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各為其主,他卻被仇敵任命為相,他與好友的友情千古流傳

這是一個流傳千年的歷史故事;這是一段好友感情至深的佳話。

它的主人公便是管仲與鮑叔牙。

公元前686年,齊襄公被弒,齊國陷入內亂,齊國君位空懸,管仲輔佐公子糾,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都忙不迭從逃亡的別國往齊國趕。結果兩支隊伍相遇之際,管仲舉箭射向公子小白,他以為已將其射死,卻不料箭中帶扣,小白裝死,騙過管仲。

管仲一行放慢回國腳步,給公子小白以可趁之機,搶先回齊國即位,是為齊桓公。

君位已定,齊桓公首先將昔日的親兄弟公子糾處死,並將仇人管仲押到跟前,準備開刀問斬。關鍵時刻,管仲的好友鮑叔牙出面求情,救下管仲,並極力向齊桓公推薦他。

各為其主,他卻被仇敵任命為相,他與好友的友情千古流傳

(管仲)

齊桓公一向尊重師傅鮑叔牙,聽到他的舉薦,便任管仲為相,而管仲也竭盡全力以報答桓公的知遇之恩。在以後相處的歲月中,齊桓公越發尊重與依賴管仲,尊其為“仲父”。

管仲著手對齊國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劃分和整頓行政區劃和機構;對商業特別是鹽商加以重稅,以補足稅收的差異,並實行了糧食“準平”的政策,進一步限制貧富的差距;“相地而衰徵”:把田地按土質好壞、產量多少分為若干等級,按等級高低,徵取數量不等的實物稅,從而增加了國家的賦稅收入等等。

歷經三十五年的勵精圖治,齊桓公三十五年(前651),齊桓公與各諸侯國在葵丘(今河南蘭考)會盟,周襄王因齊桓公帶頭支持自己繼位,便派宰孔賜給齊桓公祭廟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車馬,說明周襄王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會上齊桓公儼然代周天子號令諸侯,標誌著齊桓公霸業達致顛峰。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無論他們君臣感情有多深,終有離別的一天。公元前645年,年已七十八歲的管仲病危,在病榻前,齊桓公問管仲誰可以代替他擔任相國,桓公分別說了易牙、豎刁、開方與鮑叔牙,前三人皆是無良小人,管仲全部給予否定,而他居然也不同意自己數十年的好友鮑叔牙接班,理由是:鮑叔牙是君子,但他善惡過於分明,見人之一惡,終身不忘,這樣是不可以為相的。

各為其主,他卻被仇敵任命為相,他與好友的友情千古流傳

(鮑叔牙)

按照我們一般人是無法理解管仲這種做法的:畢竟當年沒有別人鮑叔牙舉薦,你管仲命都沒了,更別提擔任相國,位極人臣了!而更讓我們後人欽佩的是,當鮑叔牙聽到管仲拒絕他接班任相時,竟然坦然一笑,道:管仲舉薦別人而不舉薦我,說明他不存私心偏愛友人,這才是我鮑叔牙的朋友啊。

曾經,管仲與鮑叔牙年輕時,兩個人合夥一起經商賺錢,可是,管仲總是分給自己的多,分給鮑叔牙的少。鮑叔牙對此卻從不抱怨,當他聽到眾人在背後說管仲貪婪、不講朋友義氣時,他立即出面解釋:管仲並不是貪圖金錢的人,他之所以這樣做,只是因為他家境貧寒,尚有年邁的母親,全靠他一人供養。之後,管仲又做了很多工作,但都沒有成功,鮑叔牙卻從不認為管仲無能,而是安慰他說機會未到。管仲多次對人講:“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鮑叔牙。”

“管鮑之交”是為“知己之情”!而二百多年後,在楚國,也出現了一對名垂青史的好友:俞伯牙與鍾子期,他們可以說是“知音好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