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創造了輿論與銷量 就是不創造中國女團

《創造101》即將結束了,雖然才開播不到兩個月,但折騰出的動靜絲毫不比《土偶》差。節目不僅有孟美岐、吳宣儀這樣顏值和業務能力都出眾的選手,也有楊超越和王菊這樣與傳統偶像條件不符的選手。圍繞選手楊超越和王菊展開的網絡大討論,也將這檔完全依靠網友投票決定選手勝負的節目推上了風口浪尖,同時映射出輿論場不同價值觀的撕扯。

創造了輿論與銷量 就是不創造中國女團

‍顏值即正義英雄不問出處?‍

大多數楊超越的粉絲,都是從她海選時自稱“村花”,看上去蠢萌又無害,而喜歡上這個年僅20歲的小姑娘。對楊超越本人來說,“村花”雖是一句調侃,但出生於江蘇鹽城農村的她,確實因為這種成長經歷而跟身邊的選手顯得大相徑庭。

創造了輿論與銷量 就是不創造中國女團

儘管節目中同樣還有不少舞臺表演經驗不足的選手接受訓練,但因為第一期時“村花”的人設而受到關注的楊超越,很快就在網絡上收穫了令人瞠目結舌的人氣,這種人氣轉化而來的投票,也讓她在前半程的比賽中一直穩居高位。

這種與實力並不匹配的人氣,很快也給楊超越帶來非議。尤其是最新一期節目中,楊超越再一次在公演中表現不佳,並且在自行清唱的環節走音跑調十分嚴重,被大量觀眾直呼“車禍現場”。

楊超越的表現欠佳,其人氣卻在網絡投票榜上依然高居不下,讓原先並不關注該節目的觀眾也開始覺得難以接受。“就這種水平,居然還能進入‘中國最強女團’比賽的後半程?”“唱跳能力是女團選拔的標準,這種完全不達標的選手為什麼可以繼續待下去?”“選能力還是選人氣”……一場關乎比賽公平的爭論在網絡上辯得如火如荼。

而在楊超越的粉絲們看來,楊超越的出現並非某種商業上的預謀,雖然實力不足,但其在節目中仍然努力,高人氣導致的比賽結果並非楊超越個人決定,“作為一個單純又沒什麼能力的小女孩來說,她在節目裡愛哭、說錯話,都是本能反應,不應該因為她現在的排名就進行人身攻擊。”

王菊老師重新定義女團?

如果說楊超越是憑顏值和“傻白甜”的表現吸引粉絲,那麼王菊則是另一種極端。王菊一上來就跟所有人預期的畫風不符:她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瘦子,長得挺“結實”。她不是黑長直,捲了黃色爆炸頭。她的妝容沒有白裡透紅,而是美黑+偏歐美系的成熟妝容。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這個女孩不好看。後來她作為旁聽生被留下後,網絡上針對她的言語攻擊接踵而來。

其實,以前的王菊是很符合大眾審美意義的美女:長髮、白、瘦,清新可人。當記者問她想不想回到以前時,她堅定的搖了搖頭,表示以前不懂美的標準是什麼,現在才知道,美並不是千篇一律的。就此,王菊開始得到觀眾的逐漸認可,許多人認為她三觀超正。她還搬出了中學母校的校訓來給自己打call:獨立、能幹、關愛、優雅。獨立排第一位。小到造型風格,大到做人做事,“精神獨立和經濟獨立,對一個女性來說太重要了”。

創造了輿論與銷量 就是不創造中國女團

新一期節目裡七選三,給自己拉票的時候王菊沒有哭,說了這段話:“有人說我這樣子的,不適合做女團,可是做女團的標準是什麼?在我這裡,標準和包袱都已經被我吃掉了,而你們手裡握著的,是重新定義中國第一女團的權利。”

而現在又有人傳,說現在王菊的票數已經超過了孟美岐,說不定就要C位出道了。

Pick偶像的粉絲實際上在尋找一種共鳴

“喜歡楊超越的人,可能是在楊超越身上找到一種共鳴,她是弱小無助的自己,面對紛繁複雜的環境,努力可能也沒有結果。”樂正傳媒副總裁彭侃指出,像《創造101》這類女團選拔類節目,觀眾的選擇既代表了市場的一種偏好,也暗含著一定的社會價值和審美趨向。彭侃直言,楊超越的出現某種程度上是賽制導致的結果,但願意為她投票的粉絲群體如此龐大,也意味著時代的審美已經發生了改變,開始趨向於更為包容和多元的價值觀。

當過老師,做過職員,最後成為模特公司的經紀人,據說當初101選人的時候,王菊以工作人員身份帶著公司的模特去面試,結果等所有人都面試完,她推門就進,試探著問評委:可以給我一次機會試試嗎?沒想到就這麼成了。

王菊在舞臺上代表著一種精神力量,她上進心強、成熟、獨到,甚至是可以被當做榜樣的存在。觀眾推崇努力的人當然沒錯,但更多路人其實是在王菊身上照見了自己,平凡無奇的自己,所有想要的東西都要靠雙手爭取來,沒有動人的外表就靠雙商彌補,沒有強大的家庭背景就靠磨礪自己來不斷進步。

創造了輿論與銷量 就是不創造中國女團

孟美岐、吳宣儀雖然特別優秀,但很難製造出爆點,高水準是她們的優勢也是劣勢。這樣一看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王菊和楊超越能在網上掀起一陣陣熱切的討論了,她們未經加工沒什麼光環,身上有著普通人的影子,未來擁有無限可能,然而我們誰都猜不到她們會朝著哪個方向去。

綜藝節目造就的“中國第一女團”終究讓人失望

實際上,製作方在用綜藝節目的方法論做節目,而吃瓜群眾在等待“中國第一女團”的誕生,這是導致大家失望的原因。業內人士指出:“手足無措的楊超越,被資本遊戲架到了這個位置,毫無實力但紅了,背後無數唱跳俱佳的女孩們還在等待一個機會。誰制定的遊戲規則,將最終結果引到這裡,誰就該為沒有實力的楊超越買單。”

《創造101》本質上既不是韓國式的,也不是日本式的,它不僅可能創造不出一支本土女團,甚至都不算是一檔有誠意的網絡綜藝。它贏得市場的武器就是“人設大戰”——在國內,這是引爆輿論的炸彈,是“最無敵滅霸的存在”。無論是專項競技類的綜藝還是“土偶”,此前那些缺乏鮮明人設標籤的節目都沒能收穫《創造101》的熱度。

《創造101》質檢不嚴、標準不明、產品定位不清。出品方的平臺廣闊,但並不是新的市場,甚至無法合理估計出產品的市場銷量,更不會冒不確定的市場風險捧新踩舊。它能提供的只有短暫而狂暴的歡愉,在這場資本主持的愚人節狂歡中,需要能歌善舞的愛斯梅拉達,也需要愚人王卡西莫多,需要孟美岐、吳宣儀,也需要王菊、楊超越。

(本文綜合人民網、澎湃新聞網、芒果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