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長期過量飲酒易得肝癌!無法避免時請牢記這兩條建議

酒精對人體的傷害,不再過多贅述。此處,僅給大家補充一些數據證據。根據文獻資料,酒精的80%~90%是在肝臟代謝解毒,當飲酒過量,超過肝臟解毒水平後,不僅容易醉,而且會損傷肝細胞,喝醉 1 次,即相當於患 1 次輕度肝炎。

如果一個正常人平均每日飲酒 40~80 克,5 年內約有50%的人患慢性酒精性肝病,8~10 年就可發生肝硬化,容易進一步發展為肝癌。據醫學專家們預測,長期過量飲酒壽命會平均縮短 20~30 年,長期過量飲酒就是慢性自殺。

總之,建議經常穿梭在酒桌飯局上應酬的朋友,不要以健康為代價去經營事業,不要做“前三十年掙錢,後三十年看病”的人!

長期過量飲酒易得肝癌!無法避免時請牢記這兩條建議

喝酒前必須吃點主食

有些應酬免不了要飲酒,那麼請記住兩點建議:第一當然是儘量少喝;第二是喝酒前吃點主食墊墊底。

空腹飲酒時酒精吸收率最高,並且酒精度數越高吸收越快。酒精對肝臟有毒性作用,吸收入血的乙醇在肝臟內代謝,會影響肝臟的正常解毒功能,同時也會干擾脂類、糖類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正常代謝。飲酒前先吃點主食或喝點酸奶,用澱粉類或蛋白質類食物墊墊底,可減少酒精與胃的直接接觸,避免酒精直接刺激腸胃,也可降低酒精的吸收率。

主食中含有的澱粉分解之後產生葡萄糖,葡萄糖經過糖醛酸途徑生成的葡萄糖醛酸是一種重要的結合解毒劑,在肝臟中可與酒精、細菌毒素、重金屬砷等結合,可消除或減輕這些物質的毒性或生物活性,從而減輕肝臟的損傷,達到解毒的作用。

同時穀類、雜豆等主食中含有的維生素 B1,能夠促進糖醛酸途徑中的葡萄糖代謝,所以有助於解酒。而不能消化的糖類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發酵產生短鏈脂肪酸,有廣泛的解毒與保健作用。

空腹飲酒更容易喝醉。空腹喝酒,酒精成分吸收得快,對大腦、神經、肌肉、心臟、肝、腎等臟器和組織影響較大。如果沒有吃食物就少量喝酒的話,即使喝得不多也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而男性和女性都有類似的結果,與酒的種類無關。

長期過量飲酒易得肝癌!無法避免時請牢記這兩條建議

別把啤酒、白酒、飲料混著喝

味道好不好暫且不說,關鍵的問題是碳酸飲料可以加速酒精的吸收,人更容易醉。

營養師闢謠:那些解酒偏方

民間流傳很多解酒秘方,什麼喝醋解酒、喝茶解酒、喝酸奶解酒……其實這些招都不行,甚至還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傷害。

1、喝茶解酒

錯!喝茶不一定解酒,卻傷腎!

說茶能解酒,是因為喝茶能夠利尿,有助於帶走一部分酒精,並且茶還可以興奮大腦 ,有提神醒腦的效果。

但是,茶的利尿作用很可能使來不及氧化分解的乙醛直接進入腎臟,刺激腎臟並導致腎臟受到損害。而且隨著體內水分的排出,殘留的有害物質可能沉積在腎臟導致結石產生。

另外,茶與酒都能夠使心臟興奮,若兩者同時飲用,對心臟的刺激較大,特別是心臟病患者更要避免茶、酒同飲。

長期過量飲酒易得肝癌!無法避免時請牢記這兩條建議

2、蜂蜜水解酒

本人自己把自己當小白鼠,測試過“蜂蜜水解酒”的效果,結果卻不是那麼回事兒。

蜂蜜中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的確有數據表明:當攝入1 克酒精並補充 1 克果糖時,血液中酒精代謝速度加快 44.7%,可按這個比例,一般成人攝入50 克酒精時也需要攝入 50 克果糖,先不說酒精是否被代謝,單是這個糖的攝入量也夠讓人一驚的,而且過量的果糖也並不能完全被人體吸收。

所以,試圖用蜂蜜水來解酒,有點過於天真了!多喝點水,加快酒精代謝或許更有用。

3、醋或酸奶解酒

據說食醋中的醋酸或者酸奶中的乳酸可以與酒發生酯化反應,這個反應可以將酒精分解,起到解酒的作用。

其實,常溫下,這個反應極難發生。即便我們體內有胃酸和超強的酶能夠促成這樣的反應,但也並不是件好事。這個反應的產物乙酸乙酯是一種具有揮發性和刺激性的物質,它會刺激人體的胃黏膜,對其造成傷害。

所以,喝醋解酒和喝酸奶解酒都不靠譜,稍微靠譜一點的是酸奶中的鈣可以緩解酒後煩躁等症狀。

事實上,解酒真的沒有很好的良方,想要不難受,不喝或者限量才是最好的辦法。

長期過量飲酒易得肝癌!無法避免時請牢記這兩條建議

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幽蘭健康」,為您提供健康知識、健康檔案、健康諮詢一站式健康服務!

作者:王旭峰 主編 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會長

來源:《中國人該怎麼吃?》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長期過量飲酒易得肝癌!無法避免時請牢記這兩條建議

↓↓↓戳戳下面鏈接,膳食營養專家為您指點健康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