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 寨卡病毒離我們有多遠?這次,似乎真的不遠了!

截至9月6日中午,新加坡境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總數增至275例。其中,有30名在新加坡的中國人感染此病。

無獨有偶,同樣在9月1日的一則報道中,寧波檢驗檢疫部門通報稱,近日寧波梅山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對來自美國紐約的入境集裝箱進行檢疫查驗過程中,在空箱中發現了白紋伊蚊,而這種蚊類是寨卡病毒病等蟲媒傳染病重要的傳播媒介。

看到這裡,很多不明真相的群眾可能鬆了一口氣:成功攔截了嘛!

NO!NO!NO!

早在今年的2月9號,我國就發現一例輸入性寨卡病毒,該患者發病前有委內瑞拉旅行史,為我國首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據媒體報道,今年以來,北京市共發現輸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3例,無本土病例。(不要問小編目前我國一共有多少例輸入性寨卡病毒病例,因為官方未發佈,寶寶不!知!道!

1.什麼是寨卡病毒?

說到寨卡病毒,就不得不提那隻1947年在烏干達熱帶雨林捕獲的一隻發燒的恆河猴,就是在這隻猴子的血清標本中分離出了寨卡病毒。

對於普通人而言,寨卡一的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包括髮熱、紅疹、頭痛、關節痛、肌肉痛以及非化膿性結膜炎等;對於孕期婦女而言,則會引發新生兒小頭症。寨卡病毒一般會在孕婦懷孕早期階段侵入機體,然後破壞腹中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致使孩子畸形。醫學家們對此也很驚訝,因為胎盤是嬰兒的天然保護層,可以防止病毒和細菌的入侵,但實驗顯示,寨卡病毒是可以穿過這一重要屏障,並在羊水中集中。可見寨卡病毒對孕婦的威脅要遠遠大於對普通患者。

寨卡病毒主要的傳播媒介是蚊蟲,埃及伊蚊及其他多種伊蚊屬蚊蟲均可以傳播。

2.主要在哪裡流行?

反正覺得病毒主要在南美,離我們還遠?這裡是WHO(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世界傳播圖,實際上,寨卡病毒已經完成環球旅行。

寨卡病毒離我們有多遠?這次,似乎真的不遠了!

3.寨卡如何傳播?

最常見的傳播方式,就是被受到感染的伊蚊叮咬之後染上寨卡病毒。而另外一個特殊的傳播方式,是性傳播。

寨卡病毒離我們有多遠?這次,似乎真的不遠了!

原來你是這樣的寨卡病毒……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一名工作人員於2008年在非洲塞內加爾感染寨卡病毒,痊癒後回國,但其妻子竟然感染了寨卡病毒。由於當地既沒有寨卡病毒也沒有傳播病毒的埃及伊蚊,因此妻子可能是通過性傳播而受到感染。這是第一次報道寨卡病毒可以通過性途徑而傳播。

據外媒報道,美國研究人員以老鼠進行實驗後表示,寨卡病毒可以住在眼睛內,眼淚傳播可能成為人類感染寨卡病毒的潛在途徑。

寨卡病毒離我們有多遠?這次,似乎真的不遠了!

寨卡病毒病的症狀可用普通止痛和退燒藥物治療,且要休息並大量飲水。如果症狀加重,病人應當求醫。目前尚沒有針對這一疾病的治癒辦法或者疫苗。

5.如何預防?

最佳保護方式就是防止蚊子叮咬。防止蚊子叮咬會保護人們免患寨卡病毒,也不會患上通過蚊媒傳播的其它疾病,比如登革熱、基孔肯雅熱和黃熱病。

要做到這一點可能就要使用驅蟲劑;穿戴可使盡可能多的身體部位得到覆蓋的衣服(最好是淺色衣服);採用紗網、門窗緊閉等物理屏障;以及在蚊帳內睡覺。另外較為重要的是將水桶、花盆或者汽車輪胎等可能蓄水(即使是少量水)的容器實施排空、保持清潔或者加以覆蓋,從而去除可使蚊蟲滋生的地方。

為了預防寨卡病毒感染,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

(1)儘量避免進入寨卡病毒感染流行地區,減少感染寨卡病毒感染的機會。

(2)前往疫區居住,應做好居住環境防蚊滅蚊措施,在蚊子活動密度較高的地方適當地使用化學藥劑進行殺滅。需要時,使用蚊香、蚊帳、高效低毒滅蚊藥等防蚊用品。

(3)在疫區期間,防止蚊蟲叮咬,當出現疑似寨卡病毒感染症狀時,應及時就醫。

(4)來自有病例報告國家的人員入境或回京後,如有發熱、頭痛、肌肉和關節痛及皮疹等症狀者,出入境時應當主動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口頭申報。入境後出現上述症狀者,應當立即就醫,並向醫生說明近期的旅行史,以便及時得到診斷和治療。

更多權威調查研究,可參考發佈於《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誌》(http://zhsyhlcbdxzz.yiigle.com/)的文章《全世界首次報道寨卡病毒可引起嬰兒小頭畸形》(任曉傑,李元元,王桂琴,梁國棟)。

小鏈接:

還記得當年孕前檢查中的一堆病毒檢查嗎?

在各類孕前檢查中,通常會有病毒檢查一項。這是因為,人類鉅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2型)、水痘-帶狀皰疹病毒、風疹病毒等均可以使嬰兒畸形。但以上病毒多為性途徑或呼吸系統傳播。而寨卡病毒是人類發現的第一個可以通過性途徑傳播的蟲媒病毒。國外有關部門建議,寨卡病毒流行區內計劃懷孕的男女,如果沒有出現寨卡病毒感染症狀,應等候至少8周再嘗試懷孕,如果雙方或其中一方出現症狀,則應等候6個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