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阿拉伯數字一千年前就傳入中國,為什麼當時的數學家覺得沒用?

現在我們小學就開始學習數學數字,但是我相信很多人小學上數學課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學習的並不是中國的數字。阿拉伯數字,是一種十進制進位制的記數系統,起源於印度,這一系統非常像是一種語系,印度-阿拉伯數字起源於印度的婆羅米數字,在中世紀時傳入中東和西方。各個地區根據當地的文字系統改造了其數字字符。現在還在使用的三大分支是:西方阿拉伯數字,世上最流行的記數系統。阿拉伯文數字,中東地區和西亞流行的記數系統。印度數字,印度祖傳的記數系統。


阿拉伯數字一千年前就傳入中國,為什麼當時的數學家覺得沒用?

各地阿拉伯數字

其實我國使用阿拉伯數字的歷史很短,19世紀我們才開始使用西方的阿拉伯數字系統,但實際上早在公元718年唐代的印度裔占星術者瞿曇悉達就將阿拉伯數字傳入中國,瞿曇悉達出生於長安(現西安),官至太史監(在唐玄宗掌政時期)。據1977年在西安市長安縣北田村發掘的瞿曇撰墓誌銘,從而得知瞿曇家族(瞿曇悉達本人及其往上與往下兩代)很可能在中國生活。開元年間曾主持編纂占星術書《開元佔經》,整理中國很多有關占星術、天文學的資料。《開元佔經》中包含了印度天文曆書九曜的漢譯本《九執歷》,其中並引述不少現已失傳之中國早年恆星觀測資料。他於公元718年將印度數字“0”(零)引入中國,以此來代替算籌。但中國的數學家覺得它們沒有用處,因為他們已經有算籌。


阿拉伯數字一千年前就傳入中國,為什麼當時的數學家覺得沒用?

漢代文物

相信很多人沒有查詢史籍之前都跟我一樣認為算籌是一種文物的名稱,實際上,後來算籌演化成為了一套和阿拉伯類似的計數系統。算籌或稱筭子、算子,起源於中國商朝的占卜,占卜用現成的小木棍做計算,就是最早的算籌。古代籌、策、算三字都帶竹頭,表示用竹製成。策為束字加竹頭,表示手握一束豎立的算策,作為占卜之用。籌可能代表周易八卦橫向排列時用的陰陽竹,算籌橫豎二式,可能來源於此。算籌出現的具體時間已無從可考了,但是早在中國春秋戰國的時期就已普遍使用了。算籌採用的是十進位制的記數方法,同一個數字在不同的數位上,數值也就相應不同,每進一位數值乘10,並且在算籌盤上,以空位表示0。為了不使數字和數位混淆,算籌採用縱式和橫式兩種方法記數。 中國古代算籌記數,採用十進位制,個位用縱式,十位用橫式,百位再用縱式……這樣縱橫交替擺放,就可以擺出任意大的數字來了。孫子算經記載:

凡算之法,先識其位,一縱十橫,百立千僵,千十相望,百萬相當

此外又說明用空位表示零。在進行乘法時,“言十即過,不滿自如”,即“逢十進一”


阿拉伯數字一千年前就傳入中國,為什麼當時的數學家覺得沒用?

《孫子算經》雞兔同籠的問題

南宋數學家開始用書寫算草代替算籌算板,為了減少書寫的筆劃,將4、5、9的籌碼簡化;為了算草需要,引入〇符號。

阿拉伯數字一千年前就傳入中國,為什麼當時的數學家覺得沒用?

算籌符號

確實,當時已經有了一套那麼成熟的計算方案,雖然阿拉伯數字看上去簡化不少,但是受限於古代傳媒的落後,和教育普及度低的問題,都很難一時之間把阿拉伯數字推廣到一定的程度,如果朝廷強行推廣可能會導致很多其他如賬目不清晰,彙總統計困難之類的問題,所以當時的數學家們認為阿拉伯數字沒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