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刘备得知关羽被杀,声泪俱下晕倒在地,为何闻听张飞死讯,只说了四个字?

尛萘


刘关张情同手足,桃园结义,誓同生死。后来大哥刘备打下西川,吞并汉中,晋级为一国之主,关羽和张飞作为大哥的左膀右臂,劳苦功高,关羽受封前将军,张飞受封右将军,二人皆假节钺。“假节钺”三个字什么意思呢?就是关羽和张飞可以代表刘备,在不请示不汇报的情况下行驶升赏杀伐的大权。正如费诗给关羽说的那样:汉中王与将军有兄弟之义,视同一体,将军即汉中王,汉中王即将军也。

刘备漂泊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打下属于自己的一块地盘,在曹操东征西讨肃清各路诸侯的间隙,终于逮住了一个翻身的机会。刘备坐在成都的大殿上,想到当年和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对他说的那句话: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恍若隔世,那些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日子,不堪回首。二弟关羽镇守荆州,三弟张飞镇守阆中,刘备此刻,应该可以关起门来睡个安稳觉了吧,他都快六十岁的人了。

可是刘备还是睡不安稳。因为襄樊之战,关羽兵败身死。关羽的死,太意外,太突然,刘备想不到,诸葛亮也想不到,没有人会想到,几个月前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的汉寿亭侯、前将军,会被东吴吕蒙轻易算计,丢失西蜀咽喉重镇荆州不说,而且败走麦城在逃亡的路上被籍籍无名之辈擒杀。关羽败亡的原因,我们已经在上一篇文章中分析过。关羽的死,打破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平衡。

关羽被东吴所擒,义不屈节,与子关平遇害,时建安二十四年冬十二月。消息传入成都,举国震动。刘备听罢关羽被杀,大叫一声,昏绝于地。关羽的死对刘备打击很大,刘备与诸葛亮,从隆中决策三分天下一直到进取西川站稳脚跟,他们从未考虑过这一意外状况——作为跳板的荆州丢了怎么办?以巴蜀为大本营,以荆州为基地,往东吞并东吴,向北征伐曹魏的战略部署,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成为无法付诸实践的一纸空谈。

对西蜀而言,无论是折损镇守一方的上将,还是丢失战略要地荆州,代价都大得难以承受。

入川之前,刘备和诸葛亮就已经准备走一步险棋,没有后手着。成败在此一搏,必须因此才会坚定不移地贯彻“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外交策略,只要东吴不对荆州下手,刘备就有入主中原,兴复汉室的机会。这盘棋,刘备和诸葛亮懂,曹操与孙权也懂,处于三国交界的荆襄之地,注定要爆发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关羽,就是西蜀的一道屏障。刘备和诸葛亮对关羽有信心,作为蜀国首屈一指的上将,关羽能守住荆州。

可惜,关羽让刘备和诸葛亮失望了。当初刘备被曹操追打得如同丧家之犬,抛妻弃子,丢盔弃甲,刘备投靠袁绍,关羽投降曹操,后来关羽打听到刘备的下落,挂印封金,断然拒绝曹操的笼络,千里万里再次追随刘备。关羽的忠义,赢得了刘备的绝对信任。刘备称王,关羽封侯,问题也许就出在“假节钺”这三个字上,因为情同手足,因为誓同生死,刘备赋予关羽太大的权力。

骄傲自恃,成了关羽致命的弱点。代表刘备的关羽犯了两个错误:其一不与东吴修好,破坏了战时联盟;其二战略判断失误,在未请示的情况下发动襄樊之战。这两个错误所导致的结果:其一,吴蜀联盟破裂;其二,荆州丢失;其三,关羽身死。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当刘备听到关羽被杀的消息时,大叫一声,昏倒在地。刘备一日哭绝三五次,三日水米未进,只是痛哭,泪湿衣襟,斑斑成血。这是演义中刘备得知关羽死讯后的描写,为了给关羽报仇雪恨,刘备兴兵伐吴。

张飞在阆中听闻关羽被东吴所害,旦夕号哭,血湿衣襟。咬牙切齿,怒火填胸。每天谴使入成都,劝谏刘备兴兵报仇。刘备都六十岁的人了,御驾亲征,调兵遣将,择日出师。张飞在阆中焦急地等待着,下令军中三日内置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因为心中焦躁烦闷,每日饮酒,鞭挞士卒,终于招致杀身之祸。账下两个败类,因为不能完成张飞的军令,惧怕责罚,竟然趁着张飞酒醉昏睡,杀死张飞,割了首级投奔东吴而去。

《三国志》记载,张飞被账下将校所杀,消息飞报刘备,刘备听闻张飞的死讯,说了四个字——“噫!飞死矣。”

关羽的死,出乎刘备的预料,张飞的死,刘备似乎早有预感。张飞雄壮威猛,仅次于关羽,曹操的谋士程昱等人都说关羽张飞是力敌万人的勇将,关羽善待士卒而轻视士大夫,张飞则敬爱君子不怜恤下人,刘备就曾经告诫过他:三弟性情焦躁,酒后暴怒,经常鞭打手下的人,又把他们留在身边,这是自取其祸,今后务必宽容待人,不可如往日。

刘备看人很准,对于张飞的死,他并没有太震惊。宁可得罪君子,不要得罪小人,张飞正是死于小人之手。相对于二哥关羽的悲壮,张飞的死很窝囊。当然在演义之中,张飞死后,刘备同样“放声大哭,昏绝于地”,将这笔账也算在东吴孙权的头上。

刘备之所以痛哭张飞,仅仅是出于兄弟君臣之情。刘备痛哭关羽,更多的则是“关羽死,荆州失”所导致隆中决策落空后的绝望。关羽死后,荆州已失,刘备为何不听诸葛亮和赵云的苦苦劝谏,一意孤行讨伐东吴?因为与东吴和解已无可能,荆州必须要重新夺回来!可惜上天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夷陵之战再次失败,刘备率领倾国之兵,依然没有挽回关羽所铸成的错误。

如果关羽不死,荆州不丢,三国的历史是否将会改写?隆中决策,三分天下,兴复汉室真的能够成为现实吗?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悬念,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君臣佳话,才会如此动人。桃园结义固然情深义重,然而刘备那句——孤有孔明,如鱼得水。更加高山流水一般令人倾心。

END.

温酒读三国,煮茶看水浒。我是博书君,欢迎关注!


博书


首先,史书上对于刘备在得知关羽被杀后的表现,并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后人只能凭空想象,所以罗老爷子在写《三国演义》时,为了突出刘备的悲痛欲绝,就自己加了这样一句话:“玄德听罢,大叫一声,昏绝于地。”至于张飞之死,《三国志》中有过明确记载,说的是刘备在听闻张飞被杀后不由叹道:噫!飞死矣!

关羽张飞作为刘备的结拜兄弟,并且跟随刘备南征北战不离不弃三十多年,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他们两人被杀,对于刘备而言都是悲痛不已,尤其是当时的刘备还处于大业未成之际。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刘备对于关张二人的逝去,内心的感受显然又是不一样的。

关羽被杀,刘备在悲痛失去兄弟的同时,内心更多的恐怕是对孙权夺取荆州的愤怒和不甘心。对于刘备这种乱世枭雄而言,兄弟之情固然重要,但江山权力恐怕还要重要。荆州的丢失,不仅让刘备失去了整个荆州的军事力量,更重要的是,刘备丧失了荆州的大片土地,从此被困在西南一隅,这对刘备来说,是非常心痛和不能忍受的。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相比于关羽的去世,荆州的丢失更让刘备痛心不已,所以他当时的心情更多的是对于孙权的愤怒和不甘,而更多时候脑海里想的是如何夺回荆州。很多人觉得刘备讨伐孙权是为了给关羽报仇,但真实原因,显然是因为孙权把刘备的大片领土给夺走了。这种仇,比关羽的死,更让刘备耿耿于怀。因为关羽已然是人死不能复生,但荆州还在啊,你孙权一个劲的想和谈,却只字不提归还荆州的事情,这不是把人当傻子糊弄么?刘备自然不肯罢休。

至于等到张飞被杀时,刘备的心情恐怕更多的是一种无言以说的悲凉,因为短短一年时间,跟随刘备三十多年的两个结义兄弟先后去世,刘备的内心肯定会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正所谓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所以刘备才会不由感叹:噫!飞死矣!潜台词就是: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我是赵帅锅


先来一段《三国志》的记载

《三国志》魏书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

黄初元年,以晔为侍中,赐爵关内侯。诏问群臣令料刘备当为关羽出报吴不。众议

咸云:“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

可以看出,在魏国,在刘备集团中,能够被魏国大臣们认可的将才只有关羽。

关羽当时掌握着什么?是荆州,荆州这个位置极为特殊,上可伐魏,下可挡吴。而且荆州是刘备成就大业,恢复汉室的基础,(参考隆中对)。而之所以将荆州交给关羽,是因为刘备很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大将中,只有两个人是能够独挡一面堪称帅才的,一个是魏延,一个是关羽。而魏延被刘备任命为汉中太守,同时与关羽相比,还是差了点。

前面说过,荆州这个位置极为特殊,如果把荆州独立出去,就会发现它是夹在魏蜀吴三国中间的,这么重要的一个位置,必须交给一个领兵作战能力极强的人来把守,所以,这个重担就交给了关羽,事实上关羽在没有外界干扰,自己不犯大错而当情况下确实能够守住荆州,甚至还可以开疆拓土,这一点从水淹七军,活捉于禁,攻拔樊城上可以看出来。

其实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关羽被杀,刘备为何晕倒在地了,一、关羽被杀,丢掉荆州,刘备的战略要地就不存在了,隆中对的愿景基本破灭;二、失去关羽,刘备又失去了一个能让魏国感到恐惧的,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三、失去荆州,意味着刘备失去了大量的人口与人才,西川虽然是天府之国,但是人少,人才也不多。

所以,以上三点,任意一点都足以刘备晕倒了,至于张飞,刘备必然会感到极为痛心,毕竟是结拜的三兄弟,但是张飞被杀时,关羽荆州都已经没了。对于刘备而言,表面三兄弟,实则为君臣,张飞没了,可以有李飞赵飞,而关羽和荆州,没有任何可以替代的,所以,相比较而言,张飞被杀,对于刘备而言只是雪上加霜罢了,能够让刘备晕倒的,只有关羽和荆州。


尚德未央


关于刘备预知张飞死讯时所说的话,《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基本差不多。

《三国志》:“噫!飞死矣!”

《三国演义》:“噫!三弟休矣!”

但是,《三国演义》里还有一句补充,“及至览表,果报张飞凶信。先主放声大哭,昏绝于地。”

回过头来再看关羽死时刘备的表现。《三国志》里不着一墨,后人只能凭空想象。《三国演义》里则写道:“玄德听罢,大叫一声,昏绝于地。”

对比起来看这个问题,其实是嫁接了正史和小说,提问者有误导之嫌。

《三国演义》突出刘关张的兄弟之情,走的是情感路线,描写得十分生动。但是在正史里,刘备对于关羽和张飞的感情,委实是有些微妙。

首先不容否认的是,他们曾经亲如兄弟。“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这也是《三国志》里记载。

但是,关羽在荆州被杀,刘备是不是真的很伤心,《三国志》便语焉不详了。从关羽在荆州的表现来看,刘备应该是不满意的。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关羽桀骜不驯,对刘备封他为前将军颇为不满,甚至以羞与黄忠为伍作为借口,有拒绝受封之意。如若不是费诗劝得有水平,他很可能搞得刘备下不了台。刘备对于这样一位不懂事而又手握重兵的“二弟”,恐怕不仅仅是食之无味,而且是弃之不惜了。

第二,刘备集团的既定战略是联孙抗曹,防守荆州。关羽却肆意破坏孙刘联盟,主动向曹操发起了进攻,结果兵败被杀,导致刘备集团失去了荆州这块根据地。后来关羽被追谥“壮缪”,这个盖棺定论褒中带贬,而且贬大于褒。

因此,对于关羽的死,从常理上分析,刘备是不会太伤心,甚至有可能是暗喜的,“昏绝于地”的可能性极小。然而,不久之后,刘备又以为关羽报仇为名,发起了东征,而且不顾群臣的全体反对,完全不计较利害得失,仿佛就是个情感疯子,这是为什么呢?

《三国志》轻描淡抹:“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同书注引《赵云别传》也仅仅是写:“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倒是《三国演义》里有一段,貌似道破了天机——

先主见孔明苦谏,心中稍回。忽报张飞到来,先主急召入。飞至演武厅拜伏于地,抱先主足而哭。先主亦哭。飞曰:“陛下今日为君,早忘了桃园之誓!二兄之仇,如何不报?”先主曰:“多官谏阻,未敢轻举。”飞曰:“他人岂知昔日之盟?若陛下不去,臣舍此躯与二兄报仇!若不能报时,臣宁死不见陛下也!”先主曰:“朕与卿同往:卿提本部兵自阆州而出,朕统精兵会于江州,共伐东吴,以雪此恨!”

你看看,刘备本来是想听群臣劝阻,借坡下驴的。可是张飞把这事又给挑起来了,而且一句桃园之誓,把刘备逼到了墙角。这是小说,当不得真。但是在现实中,张飞对于关羽的死,会不会有什么想法?或者说得更直接一点,张飞会不会怀疑关羽是刘备故意抛弃的一颗棋子?可能性很大。刘备讨伐东吴,与其说是不理智的行为,不如说是自证清白的举动。而且最主要的,是要证明给张飞看。可是不料,就在出兵前的一个月,张飞死了。

“噫!飞死矣!”

各位体会一下,有没有点如释重负又哭笑不得的感觉。


龙镇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似是“不能同年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日死”,只不过是在乱世中刘备起事之初,为达“匡扶汉室”之伟业赖以关张勇力拢其心也。随着领土的扩大和地位的提升,刘备与关张所谓“君”“臣”之间就远远重于“手足之情”了。
《三国志》


记载: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就是说关羽善待士兵,而“扛上”,张飞则反之。所以关羽在“上层”人员不好,张飞则很得领导的赏赐。刘备“三顾茅庐”视诸葛亮“如鱼得水”,而关羽却十分不服气,以至于到后来常常不听从诸葛亮计策,关羽率先得罪了诸葛亮。关羽的专横跋扈、心胸狭窄,也引起了刘备的不满。
关羽降曹时,唯对“汉寿亭侯”
情有独钟,虽是汉献帝赏赐,其实还是曹操,关羽在曹营常常撑起“汉寿亭候关云长”大旗。刘备和诸葛亮让关羽守华容道,表面用激将法,实则是试探关羽与曹操的关系,果不然关羽放了曹操。无论在什么年代,投降了敌对方,都是让人起疑的,关羽让刘备起了疑心。刘备封“五虎上将”,关羽居然直言:“汉中王封我何爵?”当听到自己被封五虎上将之首后,便把其余4位“罗列”一遍,关羽像是在评定一样,而对于黄忠,关羽怒道:“大丈夫岂能与老卒为伍?”显得对刘备极其不尊重。关羽与黄忠曾斗百余合,武艺不向上下,黄忠力斩夏侯渊,夏侯渊曾与关羽大战50余合,关羽十分嫉妒,可见关羽的心胸如此狭窄。费诗说:“将军即汉中王,汉中王即将军”,关羽才欣然接受,关羽把自己的地位看做和刘备一样。费诗回去后一定会和刘备说起这事,做为即将登基称帝的刘备应该怀疑关羽有“不臣”之心。


关羽镇守重镇荆州,诸葛亮留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
,如“分兵拒之,荆州危矣!”而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后,威震天下,关羽更加骄横。孙权派诸葛亮哥哥诸葛瑾上门提亲,关羽竟然说道:“吾虎女岂肯嫁犬子乎”,显示对孙权极其的藐视和污辱,孙权怀恨下夺荆州之决心。孙权上书关羽大赞其威武,关羽更是飘飘然了,便把守荆州兵力悉数调去攻打襄樊,孙权便谴吕蒙星夜夺取了荆州。糜芳、傅士仁不战而降,就是关羽狂妄的屡屡要治其罪。糜芳和傅士仁一开始就跟刘备东征西战,从没有背叛之心,可见关羽骄横到何种地步!

襄樊之战打了半年多,成都不发一兵一卒,直至荆州失守,关羽败走麦城,父子“归神”。不言而喻,诸葛亮和刘备到底是安得什么心?

刘备痛哭关羽,实则哭荆州,再深远一点讲,刘备借复仇之机攻占东吴。如果不借关羽之死进攻东吴,那么就违备了诸葛亮的《隆中对》和“联吴抗魏”的战略构想,即使这样,诸葛亮仍然没有参与刘备攻吴。当刘备大军进入东吴领地时,孙权将杀害关羽的潘璋部将马忠交与刘备,刘备仍然不肯罢休,非要荡平东吴不可,也足见刘备的用意。

刘备听到张飞被害,只说了4个字:“噫!飞死矣”,也可以看出张飞在刘备心目的地位。虽然张飞在上层很有人员,但毕竟是“臣子”,已经老了,况且攻打东吴的借口已经找到。刘禅后来娶了张飞二女,没有娶关羽之女,更说明关羽当时己经让“刘备集团”讨厌,以至于对待关羽的家人连法正的家人都跟不上。


适情雅趣


事实并非如此,《三国演义》明确记载,刘备得知关羽和张飞死讯时,都是一样悲痛,“放声大哭,昏绝于地”,只是描述张飞死讯时刘备表现比较简略而已。

我们首先看看关羽死时,刘备的表现:

“玄德听罢,大叫一声,昏绝于地……玄德见了,大叫一声,又哭绝于地。众官救醒。一日哭绝三五次,三日水浆不进,只是痛哭;泪湿衣襟,斑斑成血。”……众官又再三劝谏,玄德方才 进膳,传旨川中大小将士,尽皆挂孝。汉中王亲出南门招魂祭奠,号哭终日。

由此可见,刘备得知关羽死讯时,确实哀痛非常,痛哭流涕,以致于哭昏过去好几次,三天不进食不喝水,足见刘备对关羽的感情是很真挚的。

再看看张飞死时,刘备的表现:

忽侍臣奏曰:“阆中张车骑部将吴班,差人赍表至。”先主顿足曰: “噫!三弟休矣!”及至览表,果报张飞凶信。先主放声大哭,昏绝于地。众官救醒……先主哀痛至 甚,饮食不进。

刘备听闻张飞死讯,只说了一句“噫!三弟休矣!”看似一点都不悲痛,但后面还有一句“先主放声大哭,昏绝于地”,刘备又哭昏了,而且也是饮食不进。

事实上,相对关羽之死,刘备对张飞之死是有预感的。张飞临行前,刘备曾叮嘱他:

“朕素知卿酒后暴怒,鞭挞健儿,而复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今后务宜宽容,不可如前。”

此后刘备又曾夜观天文,见西北一星,其大如斗,忽然坠地,刘备连夜派人咨询诸葛亮,诸葛亮回话说:“合损一上将。三日之内,必有惊报。”

蜀国的上将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人,带兵在外准备征战的只有张飞,结合对张飞脾气性格和了解,以及临行前的叮嘱,还有诸葛亮的解释,想必刘备心里已经有数,所以刘备在得知张飞部下送来紧急奏报时,便已知道必是张飞遭遇不幸,等打开奏表,果然不出意料。

一般来说,人们对已有心理准备的悲痛消息,反映比毫无准备的突如其来会淡定一些,而且在面临多个噩耗时,后面噩耗的打击力度要弱于前面一个。

关羽之死让刘备悲痛欲绝,身体精神接近崩溃,等他再得知张飞死讯时,尽管是悲上加痛,但已经到达悲痛的极点,甚至是麻木,自然无法有更悲痛的表现。

另外,由于关羽和张飞之死时间上十分接近,作者在关羽之死时已详细描述刘备的悲痛表现,再到张飞之死时,没必要再度重复描写,这也是文学创作的需要。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这个桥段是《三国演义》的,真正历史上可能不会有这么详细的描写。那蜉蝣君就从演义的角度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首先,关羽被杀,损失的不仅是关羽这员猛将,关键还损失了荆州。如果说关羽死,刘备作为枭雄可以接受的话,那失去荆州,刘备不可能能够在短期内接受的。当时的刘备集团,可以说正值巅峰,占有荆州、益州和汉中,兵力强盛,而且刘备在汉中还历史性的挫败了曹操,可以说是风光无限的,政治局势也是一片大好。就在这个节骨眼,关羽败走麦城的消息,直接粉碎了刘备进取洛阳,夺取西安的战略计划,刘备的心当时真的是在滴血。颠沛流离一辈子的刘备,在老年有希望中兴汉室的最后时刻,关羽没了,荆州没了,只能割据益州了,刘备声泪俱下也是很正常的。另外关羽和刘备兄弟情深,刘备更是哭的厉害,以至于晕倒在地。



第二,关羽和张飞死的时间不同,导致刘备表现不一样。关羽死亡的时候,刘备只是汉中王,声泪俱下,晕倒在地是可以的,但是张飞死亡的时候,刘备已经称帝了,心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张飞的死亡,刘备虽然折损左膀右臂,但是作为帝王,情绪应该可以控制的,而且张飞对于刘备的作用,其实没有关羽那么举足轻重。


第三,张飞的死亡,刘备一定程度是有思想准备的。之前,刘备就多次提醒张飞不能虐待士兵,以免发生意外,在徐州的时候其实已经发生了一次了。至于关羽死亡,刘备完全是意料之外的。在刘备眼中,关羽纵横寰宇,天下名将,曹操都闻之胆寒,不可能被东吴鼠辈所威胁到的。结果,这出乎刘备意料,关羽败走麦城,丢失荆州,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可知对刘备的打击有多大了。

综合来说,还是关羽比张飞更为重要吧。


蜉蝣在尘埃


这个题目有杀人诛心之嫌。无非是想说刘备与关羽亲厚,与张飞关系疏远。

其实不然。

关羽被害以后,刘备是什么样的表现,史书并没有明确记载。

三国志《先主传》《关张马黄赵传》,都没有记载关羽被害之后刘备的反应。

《先主传》中,只是叙述了一句:“时关羽攻曹公将曹仁,禽于禁于樊。俄而孙权袭杀羽,取荆州。”

只有一句话间接写到刘备的反应:“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就是说,刚开始的时候,刘备愤恨孙权袭击关羽。可见刘备对关羽被害是极为恼怒的。

至于刘备有没有声泪俱下、有没有晕倒在地,史料中没有记载。我们只能合理推测。

关羽被孙权袭击杀害这件事,对刘备的刺激一定非常大,因为刘备刚刚夺取汉中、关羽威震华夏,眼看着蒸蒸日上,突然被孙权袭击荆州、关羽兵败身死,转瞬间从大喜到大悲,正是应了那句话,人生大起大落太快,实在是太刺激了。

在这种极端的刺激下,刘备极有可能情绪失控。

反过头来,在看张飞去世时刘备的表现。

史料有明确记载。

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

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飞犹不悛。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之,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飞营都督表报先主,先主闻飞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飞死矣。"

刘备说了四个字:“噫!飞死矣。”

字虽少,却有无限悲痛在其中!越是无言,越是伤悲。

噫,是一个常用的文言叹词,表示感慨、悲痛、叹息。

《玉篇》讲,噫,痛伤之声也。《广韵》讲,噫,恨声。《集韵》噫,亦叹声。

飞死矣。

飞,是对张飞的亲切称呼。需要注意的是刘备此时已经是皇帝。震惊之中,随口叫一句“飞”,可见张飞在刘备心中的地位。

死矣,矣是文言助词。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了。但是“死矣”不能简单的翻译成“死了”。这个死矣,有痛惜、有无奈。无法言说,大家自行体会。

由此可知,刘备对张飞的死,非常惊讶、非常痛心、又非常无奈。


上将嗳福斯


首先,我先说下结论,题主说的应该是《三国演义》的情节,但是其实在三国演义里,并不存在题主说的这种情况!

我们来看刘备得知关羽后的具体表现,当刘备听到关羽与关平父子被吴将所抓获后,誓死不降,最终被斩,刘备听了之后,大叫一声,然后就晕倒了。

等过了半天,刘备才醒过来,诸葛亮劝解说:主公不要过分伤心呀,生死有命,而关羽平时性格就比较刚猛骄傲,才有今天的祸事,而你要保重好身体呀,慢慢考虑如何报此仇呀。

刘备说:我和关羽张飞在桃园结义的时候,就说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如今关羽死了,那我岂能独享富贵呀?

没多久,就见到关兴哭着过来了,刘备见了,又哭晕在地,大家再次把刘备救醒,刘备一天哭了三五次,三天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去,只是一直在哭,衣襟都湿了。诸葛亮和群臣们一起劝解刘备。

刘备说:我和东吴,誓不两立。刘备就决定伐吴,而诸葛亮建议此时不是伐吴的好时机,但是刘备还是坚持要伐吴。而赵云也出来劝阻,他认为伐魏是公,兄弟之仇是私,希望刘备以天下为重。

刘备说:如果他不能为关羽报仇,虽然拥有天下,又有什么意思?于是刘备下令起兵伐吴,而且让人前往阆中通知张飞,一起伐吴。

张飞下令军中三日内要办白旗白甲,挂孝伐吴,而张飞的部将范疆与张达说:白旗白甲,一时难找不着,希望多宽限几天。张飞十分生气,就把两人绑到树上,打子五十鞭子。

张飞还说:如果不能准时办妥,我就会杀掉你们两个人示众!范疆和张达觉得这个事情肯定办不好,又气愤张飞的行为,两个人就趁着张飞喝醉然后把张飞的首级砍下,然后连夜投奔东吴去了。

张飞的部将吴班到成都,刘备顿足说:“噫!三弟休矣”等到吴班到跟前,将张飞的事情一汇报,果然是张飞的凶信。刘备又是放声大哭,昏绝于地,然后张苞也来了,刘备又大哭了一场,也仍然进不去东西。

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题主说的,刘备听到关羽死的时候大哭一场,而在听到张飞死的时候,只说了四个字,刘备在面对两个人的死讯的时候是一样的。



历史简单说


那么,小编来为大家分析刘备听到关羽死亡消息的声沮俱下,晕倒在地的原因。从医学角度来说: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经历了大喜大悲,他的心脏会承受不了,因供血不足而晕倒。刘备占了汉中,心情愉悦。没多久,又听到二弟关羽七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占樊城,当然是心花怒放,狂喜不已。但是没几天。(三国志说是俄尔,很快)又突然听到关羽兵败被杀,十分伤心,因为关羽是他的兄弟。刘备曾说过:“妻子是衣服,兄弟是手足”。而且他对关羽的死没有心理准备。从大喜到大悲,焉能不晕倒。


同时,更让刘备意外的是关羽的死。兵败不可怕,胜败兵家常事。荆州失了也不可怕。俗话说:“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人才才最珍贵。”三国时期,是曹操、刘备、孙权到处招揽人才的时期,都知道人才的珍贵。曹操的“唯才是举”和刘备的三顾茅庐,都是在抢人才。何况刘备心知肚明,自己身边的人才就不多,失了关羽。就失去一个左膀右臂。

刘备声泪俱下,他边哭边说:“二弟啊,你怎这么不小心。想当年三英战吕布不败,斩颜良文丑神武,过五关斩六将是何等威风,就算打败仗,以你之英明神武,应能突围,全身而退啊!”为什么刘备说关羽能全身而退呢?根关羽的性格有关。关羽是关心尊重普通士兵和老百姓的,倒有些看不起当官的。张飞相反,对士兵不多,对当官的敬重。这点,关羽比张飞强。

张飞要替关羽报仇,刘备就警告他不要动不动鞭打士兵,否则,哪一天你要吃亏的。所以,当张飞的手下吴班送急信来时,刘备说了声噫,噫就是感叹中带有惊讶,心里猜想:又没有大战事,这时送信来估计是三弟张飞遇害。


至于后面哭过一次,也晕倒过。但不多。一是已经确定好了东征东吴的黄道吉日,不能因为自己的心情影响三军士气。二是张飞的死没出刘备意料之中。古人喜欢相面。一般人都懂,张飞面相凶,性格暴躁,自然刘备知道他不长寿,倒是关羽关云长,面如重枣,长须飘飘,倒是象有福之人,怎意外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