一生有著最強烈而深遠的影響,他們站在價值觀提供、態度形成和資訊給予的第一線上。”家庭經驗對兒童行為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

溺愛讓孩子自私自利

養廢一個孩子,就讓他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裡

一對夫妻帶著9歲的孩子自駕遊,車行駛在高速上,孩子好奇爸爸開車,一直嚷著要學,被拒絕了。沒想到孩子就開始哭鬧起來,孩子媽媽心軟,就對孩子爸說到:“反正沒有什麼車,你就讓他摸一下嘛。”

孩子爸沒辦法,只好讓他摸一下, 然後孩子覺得不過癮,還左右打著方向盤。孩子爸不讓他玩了,孩子又開始哭鬧,孩子媽媽一再的妥協,讓這原本開心度假的一家在過橋的時候,車子一不留神直接撞破橋欄衝到河裡,全部遇難。

中國的家庭中現在普遍都是,四個老人、兩個父母、一個孩子,很多孩子一出生就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從小就被寵成小皇帝,有求必應。

文中的父母因為孩子的哭鬧,父母的縱容和溺愛,最終釀成了慘劇。

長期生長在這樣環境中的孩子容易產生高人一等,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自私,不懂禮貌,缺乏同情心。不能很好的融入社會,一直處於等待別人的幫助的狀態。

過高的期待讓孩子膽小畏縮

養廢一個孩子,就讓他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裡

朋友夫妻兩個都在當地的一所高中任教,自然特別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父親是數學教師,對數學尤其重視,數學對他來說是非常容易的事,他認為女兒也應如此。

在小學低年級,女兒的數學成績十分優異,但她在做作業與考試時總有這麼種傾向:

非常害怕做一錯,每道題做完總是一遍又一遍地檢查,使做作業的速度非常慢。

到了中年級,課業難度加深,父親一直要求他考高分,不然身為數學老師,有失顏面。

每次考完試,父親看著成績說:“這麼簡單的題,怎麼能做錯呢?”她的數學成績開始直線下降,並因此開始逃學,從而使成績越來越差。

很多父母總是把自己的個人意願強加於孩子身上,認為孩子是個空桶,給什麼,裝什麼。孩子是一張白紙,畫什麼,是什麼。很多父母把孩子當作自己的“附屬品”、“私有財產”把自己的願望強加於孩子身上。

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會導致孩子的心理壓力過大,當孩子無法達到這個期望值時,就會自暴自棄,狂躁不安,對周圍的一切失去信心。

嚴厲的父母培養出拖延的孩子

養廢一個孩子,就讓他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裡

同事的孩子今年小學三年級,每天放學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玩遊戲。

每天如此,父母看著心急如焚,如果說催促他讓寫作業,他就說吃完飯再寫作業。吃完飯呢,他說吃太飽了,先休息半個小時,然後打開了電視機。電視節目通常半小時是看不完的,磨磨蹭蹭地到八九點,所以孩子每天都是很晚才睡覺。週末放假,每次都是捱到星期天下午才開始寫作業,之前總是找各種藉口拖著。

美國心理學家Timothy Pychl的研究稱,那些嚴厲的父母往往更容易培養出拖延的孩子。

嚴厲型的父母從來不和孩子溝通,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孩子必須無條件的服從,孩子在完不成的時候就採用拖延術。

家長們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傾聽孩子的心聲。

我是 努力爬坡的新手媽媽,關注並私信“禮包”二字,免費領取兒童心裡學教育大禮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