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被边缘化了,成了职场透明人,我该怎么办?四点建议或能帮到你

当你发现自己的姓名与部门重要项目基本挂不上号,你会怎么想?

当你每天勤勤恳恳地上班、下班,但单位的老员工们多半不知道你的名字,你能怎么办?

你同事平日里点餐、聚会会不会常常把你丢下,不带你玩?

你偶尔有天请假没上班,也几乎无人主动联系你,你该怎么想?

职场江湖中,你自认为使尽洪荒之力,做了无数种准备,希望他人感受到你的存在,希望领导多关注自己一点,即便一句赞赏,一个点赞都值得为之奋斗

往往事与愿违,你仿佛成了职场透明人。

有趣的是,职场透明人并非新人独家权益,部分老员工也会出现“透明”尴尬情况。

他们在团队中被边缘化、不受重视、没有项目、非关键岗位。

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改变这样情况?

被边缘化了,成了职场透明人,我该怎么办?四点建议或能帮到你

职场就是一个只有前进没有倒挡的车

你为什么会变成职场透明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四点可能性:

第一,缺少锚点。

通常来讲,人们在作决策时,思维往往会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你的思维固定在某处,而用一个限定性的词语或规定作行为导向,达成行为效果的心理效应,心理学称之为“沉锚效应”。

换句话说,你能否让他人记住,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值得记住的地方,该地方是你的“锚点”。

职场上,“沉锚效应”应用较为广泛。当别人想到你,第一时间想到的特点是什么?若并未特别印象,说明你是没有没有锚点的。那么,在单位倍受欢迎锚点是什么呢?原则上锚代表你特点的,比如他的PPT做得好,锚点为PPT高手;逻辑清晰,善于谈判,锚点为谈判高手;他的文字功底很好,公文写得特棒,锚点为公文高手;他善于市场分析,撰写市场分析报告得到了多位领导认可,锚点为市场分析高手;他的操盘市场能力强,好几次大型营销活动由他负责,效果显著,锚点为操盘高手;他善于组织培训,锚点为培训专家。这个锚点就是你的标签,这个标签助力你行走职场江湖,或能有意外惊喜。

锚点是要钉他人的心上,若无锚点,可获得机会可能减少,存在感也会随之降低。

被边缘化了,成了职场透明人,我该怎么办?四点建议或能帮到你

第二,自卑且缺乏自信。

因为自卑,有人怕被人关注到,担心被领导点名,担心在公众场合发言,担心做项目出了差错、怕别人瞧不起自己等等自卑感存在与否影响所有人的成长,。因此,自卑感的人一般以逃避对待周遭,宁愿躲得远远的,也不愿意面对工作的种种情况,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存在感。要知道,一个不主动去争取自己未来的人,没有人硬要把未来给你的。

第三,能力缺失。

在电影《飞驰人生》中,扮演者沈腾有一句台词挺有意思,他说:“有人活得是造型,有人活得是人设,我活得是本事。”能力是职场的试金石,什么治疗玻璃心,搞定焦虑症,消除负面情绪都有它的影子。

我们明白,在职场上要想有面子,必须要强大里子,什么叫里子?那是你的能力,你处理事情的专业化程度,你对危机问题的快速解决能力,你善于与大家沟通,你能用语言或者文字准确表达你想要表达的问题,甚至是你的演讲能力。有了里子,职场能力才可能强大,你会被发现,存在感其实就是你自己的能力圈。

举个例子:同事请教你专业上的业务问题,如你根本不懂得如何回答,那你的同事下次就未必再请教你了,在他心里,这人连自己专业的业务问题都不懂,可能会心底“藐视”你一下!如你的领导给你安排工作,次次完成都未能让他满意,在他心里,你就成为一个不值得托付的人了。

第四,不善沟通

在职场中,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沟通能力。众所周知,大家是对外作战、销售产品充满斗志和激情,易有感觉。但一谈到内部沟通,就会出现部门墙、沟通能力弱,动辄就争吵的情况,最后大家不知道为什么争吵,内部沟通压力较大,尤其在国有单位这样的情况就更加严重。于是产生了遇到事情躲避的情况,多次沟通不果,算了别沟通了,TNND,干点事真不容易。

缺少锚点、自卑且缺乏自信、能力缺失,不善沟通等四点均有可能导致职场人被边缘化。

被边缘化了,成了职场透明人,我该怎么办?四点建议或能帮到你

不知道如何选择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与一位老员工同事在聊天,她最大的愿望是:你不要找我麻烦,忘掉我吧!低调工作,低调做人,只要在发工资时间别忘掉我就行。

没有存在感的人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在职场混下去,二是变革中被淘汰。实际上,此等心理状态本身就是矛盾体,既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明显违反了大自然规律。想要在职场丛林法则里混下去,又要一种安逸平淡的生活,隐匿自己,逃得了一时,长期看又能坚持多久呢?尤其在组织的变革中,没有存在感容易被优先淘汰。若你想人生走得更顺,蓄能抵抗未来风险的话,一定要提升自我展示能力,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如何让自己不变成职场透明人?

如何让自己不变成职场透明人,换句话说,要提高自我展示的能力呢?对此有四点建议。

第一,成为创造价值的被利用者。

这个世界充满了现实,你的利用价值未达他人要求,容易被选择无视。

利用价值是一个中性词,你可以理解为职场的交换关系——你付出劳动,老板给予薪酬。要想有效维系交换关系,需“秀秀肌肉”。尤其重要的是,你可依靠不断反思和学习,走出舒适圈,通过学习将自己从职场的婴儿变身为职场超人,实现职场地逆袭。当你能恰当处理危机事件时,当你有逻辑性表达独到言论时,当你在行业内某个细分领域变得非你莫属时,透明人早被你抛弃了。

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增加能力与职业匹配度就可以了。有人问如何了解自己的职业匹配度呢?教大家一个方法:让这专业的高手问你10道专业问题,答对8-10题,匹配度高;5-7道,匹配度一般;其他均为不合格。

第二,成为“富兰克林效应”的实行者。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帮过你一次忙的人,会比那些你帮助过的人更愿意帮助你。因为你欠了他的人情,会拉近你与他的距离。”这效应被称为

“富兰克林效应”,据此,后世的心理学家得出一个结论:让别人喜欢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帮助他们,而是让他们来帮助你。

市场营销学经常利用此案例销售,如上门请求一杯茶水,只要他给你一杯茶水,帮助过你一次,下次再申请帮助的话,他会非常乐意再帮助你一次。当然,有人害怕多次麻烦别人会让别人烦,所以,有技巧寻求帮助,如在对方擅长的领域寻求帮助;在寻求帮助前能拿出自己的想法,提出选择题,请对方帮你指点,并非给对方问答题,懒惰等待添食;受到帮助后,适时表达谢意,可选择小范围或者公众场合表达,这样可拓宽沟通范围。

被边缘化了,成了职场透明人,我该怎么办?四点建议或能帮到你

第三,成为一个愿意帮助别人的“热情者”

上文提到,自卑且缺乏自信、沟通不足是导致存在感缺乏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想解决些问题,可从用你的特长主动帮助别人、主动承担工作做起。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身边同事,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对热情的帮助者给予冷脸相待。在她困难中你做一个锦上添花的事,让对方感受温情美好。在你的能力圈内多做点,不仅是积累人脉,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第四,成为适应职场的“适应者”。

职场新人不适应职场,在于落差太大,原本是爸妈的乖宝宝,遇事有人包容,有人呵护,即便犯错误也无关紧要。现是无人重视,无人呵护,无人包容,有点错会被批评。毕竟领导不是爸妈,同事也非兄弟姐妹,他们并无义务去容忍你。你是新人不错,但是总不能一直新人下去吧!环境变化,不由得你不适应,而把职场当成家庭寻求溺爱的新人们,无疑被打上“情商低下”的标签。所以,要撕掉这个标签,改变自己适应环境,从别人身上学到东西,而不是排斥别人,你有绿灯思维的光环,就会变成一个适应者。

结语

综上,当面对存在感不足的情况,慌乱于事无补,你需要从被利用者、实行者、热情者、适应者等四方面入手,它们看似属于外在表现,实则均为里子培养,只有强大了里子,才能更好展示自己,这是自我展示能力最高境界,如是在武侠世界中就属于低调的无招胜有招。职场人沉淀实力,强化心态,调整思维,定能练就你的职场武侠世界。

-END-

本文作者:蓝胖说说,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简书版权签约作者,职场规划导师,大数据导师,讲师。愿与有缘朋友交流,沟通,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