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这批果篮来得真是时候!——咸宁市政府扶贫办这一举动暖心又救急

本报讯 (通讯员 开兴) “这下可好了,困在地头的草莓明早就可以进入市民餐桌了,真该好好感谢市扶贫办的领导,解了我心头疙瘩!” 3月5日晚11点50分,高新区横沟桥镇杨畈村草莓基地负责人陈国庆对前来运送篮子的扶贫干部张喆激动地说道。

这是由市政府扶贫办专程为全市草莓基地组织回来的59800个草莓篮子。当晚从湖南临湘运回咸宁后,连夜送往各县市区共29家草莓种植户手中,及时解决了我市新鲜草莓无篮可装的困境。

当下正是草莓采摘旺季,受疫情影响,我市大棚草莓出现滞销,农户们不等不靠,在当地政府和扶贫工作队的指导下,转变传统的销售模式,通过线上团购、线下集中配送的方式,解决了草莓的销售问题。销量不愁了,但是草莓无篮可装的尴尬让莓农们不知如何是好。

“年后我们订单用的篮子都是之前的存货,现在存货都用完了,我们订的篮子因为疫情迟迟不能发货。” 通山县果匠小镇草莓基地负责人黄树民说。

一边是每天接踵而来的订单,一边是草莓无篮可装眼看就要烂在地里。无奈之下,3月1日,黄树民向曾在通山县新桥冯村驻村的干部——市政府扶贫办副主任李强海寻求帮助。

和黄树民一样焦虑的农户并不在少数,高新区杨畈村陈国庆正为3000个草莓篮子而发愁。“往年我们这个时候的销量根本就不用愁,今年刚开始愁销量,现在销量解决了,篮子又不够。”

李强海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与各县市区草莓种植户联系。“我就打电话问了几家种植草莓的农户,都没有草莓篮,并且是紧缺草莓篮。”通过各县市区的摸底调查,目前全市有近30家草莓种植合作社急需草莓篮子。

3月2日,在市政府扶贫办的积极协调下,争取到浙江台州一批爱心企业为我市紧急调配草莓篮59800个。因疫情期间,这批货不能直接发往咸宁,只能发到临近的湖南省临湘市。3月5日下午,市政府扶贫办安排车辆专程将这批篮子从湖南省临湘市金鸡收费站装车,晚上11点多钟到达咸宁市区。经过连夜分装、转运,6日凌晨3点多,59800个草莓篮子已全部分发到了各县市区的29家草莓专业合作社。

通山县果匠小镇草莓基地负责人黄树民欣喜地说:公司此次订购的是3000个3斤的篮子和3000个5斤的篮子,分别是7毛钱和1块钱一个,比公司平时网上订购的还要少1毛钱。万万没想到扶贫办这么快就帮忙解决了草莓没有篮子装的燃眉之急。

市政府扶贫办副主任李强海说:“全市应该差8万个草莓篮子,崇阳现在还有18600个草莓篮子没有着落,我们正在想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