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科學家拿有沒有氧氣來判定這個星球上有沒有生命,人家外星人靠氫氣氦氣來呼吸不行嗎?

懿晨866


確切地說,科學家並沒有按照有沒有氧氣來判定星球上有沒有生命,而是看“有沒有水”,因為氧氣並非地球生命的必需,但液態水是必須的,地球上確實存在一些厭氧物種。目前科學家的發現結果是:有水(液態水)存在的地方就有生命,不管環境多麼複雜,而沒有水的地方就沒有生命。這說明了液態水=生命!

那麼鑑於宇宙如此之大,外星生命(假設存在)有沒有可能不需要液態水呢?有沒有可能也不需要氧氣,而依靠其他氣體呼吸呢?(比如說問題中的氫氣氦氣等)

理論上確實有可能,但這種可能性絕不是科學家不按照地球生命標準尋找外星生命的理由。科學家當然不傻,他們當然知道理論上確實有可能存在不需要氧氣甚至不需要水的外星生命,但這種理論上的可能性說白了就等於“正確的廢話”,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如果你瞭解了天文學家是如何尋找外星生命的,就會明白科學家為何要按照地球生命標準來尋找外星生命了。事實上,天文學家絕不可能真的發現外星生命,我的意思是天文學家只有通過間接的手段根據一顆星球的大小,質量,表面環境,與母星的距離等條件去判斷一顆星球上是否有生命。並不是像有些人想的那樣直接用望遠鏡觀看一顆星球上是否存在生命!

事實上,不要說外星生命,天文學家甚至沒有看到過任何系外行星(太陽系外),目前發現的所有系外行星都是間接手段推測出來的,距離如此遠,加上行星在恆星強大光照下如此黯淡,天文學家即使用最強大的望遠鏡也不可能直接看到任何系外行星!

說白了,天文學家只能依靠一顆星球的具體環境來判斷是否可能存在生命,那麼什麼樣的環境能產生生命呢?地球環境就是我們最好的參考!目前也只有地球環境讓我們參考。所以,科學家要按照地球生命形式尋找外星生命!

誠然,其他生命形式確實可能存在,比如硅基生命,但我們必須確定硅基生命確實存在,然後根據硅基生命生存的環境尋找具有這種環境的星球,不然的話,天文學家想尋找硅基生命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天文學家不知道硅基生命到底生存在什麼樣的環境!

說白了,天文學家尋找外星生命的過程中尋找的並不是“外星生命”,而是適合生命生存的“環境”,這就要求天文學家必須確定這種環境一定要適合某種生命生存!


宇宙探索


對於有沒有外星人這個問題,相信幾乎所有的人都會給出肯定的答案。宇宙到底有多大?這個問題我們誰也不能準確的回答,只能無奈的以“無限”這個詞來形容。按照邏輯推理,在無限的宇宙中,外星人的生命形態必定也是多種多樣的,他們並不一定和我們地球人是一樣的。在多年以前,著名的生物化學家、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就對此進行了研究,在他《生命並非我們所知》一書中,他假想了宇宙中可能出現的六種生命形態,如下圖所示。

我們可以看到地球上的碳基生命也在此列,從理論上來講,這些生命形態在特定的環境中都是可以存在的。而地球文明還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對宇宙的認知少之又少,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去相信除了理論上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以外,還有更多的我們無法理解的生命形式,例如氣態、液態的生命,甚至是脫離了物質的純能量體的生命。

那麼問題就出現了,這些道理我們一般的人能夠想到,那科學家們難道就想不到嗎?在尋找外星生命的道路上,科學家們為什麼會那麼執著的尋找有氧、有液態水等適合碳基生命生存的星球?本人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碳基生命的優越性

以我們現有的知識來說,高分子有機物是構成生命機體的根本,沒有了它們,生命也就無法存在。而碳原子有4個自由電子,其失去電子的能力和獲取電子的能力都很強,和其他元素相比,碳原子可以更容易的形成高分子有機物。含碳的化合物的分子活性也很強,它可以使生命對外界環境做出快速的反應,相比之下硅基生命等其他生命形態就要慢上很多。除此之外,碳的氧化物都是以氣體的形式存在的,這非常利於生命物質的循環。

碳元素的這些優越的化學性質是其他的元素無法超越的,而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碳元素在宇宙中是廣泛存在的,因此如果真有外星人的話,他們是碳基生命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人總是傾向於簡單的方法

請思考一個場景,如果你在荒山野嶺迷了路,你應該怎麼找到出去的路?根據人類的經驗,正確的做法就是找到河流或者小溪,並沿著水流動的方向一直前進,最終就會找到出去的路。那麼除此之外就沒有路出去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肯定還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出去,但通常情況下我們不會去冒險,還是會選擇最簡單的方法。

當然你可以說我偏不、就不,我就要去找其他的路出去,說不定其他的路更方便也更近呢!這也無可厚非,但另外的選擇是不確定的,有可能是向好的方向發展,但更多的可能是讓你處於更加複雜的境地。因此如果我們的目的只是儘快走出去,那麼我相信大家都會選擇沿著水走這條路吧。

同樣的道理,科學家們並不否認有其他的生命形式的存在,但這是不確定的,如果將大量的精力花費在這上面,很有可能會走許多彎路,甚至是走進死衚衕。而碳基生命的存在是確定的,只要找到和地球相似的星球,就很有可能在上面找到外星生命甚至是外星文明,這明顯是一條簡單的道路,也是一條正確的路。

尋找外星人的目的

人類尋找外星人的目的之一就是填補自身的孤獨感,宇宙那麼大,如果只有人類會是多麼的孤獨!當你獨自在一個充滿危機的、未知的無人區域裡探索時,你希望會遇到什麼?是和你一樣的人類還是一個未知的怪物?不同的生命形態之間,必定會有很多無法預測的矛盾和衝突,而同是碳基生命就要好很多。

舉個例子,現在地球上有很多核武器,它們可以毀滅人類很多次,它們的威力其實不在於爆炸的衝擊波,而是核戰爭之後對生態系統的全面破壞,如核輻射、核汙染等等。但為什麼沒有人用呢?因為大家都知道如果使用了核武器,大家都沒有好果子吃。但如果地球上某個有核國家的人根本就不怕核輻射、核汙染,那又會怎麼樣?

另外一個目的是基於人類自身的發展,科學家們在尋找外星碳基生命的同時,也是在為人類的未來鋪平道理。眾所周知的,我們的地球乃至太陽都不是一個永恆的存在,總有一天人類會面臨著無法抗拒的災難,在這之前如果人類沒有找到新的家園,等待人類的就只有滅亡。找到一個適合碳基生命生存的星球,即使上面沒有外星人,那也為人類的未來留下了一條退路。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在尋找外星人的道路上,人類只有從最簡單的做起。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真的找到了和我們一樣的兄弟文明,到時候強強聯手(也有可能是弱弱聯手),再一起探索宇宙中的其他生命形式也不遲。


回答完畢,歡迎小夥伴們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魅力科學君


有這個問題裡想法的人很普遍,量子菌也相信宇宙中其他星球的外星人的一切都和人類不相同,不關是能量來源還是思維和交流方式。

但是,目前人類如果想要探測外星人,當然只能按照人類的標準來篩選,例如,發射探測器到了一個星球,會先看這個星球上有沒有水和有機物分子,例如最近人類在火星上就發現了極地之下有液態水湖,還在土壤中發現了有機分子,這樣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就增大了許多。

也許有些外星文明不是碳基,而是鈧鈦釩鉻錳基,或者鐵鈷鎳銅鋅什麼的基,更有可能是我們地球上元素週期表上都沒有的元素,所以如果你是科學家,你該怎麼去尋找,如何設計最優化的篩選條件。科學家不可能把所有因素都考慮進去,這樣的尋找效率太低,而且沒有可行性。

至於有些外星文明,可能都不受軀體限制了,那這樣高級的文明,和我們人類幾乎也不會有什麼交集了,除了他們自己現身,我們無論如何也是無法發現它們的。


量子實驗室


科學只研究那些可以研究的,那些無法研究的或者還不存在的,如何去研究呢?

尋找地外文明和科幻

在科幻當中確實存在這很多不同類型的外星人,比如硅基生命。在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也存在這很多不同種類的外星人。但是,很多事情不是你說存在,它就存在。 你認為它存在那就請你證明一下。科學家其實在這方面還是挺無情的,你讓他去找找外星人,他可能會用設備去搜尋證據,但他沒有找到外星人之前就給外星人是什麼樣去下定義,因為即使這樣,他一發表論文也會被同行的口水給淹死。我在做科普的時候,常常也會遇到過很多人會反過來問我你能證明這個不存在麼?其實每次看到這裡,我也是挺無語的,一樣東西不存在竟然也要證明,科學家們真的是有的累了。這其實就是常人和科學家在原則上的區別。說白了,其實就是有證據下定義和沒有證據瞎尋思的做事方法。


判斷是否有生命的依據

基於這個認知,科學就開始設想了外星文明,準確說是生命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因為我們只見過碳基生命,所以科學家的評判標準就是基於碳基生命所必需的生存條件來劃分的。其中,水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其次就是合適的大氣,最後就是溫度(是否在宜居帶內)。實際上,不同的科學家可能標準還有些出入,不過說到底,就是地球上的生物能生存在最低限度的環境條件。


鍾銘聊科學


科學家拿有沒有氧氣來判定這個星球上有沒有生命,人家外星人靠氫氣氦氣來呼吸不行嗎?

其實這個話題咋看上去非常具有說服力,宇宙那麼大,為什麼都要像人類一樣呼吸氧氣,需要水以及碳水化物補充能量,就不能呼吸氫氣氦氣甚至氮氣,不行嗎?不妨來看看有這樣的可能嗎?

一、有多少種可能的生命?

不要以為就你們想到了宇宙中存在其他類型的生命,因為科學家的腦洞比各位大多了,要不然各位咋就沒成為科學家呢?那麼有多少中可能的生命類型呢?

碳基生命

1.碳基水基生命,以碳為核心元素,水為介質的生命類型

2.碳基氨基生命,以碳為核心元素,氨為介質的生命類型

3.硼基硼基氟化氫基生命,以硼為核心元素,氟化氫為介質的生命類型

.....

硅基生命

以硅為核心元素,硅烷為介質的生命類型

.....

能量形式的生命

以內量形式(沒有實體)存在,比如等離子體狀態的生命類型

人造類型的生命

不做新陳代謝的生物電能或者量子計算機為載體的生物

以電磁波與信息形式存在的生命

你不得不佩服科學家的腦洞,但問題提出很簡單,求證卻很難,所有大膽設想,嚴密論證的科學思維就要了科學家的親命!

二、迄今為止發現了哪幾種類型的生命?

當然您並沒有猜錯,我們在地球上僅僅是發現了碳基類型的生命,在月球和火星上均未發現任何類型的生命,而更遙遠的宇宙深處,除了發現部分有機分子以外則是一片空白,留待各位去發現!

三、為什麼地球上有那麼多可能形成生命的化合物,卻只出現了碳基生命?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這首先得來了解下碳元素的特性:原子有四個自由電子,其還原性和氧化性基本相當,而且碳原子只有兩個電子層,比同族的鍺、錫,硅,鉛等元素強一些,並且碳鏈通過碳原子的勾勾搭搭長度可以有2個一直到數千個,因此以碳鏈為骨架的有機分子是地球上無數有機化合物的基礎!而碳基生命從碳水化物中獲取能量的過程則是有氧化過程完成的,儘管碳基在地球上多種優越性,但碳基生命分子結構並不穩定,無論是高溫還是低溫都可以破壞這個結構,或者在輻射的條件下可以達到破壞條件,因此從這個角度講碳基生命也是非常脆弱的!

那麼吃瓜群眾的問題也來了,為什麼就有四個電子的碳原子可以呢?別的不行嗎?其實並不是,其他組成分子鏈更復雜的完全沒有問題,但關鍵並不是要複雜,而是要穩定,因為生命需要有一個穩定的載體!

四、硅跟碳的功能類似,也許會稍稍弱那麼一點,但地殼中硅元素最豐富(除氧元素以外),為什麼從未出現硅基生命?因為硅可以形成硅烷或者硅酮等長鏈的方式形成生命,而且更具硅化合物的特徵甚至可以在高溫下生存,這不是更具優越性?

1.硅形成鏈的能力是比較差的,硅烷的硅數只能達到8而且穩定性非常差。

2.其實硅烷以及衍生物的熱穩定性也非常差

3.很多溶劑都會破壞硅-硅鍵,無法作為生命的介質

.......

所以硅形成硅基生命的希望是幻滅的,即使硅元素是地殼中第二大元素也沒有毛用!

五、也許宇宙中有條件迥異的星球,為什麼我們只找有液態水星球的生命?

這理解起來其實不難,宇宙中的天天何止千千萬,但據我們所知也就地球上形成了生命,這是最好的案例,也是唯一的案例,那麼我們在尋找生命時候當然會傾向於和我們條件類似的星球,並且碳基生命有如此多的優勢在地球如此優秀條件的星球中脫穎而出,這都是有原因的!假如我們放著這麼大個案例不去參考,非得要太陽上找生命,很抱歉,你可以領盒飯走人了!

地球生命的演化史

另外碳基生命的介質-水是非常關鍵的,因此係外行星搜索時我們會非常感興趣液態水的存在,但我們並不是特別關心氧的存在,為何會如此,氧不是生命必須的氣體嗎?其實不然,在地球上就有很多不需要氧就能生存的生命,比如大腸桿菌可以有氧也可以無氧(發酵來獲取能量),乳酸菌則有氧無氧都主要利用發酵!但有一點要指出的是隻要有水就會存在氧氣,因為液態水的存在,在溫暖的氣候下會大量蒸發,而高層大氣中的光解則會讓氫元素逃逸而留下氧元素,儘管非常微量,但數十億年累計將是非常可觀的數量!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沒有哪個科學家說過地外文明或者生命一定需要氧氣,但目前人類尋找地外文明老拿宜居帶說事倒是真的。

地球上就存在不需要氧氣的生命,如厭氧菌。這種菌在氧氣中就不能存活,只有在沒有氧氣的時候才能活躍起來。比如破傷風桿菌,一般都要等到傷口好了,封閉了,裡面沒氧了就活躍起來,開始噬咬人類的生命。

所以奉勸因外傷傷口頗深的人們,一定要注意清洗消毒,然後先注射破傷風疫苗,先讓機體產生抗性以應對破傷風桿菌的危害。否則等你覺得傷口好了,萬事大吉了,它們就要猖獗的危害你了。

科學家們並不是一定非要尋找類似地球生命狀態的文明,而是目前只對這種文明的認識更深刻,所以只有先尋找類似地球的生命和文明。

而宜居帶主要是以液態水為基礎的指標,根據恆星的大小和亮度溫度不同,計算出多遠距離的行星能夠達到多少溫度,能夠保持液態水的存在。

在地球上,液態水才是生命的必須條件,不管哪種生物,身體中所含的水分都是絕大多數。比如人體,水分就佔70%的比重,植物含水量一般也在80~90%,微生物體內也含有很大比重水分。

當然除了碳基生命,也有人提出了硅基生命或者硫機生命的說法,認為這個宇宙既有有機生命,也可能有無機文明。但除了地球生命形式,什麼硅基、硫基等無機生命或文明都還沒有發現過,這種生命或文明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存在於什麼環境,都是一無所知,所以無法確定尋找的標準。

一些未知文明很可能感知、感覺、交流方式與我們完全不一樣,這類文明到底以什麼方式傳遞信息我們現在一無所知。

也許某一天,遇到一種人類根本毫無思想準備的文明,就像一堆狗屎或者一塊石頭,一縷電波,一團火球等等,還有我們無法想象的存在,個體大小也可能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到了發現的時候,才能夠知道。

既然還沒有發現,人類就只能根據地球狀態類似狀況或能夠想到的一些狀態先找了。

但我們一定要相信,科學家都是我們人類裡最聰明的那撥人,我們能夠想到的,他們早就想到了。但科學家任何理論或者規則都要建立在數理論證或觀測證據基礎上,不像某些自認聰明透頂的人,僅憑胡思亂想隨意發揮就確定這樣否定那樣。然後磕著瓜子,呸呸的吐著瓜子殼說:科學家就喜歡胡說八道!

目前人類尋找地外文秘的最基本方法有三點:

一是通過觀測的方法,尋找太陽系外行星中的類地行星,尋找類地行星中的宜居帶行星;二是觀測尋找光變異常的恆星,跟蹤研究其光變是否由文明引起;三是搜尋太空中有規律可疑的無線電訊號。

這幾條似乎都與有沒有氧氣沒啥關係。

人類發射無線電波已經100年了。1974年,位於美國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向距離地球25000光年的“M13球狀星團”發射了一串信息,被視為人類首次向地外文明發出的正式信號。

這個信息有1679個“1010”二進制數值構成,史稱“阿雷西博信息”。

如果收到這條信息的外星文明有足夠的智慧,就能夠把這條信息排成一張圖(見上圖),這張圖裡麵包含著數字1~10、DNA、核苷酸、雙螺旋、人類形象數量、地球、望遠鏡等信息。只要這個收到信息的文明具有地球人類智慧,就能夠分析出這些信息的含義。

上世紀70年代,NASA還發射了4艘探測器,在完成太陽系行星探測任務後,正在往太陽系外飛去,它們是先驅者10號、11號,旅行者1號、2號。

這4艘探測器上都攜帶了刻有地球和人類信息的金屬片,旅行者1號、2號上面還帶有金唱盤和讀取唱片的金剛石留聲機針,可以在太空中漂泊10億年還保存如新,聲音無損。

近年來,網絡上甚至個別科學界人士出現一種聲音,就是不要和外星人說話,不要暴露地球座標,否則將會受到打擊。

這實在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無稽之談。

廣袤宇宙文明極其稀少,若真有文明有這個能力來到地球,完全沒有任何理由與人類為敵,這種是所謂“黑暗森林”、“猜疑鏈”情節,完全是人類現階段狹隘視野的產物,是文明發展嬰兒期的一種心態。

而“嬰兒期”文明是無法走出母星的,更沒有辦法走出母恆星系,所以這種心態只能“自淫”而無法加諸其他文明。時空通訊相信,一個高等級文明完全不是我們人類這等“小人之心”能夠度量的。

不管什麼文明,最大的共性很可能就是無線通訊和改造本恆星系的能力,這也是目前科學界最重要的一個找尋衡量標準。

科學家們目前對地外文明的搜尋最主要還是看遠方的恆星有沒有什麼變化,分析這些變化與文明的關係概率,能不能收到有規律的電波信號。

所以,科學家並沒有限定一定要有氧氣來判定有沒有生命,但如果有氧氣,地球類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就更大,不是嗎?

時空通訊專注於通俗的科學話題,願與大家一同探討。


時空通訊



目前科學家們尋找外星生命和外星文明時確實是以地球為標準的,準確的說只有通過地球標準找到的外星生命和外星文明才是我們可以理解的,再者說尋找外星生命和文明總要有一個標準的,以我們一直以來生存的地球為標準尋找外星生命和文明也並不過分。

其實天文學家們在發現新的類地行星的同時也是在為人類尋找新的家園,至於上面有沒有外星人倒是其次。由於地球上全部都是碳基生命因此都需要水和氧氣才能生存,假如說外星人也需要水和氧氣才能生存的話就說明人類和他們在生物學上離的不遠,將來是有可能變成朋友進而展開合作的,畢竟茫茫宇宙同為碳基生命本就是一種緣分。


而相比碳基生命,目前還處於設想階段的硅基生命就很難被找到,因為硅基生命按照設定是生存在高溫高壓沒氧氣沒水的環境中的,甚至可能以硫酸為食,其外表在我們看來就是一坨廢舊金屬。

吃鐵喝硫酸的硅基生命和呼吸氧氣喝水的碳基生命相比,後者顯然更有可能和人類做朋友並被人類所理解,而前者由於和人類根本不是同一個生物學,因此不論是交流還是合作都會異常困難。

宇宙中可能真的存在不需要氧氣和水的生命甚至文明,但我們在沒見過它們之前是無法以它們為標準去尋找外星生命的,因此人類科學家只能以人類的標準去尋找外星生命。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沒科學家拿氧氣來說事,氧氣既不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也不是充分條件,即使在地球上也存在完全與氧氣隔絕的生命體,所以題主的問題是不存在的。

生命體的唯一標準是主動的與環境進行能量交換。符合這一標準的都屬於生命體。

地球生命的基本零件是碳,不是氧,所以我們也被稱為碳基生命體。

與碳可以具備同等待遇的還有硅和氮,即宇宙中可以出現的生命形式還可能有硅基生命體與氮基生命體,但因其適宜的環境溫度與地球差異太大,因此在地球上無法發現,因此也無法證明。

生命體還受時間進度影響,即完成一個基本交互所需時間,比如,人類發出一個最簡單含義的聲音或完成一個基本肢體動作都不超過1秒,而海星做出同樣的一個交互動作需要幾分鐘,一些昆蟲則只需要幾毫秒,這就是差異,硅基生命體據推測可能做出一個動作要數天甚至幾十天,如果要念一首詩可能需要數年,這樣的生命體即使也進化到智能生命,你也難以與其溝通。

所以,科學家在尋找比較容易發現的生命存在時,選擇以水,尤其是液態水為標準,並非氧氣,而尋找智能生命時選擇電磁信號為標準,這樣至少我們可以接收交流,但外星智能生命未必採用這種方式交流,這只是我們人類目前具備的交流手段而已,如果外星生命也用這種手段交流,那說明與地球人類大致處於同一水平,我們也就不用擔心被碾壓蹂躪了,換作科技水平遠超我們的,建立交流未必是好事。


一名普通老百姓


這個問題非常的有趣且有代表性,其中隱藏著好幾個問題,讓我來抽絲剝繭,一個一個說明白吧!

氧氣是生命存在的條件嗎?

很多人理解氧是人類生存必須的成分,所以“科學家以為一個星球必須要有氧才能孕育生命,氧是生命的先決條件。”

其實這是一個巨大的誤解,氧並不是生命的先決條件,而是生命的偉大壯舉。也就是說,只有存在生命的星球才有可能出現大量的氧,沒有生命的星球組成各不相同,但是絕對不可能存在大量的氧氣。

為什麼呢?初中化學我們學習了兩個詞——“氧化劑”與“還原劑”。複習一下,其實它們的特性就是氧化劑的電子軌道缺電子,會強力地吸引電子填滿;還原劑則完全相反,電子錶現出有些“多餘”。這樣的兩種元素就很有可能達成“共識”,組成化合物,它們之間的電子關係是化學鍵的一種。

你看,這個特性就叫“氧化性”了,說明氧在這個方面的表現非常突出,雖然氧氣不是最強的氧化劑,卻已經表現得足夠強了,它會“強搶”幾乎絕大多數元素的電子,這在化學性質上被稱為“活波性”很強。

所以在完全沒有生命干預的情況下,氧幾乎都會與其它元素組成化合物,不可能以單質的形式存在,原始地球的大氣中充斥著二氧化碳、甲烷、氮氣和少量的氨氣。

誰生產了地球的氧氣?

這麼說來,地球的氧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是的,正如上面所知道的那樣,是在光合作用進化出現後,藍細菌將地球的大海與天空中的大量氧還原而得到的。這一歷史進程被稱為“大氧化事件”,發生在距今約22億年前。

我們常常為人類對自然的破壞而憂心忡忡,但事實上最早急劇地,徹底地改變地球外貌的事件卻是由細菌完成的,這是生命第一次學會利用陽光的能量,將二氧化碳從空氣中固定下來,然後這些細菌的屍體又沉沒到海床與湖底,隨著地質運動進入大地的岩石圈。

每一個埋在地下的碳原子都對應大氣一個氧分子,這個數量之巨大可謂極其驚人,現在地球生態圈內所有的碳加起來大概也就只有埋在地下的1/26000!而且石化燃料也僅佔其中極小極小的部分,多數碳以微小的顆粒分散在頁岩中,幾乎無法為人類所用的形態。

在一開始,釋放出的氧氣會將會與大地表面的各種具有還原性的分子發生反應,與鐵、硫、甲烷結合,但是不得不說細菌的力量實在是太強大了,它們釋放出的氧實在是太多了,以至於最終將所有的鐵、硫、甲烷都給氧化完了,再沒有東西可以氧化之後,大量的氧氣湧入大氣,將地球變成了一個富氧的行星。

氧氣的意義不僅如此,如果說發現氧氣的存在可以證明這個星球已經存在了生命,那它還同樣可以昭示著另外一些激動人心的消息。

自從有了氧氣,世界都不一樣了

其一:這顆行星可以保住自己的海洋。

火星曾經也是一個擁有海洋的星球,人類的探測器已經發現其地表存在大量鵝卵石,這是漫長的水流沖刷才能出現的痕跡,金星很可能曾經也是如此,畢竟我們都曾誕生於同一片星雲,成分也不會相差太多。

但是為什麼現在的火星卻如此的荒涼寂寞?因為它失去了所有的水,陽光中的高能射線會分解水,變成氫氣與氧氣,氫氣非常的輕浮,很容易逃逸到宇宙空間。最終水會被分解乾淨,而氧會與地表的還原性物質反應,火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表面佈滿了紅色的氧化鐵,成為這般赤紅的模樣。

擁有了大量氧氣後,氫原子還沒來得及逃逸就會被氧化,再次變成水回到地球。

其二:生物擁有了向高級進化的基本條件。

無氧呼吸只能釋放供能物質大約10%的能量,而有氧呼吸可以釋放大約40%的能量,四位的效率提升帶來的是可以支持複雜的食物鏈與生態層級,原來可能僅可支持兩到三個層級的營養,在氧氣介入後就可以支持大約六個甚至更多的層級。只有這樣才會出現更復雜的生態系統,更宏偉生命多樣性。

從主流的氧開始吧!

所以氧氣體無論是作為生命的存在的證據,還是作為生命進階的條件都是不可或缺的。氧是我們的宇宙中含量相對非常豐富的元素,如果我們不去尋找與氧相關的生命痕跡,其它證據就更是海底撈針,水中撈月了。

我是酋知魚,一個有點東西的科學創作者,歡迎關注!


酋知魚


自以為是,科學理論成千千萬,你也就只聽到過地球生命需要氧這一條,你甚至不知道生命需要氧這個必備條件的理論是隻針對目前已知且現實存在的地球生命的,然後就開始噴科學家了?東拼西湊聽了點東西就開始質疑?還質疑不到正確的點上,硅基生命的猜想早就提出來了,難道別人就不會想到外星生命不一定需要氧?就你能?就你聰明?就你腦子靈活?你連地球生命需要氧的原因和氧如何跟身體內的成分發生化學反應不知道,卻來噴科學家不能想到外星生命不一定需要氧?實話告訴你,我上學的時候也是個學渣,但面對自己不理解的問題我從不信口開河,從來不會拿自己只瞭解了九牛一毛的東西去和別人爭論,自知之明是個好東西,挑別人毛病也要挑對點,否則狗叫沒什麼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