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遺恨未吞吳—“猇亭之戰”之我見


遺恨未吞吳—“猇亭之戰”之我見


經常有人問,為什麼經過漢中苦戰,荊州新敗,正值蜀漢疲憊之時,劉備還執意伐吳?後世對此多有討論,多是對劉備決策的批評,但我不這樣認為。

劉備伐吳,在當時的戰略形勢下是沒錯的,因為:

首先,曹孫兩家,當然是孫吳的力量弱得多,要出兵自然也是伐吳有把握一些;

其次,孫吳偷襲荊州,背盟在前,吳蜀兩家已然撕破臉皮,伐吳師出有名;

再次,荊州被襲,關羽被殺,若不伐吳,劉備稱帝何以振奮士氣,威服部眾?

第四,伐魏須從漢川出關中,然後東出中原,可此時雍涼皆被曹魏牢牢控制。而蜀國居於孫吳上游,伐吳只需從巴州出宜昌,遠比伐魏容易方便;

第五,當時曹魏新立,名將猶在,軍容正盛。而孫吳呂蒙新喪,老將凋零(陸遜此時還籍籍無名),所以伐吳勝率更高;

第六,如果不能趁蜀漢初立,荊州新敗,群情激憤,朝野皆有銳氣,以一戰之功收復荊州,那麼“隆中對”戰略無從實施,蜀漢也立時處於魏吳之下,被吞併便是遲早之事;

第七,劉備稱帝之時,已經足足六十歲,在古代已經屬於長壽之人。大凡有作為之人都有比較長遠的目光和較強的憂患意識。這個時候的人一定知道自己來日無多,而後嗣又懦弱無能。那麼就只能自己辛苦一些,多贊一些家底,讓後輩以後手頭寬裕一點。就如後來唐太宗晚年徵高句麗,一個重要原因也是“不遺後世憂也”。一句話就是,不把麻煩留給接班人。

我們不能因為後來劉備在猇亭戰敗,就否定了伐吳的合理性。因為並不是所有合理的事情它都一定會成功,“合理”只是它的前置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歷史中的人和事,都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這雙從屬性。偶然性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運氣。只能說那些年孫吳的運氣比較好,名將迭出。先是周瑜在赤壁一把火燒走了高人曹操,接著呂蒙又成功偷襲了牛人關羽,最後一個不出名的年輕人陸遜還燒走了猛人劉備。孫吳一定屬火徳啊。

關於猇亭之戰,還一個很有爭議的話題就是,為什麼諸葛亮沒有隨劉備參與這場戰爭呢。如果諸葛亮前往,戰爭結果是否不一樣呢?

依我看來,諸葛亮未隨劉備東征是正常的,或者說是必然的,有這麼幾個原因:

首先,諸葛亮是聯吳抗曹戰略的倡導者,而且一生堅持奉行。劉備顯然不可能將伐吳大戰的指揮權交給這樣一個人;

其次,對比當時吳蜀兩國之國力,吳國稍占上風。劉備唯有御駕親征,挾荊州被奪之恨,方能鼓舞士氣,激發群憤,一戰蕩平東吳;

再次,帝王御駕親征,一般留太子監國。但當時劉禪不過十六歲,資質平庸,且沒有多少政治經驗。就必須留下一個能力出眾,且忠心耿耿的大臣輔佐。遍觀蜀漢上下,惟諸葛亮方能擔此重任;

第四,伐吳之前,劉備剛在漢中大敗曹操,這樣的戰果一定讓他自信心爆棚。畢竟曹操是三國公認的牛人,而此時東吳呂蒙新喪,在劉備看來孫權黃口小兒,不足為慮;

第五,猇亭之戰前,諸葛亮並沒有太多的機會表現他的軍事才能。因為赤壁之戰是周瑜指揮的,而劉備入川及漢中之戰,蜀漢主要的軍事顧問前期是龐統,後期是法正。諸葛亮主要負責後勤,管理及外交。這應該也是劉備伐吳未聽從諸葛亮諫議且未讓他跟隨的一個原因;

第六,劉備伐吳,軍隊核心力量是其從荊州帶過來的家底。這些久經戰陣的驕兵悍將

只有劉備壓制得住,根本不可能聽從諸葛亮的指揮。後來諸葛亮之所以在蜀漢說一不二,一是因為荊州的軍力在猇亭之戰中被消滅殆盡,二是益州原來的軍方代表李嚴被他收拾妥當。

當然,如果諸葛亮隨軍出征,那麼猇亭之戰結局真的還未可知。因為諸葛亮的軍事能力不輸陸遜,而且為人謹慎,斷不會如劉備那般連營數百里安營紮寨。在古代植被茂密的環境下,這是兵家大忌。畢竟連千里之外的曹丕都能看出其中弊端,諸葛亮不可能不清楚。

只是,從重慶下荊州,交通也非常不便(後來日軍侵華,受阻於湖南的常德和湖北的宜昌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面對陸遜的紮實防禦,諸葛亮可能也無可奈何。最後僵持之下,基於雙方都擔心曹魏來襲,因此結果極可能是孫吳歸還襲取的荊州四郡,兩家再次握手言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