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想吃自己种的草莓吗——草莓栽培技术

草莓(学名:Fragaria × ananassa Duch.),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40厘米,茎低于叶或近相等,密被开展黄色柔毛。叶三出,小叶具短柄,质地较厚,倒卵形或菱形,上面深绿色,几无毛,下面淡白绿色,疏生毛,沿脉较密;叶柄密被开展黄色柔毛。聚伞花序,花序下面具一短柄的小叶;花两性;萼片卵形,比副萼片稍长;花瓣白色,近圆形或倒卵椭圆形。聚合果大,宿存萼片直立,紧贴于果实;瘦果尖卵形,光滑。花期4-5月,果期6-7月 。原产南美,中国各地及欧洲等地广为栽培。草莓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 ,且有保健功效。

草莓果实特点:色泽艳丽,柔嫩多汁,营养丰富,具医疗保健作用。美国把草莓列入美容食品。女性常吃草莓,对皮肤、头发均有保健作用。德国称之为“神奇之果”。草莓因含有一种天冬氨酸的物质,可以自然平缓地除去体内的“矿渣”,还可以减肥。

想吃自己种的草莓吗——草莓栽培技术

成熟的草莓

草莓用途广泛:可鲜食,又可加工。草莓生产特点:繁殖容易,栽培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草莓采用无性繁殖,繁殖系数高。

大棚促成栽培,一般9月中旬种植,12月初可采收,直至次年5月上。经济效益高。一般1500~2500kg/亩,批发价一般为10-30元/kg。

栽培方式多样:生产栽培、观赏栽培;露地栽培和设施栽培。

想吃自己种的草莓吗——草莓栽培技术

草莓罐头

栽培环境要求

一、温度

对温度适应性较强,喜温暖,较耐寒。根系>2℃开始活动,10℃生长形成新根,最适温15~ 20℃。 -8℃以下受到危害。植株>5℃开始萌芽,适温20~26℃,-1℃以下低温和30 ℃以上高温生长受抑制。花芽分化适温为10-24 ℃ ,开花期0℃以下低温和40℃以上高温阻碍授粉,果实膨大期18-20 ℃最佳。

二、光照

喜光照,较耐荫,对日照长度要求较严格。开花结果期和葡萄茎抽生期需12~15h的长日照。花芽分化期要求10~12的短日照和较低温(10-24 ℃ )。休眠期要求短日照和低温(需5 ℃以下低温几十到数百小时 )。

三、水分

喜潮湿,但又怕涝。苗期和匍匐茎生长期需水量大,要保证充分供水。开花期水分适中,田间持水量70%左右为宜。花芽分化和浆果成熟期适当控水,田间持水量60%为宜。果实膨大期需水较多,田间持水量80%左右为宜。水分不能过多,易形成涝地,造成土温低、通气差,根系生长不良,果实着色差,品质低,且易烂果。

三、土壤

疏松、肥沃、透气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的沙壤土。中性或微酸性(PH为5.5—6.5)。土层深度一般30cm左右。

栽培模式:观赏栽培、生产栽培(露地栽培和设施栽培)

想吃自己种的草莓吗——草莓栽培技术

露地栽培

想吃自己种的草莓吗——草莓栽培技术

观赏栽培

想吃自己种的草莓吗——草莓栽培技术

设施栽培

设施栽培又分为促成栽培,半促成栽培,抑制栽培

促成栽培

利用保护设施,在秋冬季加温保温,防止草莓进入休眠,而使其继续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果的一种特早熟栽培模式。一般用温室或塑料大棚保温栽培。

想吃自己种的草莓吗——草莓栽培技术

采摘草莓的喜悦

半促成栽培

在秋冬季的自然环境下满足草莓的低温需求量,使其通过自然休眠,或中途人为打破其休眠,采用保温或加温的办法促进植株开花结果,提早上市的一种方法。一般采用小拱棚+地膜保温。

抑制栽培

草莓植株处于休眠状态时,挖苗放置于冷库低温(0±1 )℃ 下贮藏,使其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然后根据预定采收期适时栽植,周年供应市场的栽培方式。此模式技术要求较高,一般很少应用。

想吃自己种的草莓吗——草莓栽培技术

草莓园采摘

园址选择

背风向阳、疏松肥沃、灌排水便利、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不可连作或与茄果类和马铃薯轮作,蚜虫发生严重的地方不宜种植草莓。

整地作畦

①翻耕作畦:全园深翻30cm,做成高畦、高垄。

②施足基肥:一般每亩草莓地施腐熟有机肥3000kg,过磷酸钙40kg,复合肥料30~50kg等。

定 植

定植时间:一般为9-10月。

定植密度:行距20cm左右,株距15cm左右,亩栽8000株左右。

定植要点:① 苗的处理:摘除老叶,疏除坏死根,浇透水带土移苗②深度:苗心与土面一样平(深不埋心,浅不露根)③方向:将苗木弓背方向朝外④浇足定植水:一次性浇足,有利于尽快缓苗。

田间管理

(1) 及时补苗定植后及时检查,保证苗全苗齐。(2) 铺地膜现蕾时畦面覆盖地膜,覆盖时破洞提苗。(3) 适时扣棚一般在11月后,气温有明显下降(≦15℃)要及时扣棚。

想吃自己种的草莓吗——草莓栽培技术

采摘的乐趣

温湿度管理

温度管理:揭膜调节。 初期——白天28~30℃,夜温12~15℃。现蕾期——白天25~28℃,夜温10℃。开花期——温度为14~21℃,不得低于11℃ 。果实膨大期——白天20~25℃,夜温6-8℃。果实采收期——白天20~25℃,夜温5-7℃。

湿度管理:降低棚内湿度。选用优质棚膜:无滴膜。 揭膜调节:白天棚内高于10℃时要适当揭膜降湿,夜间密闭;晴天早揭迟盖,阴天迟揭早盖。地膜覆盖:畦面和沟都要覆盖。浇水方法:膜下滴灌,科学适量浇水。浇水后及时通风降湿。

肥水管理

水份管理 :定植后10天:灌水一次,直至开花前不浇水。 开花至果实成熟:水分均匀充足供应,保持土壤湿润。

追肥:少量多次。定植缓苗后:追肥稀薄肥水1-2次,覆膜前:重点追施1次,过磷酸钙50kg/亩,复合肥40kg/亩。采果期后:采果后每次追肥,采用三元复合肥40kg/亩。根外追肥:磷酸二氢钾、尿素水、硼锌肥等

植株管理

摘除枯老病叶: 基部叶片水平着生并已变黄要及时摘除。摘除匍匐茎:及时摘除会减少营养消耗。

辅助授粉:蜜蜂传粉或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

想吃自己种的草莓吗——草莓栽培技术

蜜蜂辅助授粉

激素处理:蕾期喷赤霉素10-15mg/l,促进开花座果;转色期喷乙烯利1000mg/l,促进果实提早上市。

疏花疏果:一般保留2-3个花序,蕾期摘除过高级序花;坐果期摘除病虫果、畸形果、过小的果。一般每株留果约10-15个为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