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爸媽幫」怎樣提升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上幼兒園第一天起,就開始獨立面對各種問題?那麼,爸爸媽媽怎樣幫助及教會孩子解決問題呢?我想最重要的是家長要足夠狠心、放心讓孩子去面對問題,從簡到難,慢慢去嘗試,這過程家長起引導任用就好了。

學習問題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很多孩子會遇到點點需要思考的問題,就很習慣的依賴老師或爸爸媽媽, “媽媽,這道題我不會做,你教教我。” 、“媽媽,我這個字怎樣寫?”當爸爸媽媽遇到這樣的孩子時,千萬不要讓他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壞習慣,凡事都不思考就說不會,就直接求助。對付這樣的孩子,家長正確引導和激勵,可以讓孩子自己先找找資料,想想辦法,鼓勵自己在規定時間內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困難,給予表揚、獎勵。如果孩子遇到實在不能解決的問題,家長不要直接告訴答案,分步解答或打比方讓孩子理解問題和學會分析問題。

生活問題

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小問題還是讓孩子自己解決,家長千萬不要心疼孩子,大小事情都自己扛,這樣反而害了孩子。幼兒園階段的孩子要具備自己穿衣褲、疊被子等基本的自理能力;小學階段的孩子,應該慢慢開始分擔一些家務活,比如:拖地板、洗自己的鞋子,小內褲,書包等,如果孩子不做,家長也不要幫助完成,就讓堆積下來的事情形成問題,讓孩子自己承擔並想辦法解決。通過基礎勞動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和風險評估,讓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當天事情當天完成,事情越積越多,問題也越多,就越難解決。

交際問題

孩子一天天長大,慢慢開始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子,肯定會遇到交際問題,如某某同學是學霸,班上的老師同學都很喜歡跟他玩;某某男同學總愛欺負我等等可愛的問題。那麼,家長怎樣幫助孩子去面對問題呢?爸爸媽媽可以從正面引導孩子,與人交往,要學會換位思考,每個孩子身上都有發亮的閃光點,要懂得欣賞和學習別人身上的優點,不要隨便給別人貼壞標籤。如果孩子遇到被欺負或委屈的事情,及時跟老師和爸爸媽媽說,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還是要及時請求大人幫助,避免以後不要發生同樣的事情。

其實,提升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爸爸媽媽平常讓孩子多探索事物,多思考,多分析、多總結,帶孩子到外面見識新事物,提高孩子的認識能力。

「爸媽幫」怎樣提升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是小思麻麻,頭條教育問答達人,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轉發並關注我【小思麻麻】,麼麼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