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古代「黑店」怎麼玩:人肉包子蒙汗藥,船託假貨仙人跳

人在旅途中,最怕遇到,卻最容易遇到的是什麼呢?當然是——

黑店

古代「黑店」怎麼玩:人肉包子蒙汗藥,船託假貨仙人跳

▲電影《大話西遊》截圖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現代人遭遇“黑店宰客”通常發生在旅途中,古代也一樣,而且手法更專業,除了製假售假掏光你的荷包,畢竟還有真正的“宰客”——殺人搶劫...

黑車竟有祖師爺---“霸渡”

古代「黑店」怎麼玩:人肉包子蒙汗藥,船託假貨仙人跳

▲百度搜索“黑車宰客”相關的新聞報道

到達一個陌生的城市,一個旅遊景點,最先迎接你的是誰呢?當然是黑車司機了!不論是各個地區的火車站還是景區門口,到處都有熱情的“黑車拉客”現象,一旦你貪便宜圖方便上了他的車,繞路、加價,甚至被甩在半路都有可能。

古代沒有出租車,但是有“霸渡”,可謂是現代黑車“宰客”的祖師爺。

在《名公書判清明集》裡,專門有“霸渡”一章:“於深闊湍險之處,嚇乞取財者...”,“到處渡頭,結托無賴之徒,騙脅客人,要勒錢物,稍不如意,群然毆打,無異劫掠……”這種宰客的行為在當時是“以持杖竊盜論”。

古代「黑店」怎麼玩:人肉包子蒙汗藥,船託假貨仙人跳

法令有用的話,要捕快乾嘛?

在《水滸傳》裡,潯陽江上的“霸渡”——張橫和張順兄弟因為有“托兒”這門先進的科學技術,在恐嚇、勒索客人這方面最“優秀”,。

張順是“宰客”的“船托兒”。從損人利己的角度上來看,“托兒”具備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盆友圈裡做微商的發財了,於是你就代理了“三無面膜”;某節目說農民祖傳的尿壺賣了幾億,於是你就買了路邊剛挖出來的“假寶玉”...

古代「黑店」怎麼玩:人肉包子蒙汗藥,船託假貨仙人跳

▲“船火兒”張橫,電視劇《新水滸傳》截圖

據張橫介紹,當年,他和張順只要賭錢輸了,就去潯陽江上做“私渡”宰客。具體的過程是這樣的:

張橫先駕一隻船,停在江邊:“馬上開船!馬上開船!去江州的趕緊上船啦,先上船再買票啊!坐滿就開船啊!”

待客人快坐滿時,一個揹著大包的單身客人慌慌張張跑到岸邊,大聲問:“船家,請問去江州系喺呢度坐船呀?”這個外地口音的乘客其實就是張順。

“yes,要去江州就快上船!”張橫很不耐煩地說。

“有冇位?”

“有,坐滿就走!”

傻頭傻腦的張順上了船,張橫一看客滿就撐槳開船。

船到了江心,張橫歇了櫓,拋了錨,提一把板刀,衝大家吼:“買票!買票!”

“要幾多錢?”張順問。

“三貫!”

正常來說,一貫錢是指一千個銅錢,宋時流行省陌,“以七十七錢為百”,(《宋史》 卷180食貨志)。即一貫錢為七百七十錢。

“你講笑咩?我上次由揭陽鎮去江州,豪華VIP專座,先至500錢,坐你個爛船就要三貫錢?又唔系去沙門島!”張順裝作和張橫爭執。

“少他媽廢話,你給不給?”張橫怒視著張順。

“唔俾!”(不給)張順態度堅決。

於是張橫劈手將張順的行李包搶了,一手揪住他的頭,一手提著他的腰,撲通一聲丟到湍急的河水中。事實上,“浪裡白條”張順能在“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他早就潛到了岸邊等著分錢了。

“看,沉到底了。”張橫冷笑看著船上的其他乘客,得意洋洋地開口唱道---

“哥哥面前一條彎彎的河

妹妹對面唱著一支甜甜的歌

哥哥心中蕩起層層的波

買了我的船票就能活著過呀過河”

面對這麼窮兇極惡的“霸渡”,乘客唯有乖乖挨宰,“一個個都驚得呆了,把出來不迭”。

普通黑店:製假售假

在旅遊景區購物時,黑店裡的“特產”有兩個特點:一是“貴”,二是“假”。

古代「黑店」怎麼玩:人肉包子蒙汗藥,船託假貨仙人跳

▲百度搜索“景區購物陷阱”相關的新聞

古代的黑店,製假售假同樣是步步“坑”,樣樣“假”。

隋朝“第一段子手”侯白(字君素,魏郡臨漳,今河北臨漳縣人。 隋朝學者。好學有捷才,個性滑稽,尤其擅長辯論。舉秀才,為儒林郎。隋文帝聞名,令於秘書監修國史,給五品俸祿)在他的段子集《啟顏錄》裡,吐槽當時的黑店“二鍋頭兌白開水”

數人人酒肆,味酸且淡,乃共嘲此酒。

一人云:“酒,何處漫行來,騰騰失卻酉。”

諸人問雲:“此何義?”答雲:“有水在。”

北宋朱彧在《萍蹤可談》裡說當時江西瑞州府的黃櫱(niè)茶 , “號絕雲: 品 ,士大夫頗以相餉 ,所產甚微聲名遠播”因為黃櫱(niè)茶太出名了,“寺僧園戶竟取他山茶冒其名,以自眩好事者。”為了滿足那些“黃櫱茶粉”,僧侶和從事園藝的農戶找來別處的山茶花冒充黃州的黃櫱(“佛系宰客”)

在《名公書判清明集》裡,專有一類“偽冒交易”,其中有一個案例是

“假偽生藥”

說一日,太守胡石壁在市場上買蓽澄茄(bì chéng qié,中藥材)一兩,這種藥是非常便宜的,太守在六家藥鋪各買了一錢六分,黑店“李百五”賣的藥不但陳腐細碎,而且雜草梗佔其三分之一。

便宜的藥尚如此,貴藥還了得?賣給太守尚如此,老百姓來買,豈不作假更厲害!

古代「黑店」怎麼玩:人肉包子蒙汗藥,船託假貨仙人跳

▲受害者歐陽修

孫二孃式“宰客”

1979年香港邵氏大導演李翰祥將唐代傳奇小說《河東記》(薛漁思)中的壓卷之作《板橋三娘子》和《聊齋志異》(清.蒲松齡)中的名篇《畫皮》相結合,拍成電影《鬼叫春》,雖然是屬於“風月片”,但是“SB出品,必屬佳品”。看過電影的我可以告訴你,影片絕對忠於原著,特別是細節的還原相當認真,包括那時候的三寸金蓮。

古代「黑店」怎麼玩:人肉包子蒙汗藥,船託假貨仙人跳

▲電影《鬼叫春》海報

電影的前半部分,取材於唐傳奇小說《板橋三娘子》---古代文學作品中第一個關於黑店的故事。

在唐朝,客棧被稱為“逆旅”。人在逆旅,就會遇到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話說唐朝汴州城西有家“板橋店”,老闆人稱“三娘”,沒有人知道她的來歷,只知道她看起來三十多歲的樣子,既沒有丈夫也沒有孩子,更沒見她有什麼其他親戚。不過,這個老闆娘做生意挺厲害的,她經營粥飯客棧生意掙了很多錢。店裡有很多驢、馬,有時旅客需要倒換坐騎,她便將自己所養驢馬以低價轉手;遇到那些天黑找不到地方住的人呢,三娘也願意低價租給他們房間居住。所以街坊四鄰都稱讚三娘是一個好心人。

唐憲宗元和年間,許州旅客趙季和,奔赴東都洛陽,途經汴州,入住板橋店。在此之前,已有六七個客人先到,佔了外側便榻,趙季和後來,只得安頓在最裡面,其隔壁就是三娘子所住房間。

古代「黑店」怎麼玩:人肉包子蒙汗藥,船託假貨仙人跳

▲電影《鬼叫春》截圖 老闆娘和趙季和內涵對話(妝容很大唐,好評)

不曉得是因為認床,還是三孃的美貌,趙季和翻來覆去的睡不著。突然他聽到牆壁的那邊傳來一陣奇怪的聲音。趙季和的隔壁住的是三娘,“午夜老闆娘在屋內做什麼呢”?他悄悄起身,從縫隙中窺視:

見三娘子點著蠟燭,取出一個小箱子,從裡面拿出一套微型的耕種用的農具,以及一頭小木牛和一個小木人,它們各自只有六七寸高,放在灶前,含水噴之。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小木人牽著木牛開始耕種。

三娘子又取來一小袋蕎麥種子,叫小木人種上。須臾間,種子發芽,很快便成熟了。三娘就地取材,把蕎麥收了,讓磨坊裡的牲口拉磨,將蕎麥磨成粉,然後加點水揉成餅。

古代「黑店」怎麼玩:人肉包子蒙汗藥,船託假貨仙人跳

▲電影《鬼叫春》截圖 老闆娘和女店員用法術製作“魔法炊餅”

趙季和看得目瞪口呆。這時候,雞鳴天亮,三娘子把做好的餅端上來,給客人們吃。趙季和覺得害怕,一口燒餅也沒吃,扯個謊就背起包袱匆忙離開了,其實他一直躲在店外偷看。

吃了“魔法炊餅”的客人們,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妥。接下來就是很黃很暴力了,美貌的店員開始色誘吃了餅的客人,當客人和她們XXOO時,法力生效,他們當場變成了驢、馬、牛等牲口,被栓在客店磨坊圈中,為下一次的客人磨麵粉做“魔法炊餅”,而多出來的就被賣掉。

古代「黑店」怎麼玩:人肉包子蒙汗藥,船託假貨仙人跳

▲電影《鬼叫春》截圖 XXOO的客人秒變牲口

原來,三娘子的生財之道就是靠法術製作“魔法炊餅”,然後設“仙人跳”局,把客人變成牲口,不僅將他們的財物據為己有,變成牲口的客人還得真正的“做牛做馬”為她幹活,最後被她賣了。

南宋洪邁在《夷堅志》中就記載了兩個黑店”宰客”的故事---

在山東青州離城30裡一帶有一個旅店,攜帶行李並獨自一人留宿的客人多數會被店主殺害。錢財到手後,店主就把屍體丟到白沙河裡。比這個更恐怖的是在江南西路建昌軍境內有戶人家經常為過往商旅提供食宿,其男主人是個屠夫。他們等客人熟睡之時將其殺死,把身上財物搜刮乾淨後,將屍體曬成肉乾出售。

最出名的黑店當然是《水滸傳》裡孟州道十字坡孫二孃的的“人肉包子店”。孫二孃作為中國古代黑店的代言人,“服務宗旨”簡單粗暴:用蒙汗藥把人放倒,把錢財搜刮乾淨,衣物都留下,再把人洗洗抬上案板,拿刀剁吧剁吧,再攪拌攪拌,一盆包子餡就這麼做成了。

古代「黑店」怎麼玩:人肉包子蒙汗藥,船託假貨仙人跳

▲98《水滸傳》中孫二孃的黑店“宰客”做包子餡

“實是隻等客商過往,有那人眼的,便把些蒙汗藥與他,吃了便死,將大塊好肉切做黃牛肉賣,零碎小肉做餡子包饅頭。”《水滸傳》第27回

實際上,孫二孃的黑店裡“人肉包子”並不是重點,甚至都不算犯法——

唐“安史之亂”,張巡、許遠被安祿山的軍隊包圍在睢陽。城中糧盡,連戰馬、老鼠、麻雀等等都吃光了。於是大家互相換小孩子來吃。小孩子吃光了,張巡帶頭把他的小妾殺了分給眾將士吃。全睢陽城一共有六萬人,待最後城破時,只剩下幾百人了。

唐昭宗時期,經過黃巢農民軍和秦宗權軍閥五六年的混戰,數十個州的區域已經“民無耕織,千室之邑,不存一二,歲既凶荒,皆膾人而食”(《舊唐書》)。待到朱全忠攻打鄜州時,鄜州城中的食物早就吃完了,凍餓而死的人不可計數,有的倒下還沒有死,身體上的肉就已經被割了用來賣。當時,市中賣人肉,一斤值100錢,狗肉一斤值500錢。

隋末唐初,自稱迦樓羅王的朱粲曾擁有二十萬部眾,在漢水、淮河之間剽掠,因遷徙沒有規律,每攻破一個州縣,還沒有吃盡該州縣的糧食就又轉移,將要離開時,朱粲下令把州縣其餘的物資全部焚燬,“人多相食”,餓死的老百姓堆得像山那樣高。朱粲沒有再可掠奪的了,就徵收各城鎮的婦人、小孩供給軍隊為軍糧。

宋朝高宗紹興三年(1133年),杭州也有吃人肉的場面,而且人肉還有“菜單名”,宋代莊綽《雞肋編》卷中記載:“老瘦男子廋詞謂之‘饒把火’,婦人少艾者,名為‘不羨羊’,小兒呼為‘和骨爛’,又通目為‘兩腳羊’。”

孫二孃的“黑店”宰客的重點是“蒙汗藥”——麻醉搶劫不僅在當時觸犯刑律,現代也是重罪。

《水滸傳》中,蒙汗藥是居家旅行,殺人越貨的必備良藥。在揭陽嶺的酒店裡,催命判官李立將蒙汗藥摻入酒食中,把過路客人麻翻後劫取財物;在黃泥崗上,白勝所賣的酒裡摻了蒙汗藥,押運生辰綱的楊志一行人吃了酒後,立馬頭重腳輕,暈倒在地,眼睜睜看著十萬貫金珠寶貝被劫走,其藥力之強,令他們“直到二更,方才得醒”。

蒙汗藥效果如此神奇,以至於很多人都覺得跟“含笑半步顛”(電影《唐伯虎點秋香)、“十香軟筋散”(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一樣,是江湖中的傳說,是文學家們的虛構。

古代「黑店」怎麼玩:人肉包子蒙汗藥,船託假貨仙人跳

據後世學者考證,“蒙汗藥”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一些醫藥學家甚至給出了它的大致配方,其中:曼陀羅花、烏頭、押不蘆、醉魚草就是蒙汗藥的主要成分。在佛教中,曼陀羅花有洞徹覺悟的意思,當佛祖說法的時候,曼陀羅花便漫天而降,見到它的人身心都會無比愉悅。曼陀羅的花、葉、果實各部分都含有生物鹼,均可以做藥用,但是,當中起麻醉作用的幾種生物鹼(莨菪鹼、東莨菪鹼及少量阿托品)卻大多都存在於花中。這一類鹼可以阻斷人的副交感神經,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從而使人的肌肉變鬆弛,汗腺分泌汗液受到抑制--這正是“蒙汗藥”名字由來。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將曼陀羅花製作成麻醉藥的方法:“八月採此花,七月採火麻子花(即大麻),陰乾,等分為末,熱酒調服三錢,少頃昏昏如醉,割瘡灸火,先宜服此,則不覺苦也。”蒙汗藥的成分不僅僅是曼陀羅花,還有烏頭、押不蘆等。這些均是有劇毒的藥物,加劇了蒙汗藥的功效,食用過量會使人斃命。南宋周密著的《癸辛雜識》中說華佗之所以能夠剜腸滌胃為人治病,全依賴押不蘆的麻醉作用,只需將少許押不蘆磨成粉狀摻在酒裡喝了,便會全身麻痺而昏死。

歷史上最有名的麻醉藥還屬神醫華佗發明的“麻沸散”。《後漢書》載:“若疾髮結於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剖破腹背,抽割積聚。若在腸胃,則斷截渝扣洗,除去疾穢。既而縫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創愈,一月之間皆平復。”這很類似於我們今天醫學手術中的全身麻醉。

我們根據小說中對蒙汗藥的描述可以發現,蒙汗藥並不是無色無味的,將它摻在酒中能使酒變渾濁,一些武藝高強的老江湖(武松)就可以聞出它的味道。

但是,像小說中描寫的含水一噴即能使人甦醒的解藥,還只是個構思,迄今為止除了“莆田系”外還沒有發明出來。

如果說古代的“黑店”是一款遊戲,能勉強打通關的,只有“及時雨”宋江,可是及時雨只能滋潤宋江,眾生誰來普度?

趙小昭:現居於成都,大齡未婚問題美少女。專注於一切有趣無意義之事,做浮華時代清醒的看客。


往期目錄

教科書為何稱他“民族英雄”

埃及人在脩金字塔,中國人在做什麼?

日本人的起源是哪裡?

被邀請出席新中國開國慶典的幫會大佬

新疆是先有了漢族還是維族

死人是怎麼結婚的?——聊聊冥婚

抗日戰爭中,蔣介石是怎麼失去南京的呢

投稿請發[email protected](有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