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有些農村拆遷戶越來越窮了?

鄉野田埂


為什麼有些農村拆遷戶越來越窮了?

農村拆遷不是取款機,不是你有房子拆遷就有錢花,就衣食無憂了!有的地方拆遷寸土寸金,補償款,一輩子花不完,但那是少數,或者就是另類。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拆遷是換房,拿錢多少還不一定!

說說一個真實的事情吧!2010結婚,盼望家裡拆遷分房,一直拖到2016年開始拆遷,房子買了,老家也拆遷了,分房了,145平方,但是房子設計有80平方、100平方、120平方,隨便選擇。可以多要,也可以不要拿錢走人。想想這幾年房價漲得讓人害怕所以選擇要房,多餘的平方還可以賣出,但價格很低極不划算,只能狠狠心再多拿十來萬要了兩套小的房子,算來算去,家裡拆遷了,不但沒有分到拆遷款,而且還要補交十來萬,加上房子裝修,真的越來越窮了!

這是許多農村人拆遷的真是寫照,要房拿錢。也有一部分人,分房也分錢。手裡有點拆遷款,內心膨脹了,按耐不住寂寞了,吃喝玩樂,時間久了人也頹廢了,不工作吃老本,只能會落個越吃越窮的地步!

所以,拆遷也不一定就是好事,也不一定就能發財成百萬富翁,許多人靠著補償的拆遷款,坐享其成那是不可以得,這樣做只能會越吃越窮!


路慢慢


我是蘇北的,今年剛拆的。

老房子算4800一平,拿安置房5200一平,兩年後拿房,電動車車庫另外掏錢,車位也是另掏錢,老房子算平方時,一部分是按3500算的,(廂房、廚房、三樓)換同等面積的房子,必須倒貼錢,還得裝修,好多傢俱還得重新買。

自己本來裝修的好好的家,乾淨清爽,陽光又好,被拆成一堆瓦礫,勞心勞神勞力搬家,租房,生活很不方便,折騰一通,大房子換兩套小房子,倒貼幾十萬。

拆遷暴富的聽說過,但是沒經歷過,只知道拆窮了


懶散的魚941


題主說的比較嚴謹,的確有些拆遷戶越來越無窮了!

俺是鄉下人是個農村人,高中在我們縣上的,09年的時候高二、我們的那個高二和高一高三不在一個小區,在一個城郊結合部、當時是自己找房子住,然後就住在一個城郊農民家,那時候大家都在地裡種東西,主要是種植葡萄,在家裡蓋小房子,就是多要些補助款,因為大家都這麼做、所以也沒必要說農民就愛多佔便宜,現在好像是有關部門提前給你拍照,多餘蓋的房子不給補貼!

他們家的情況特殊,一棟樓房,兩畝地都被徵收了,賠了4套房子,每畝地每年給2000款錢,那個地他們是不願意的,因為他們在家種菜,一季度就能賺幾千塊,現在兩畝地一年只有4000,但是一下子多了4套房子,又賠了幾十萬的現金,他們家一個兒子!

一套房子也值50萬左右呢,而且不是回遷房,直接是小區給的分的,這家兒子一年不到就把兩套房子都賭輸了!我住在他們家,跟他們關係很好,線下都過去小10年了孩子還在聯繫!從一個農民突然有了那麼多錢,真的就容易賭博,城裡賭博很流行,玩得也很大,果不然汙染現金賭輸了就開始賣房子!

拆遷戶就是這樣變窮的、只要好好幹、拆遷戶這一輩子很舒服,不過我們村一輩子也拆遷戶了、離縣城太遠,根本沒幾句,實際上只有城郊會有這個待遇,要麼就是哪個人開心了在地圖上畫個圈,世界變成開發區,也是可以的!

總結:以上


俺是鄉下人


最近20年,隨著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與城市擴張,農村確實出現了不少拆遷戶。一般拆遷,除了能分得響應面積的安置房外,還能得到一筆數量不菲的拆遷補償款,按說拆遷後房也有、錢也有,日子應該過得想當滋潤,但我們觀察發現,部分拆遷戶的日子卻越過越窮,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1.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如公路、鐵路、火車站等用地的拆遷,除安置房價值較低外,佔用耕地的補償款亦很少,每畝只有區區8000~3萬元。拆遷後的農民,一般轉為居民,就近安置,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有的離都市較遠,安置房租不出去,又缺乏其它謀生本領,坐吃山空,倘遭遇重大變故,很可能一夜返貧。

2.城市周邊的農民,過去多為菜農,種菜賣菜,工作異常辛苦、忙碌。一旦拆遷,得到數目可觀的補償款,一些人一下子鬆了氣,滋生貪圖享樂、相互攀比心理,購豪車、住洋房、不工作,豈不知“死水怕瓢舀”,總有“見底”的一天,況且貨幣貶值的速度非常之快。

3.城中村的農民,耕地本身很少,過去主要靠出租房屋過日子,天天有收入,日子過得相當滋潤。拆遷後,出租屋成了有限產權,稅費增加,收入不增反減,雖分得大筆補償款,但為一次性補償,花一個就會少一個;個別不肖子弟遊手好閒、無所事事,更有甚者,竟染上了賭博、吸毒惡習,燒錢成了無底洞,導致江河日下,天長日久返貧。


北大屠夫陸步軒


貧窮是因為懶惰,懶惰必定貧窮!

大部分農村拆遷戶在獲得補償金後,不務正業,好吃懶做,有點整天在家賭博,有的跑去城市裡花天酒地.....過了不久那些補償金就花完了,所以,越過越貧窮。

我認識的一個人,他家被整村開發後,人家給他們家補償了兩間鋪面和兩套公寓房,再加兩百多萬的補貼,可他們一家人拿到那些錢後,一家人都沒出外工作和做生意,女的在家裡賭博,男的到外面花天酒地,不出三年就花完了那兩百多萬的補償金,最後,還便宜賣掉了一套房,目前,全家雖然還有吃有喝,但按照他們一家的花銷,不出多久又坐吃山空。

我有個表叔,在2007年海南建高鐵時被徵地後,賠償了一百多萬,他拿著那些錢不懂幹嘛,恰好當時有人低價10萬一間出售安置區的土地,他一下子買了七個鋪面的土地下來,然後向親戚朋友借錢建了三間六層樓,現在那裡的土地已經增值到120萬一間鋪面土地了,而且表叔這些年出租房屋,也賺回了蓋樓的錢。

說實話,如果那些拆遷戶不是懶惰和亂花錢,把錢用在投資上,再努力奮鬥,他們不會貧窮的,所以,我現在只能說“貧窮是因為懶惰,懶惰必定貧窮!”


話說大海南


問:為什麼有些農村拆遷戶越來越窮了?

文丨一點三農

拆二代只可能出現在前沿城市,農村想通過拆遷暴富幾乎是不可能的。相反,大部分農村拆遷戶幾年下來,日子反而過得越發艱難了,什麼原因呢?

我有一個遠房表叔,前兩年剛好遇上拆遷。這兩年他們一家子真的可以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來形容!

拆遷補償款低

咱農村可不像城裡,城裡人天天盼著拆遷,農村人一聽拆遷可是滿臉愁容。

表叔家在村裡原本住著帶院子的老宅子,佔地面積將近200平。一家人過得舒舒坦途,表叔兒子兩夫妻在城裡打工,表叔表嬸老兩口帶著孫子在家種點地,日子過得挺富足。

結果遇上拆遷了,不但房子沒了,連帶著耕地也被開發了不少。可拆遷款下來,20萬不到!

縣城房價太高

表叔家也沒轍,房子沒了只能去縣城買商品樓了。一問價格,地段偏些的都要每平5000多。一家人看房看了幾十處,折騰了一個多星期,終於買下了,面積只有100多一點。結果算下來,首付需要20好幾萬,拆遷款連首付都不夠。兒子兒媳添了點錢,付了首付,辦了貸款,月供將近3000。

好吧,房子買下來了,接著就需要裝修了。一家人通了氣,一致同意簡單裝一下就好了。可是現在物料費,人工費都貴,十幾萬隨便就花完了。這下,不但把家裡老兩口和小兩口的積蓄全花完了,還向親戚借了不少。

農民朋友除了種地也不會啥技術,年齡大了更沒人要

一切都處理妥當後,小兩口風塵僕僕的外出打工了。這下表叔老兩口徹底失業了,在縣城沒地可種,想去工廠找個事做人家還嫌棄年齡太大了(表叔五十多歲了)。

沒辦法,表叔只能在縣城找些臨時活幹幹。在村裡人眼裡表叔家靠著拆遷在城裡買上了房子。可是其間的酸甜苦辣只有當事人最能體會!

一點菌語:農村人拆遷越來越窮,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批評指正和補充。碼字不易,別忘了點贊哦~

END


一點三農


被拆遷的那些農戶要麼位於城中村,要麼在近郊。拆遷後的農戶要地沒地,要糧沒糧,一切日常開銷都離不開錢,除了沒有固定工作,沒有養老金外,跟市民沒有什麼區別。有人說拆遷的農民都是些暴發戶,一輩子錢也花不完。其實,這些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很多拆遷後的農民,日子會越過越窮,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賠償標準太低。比如說我們這裡前幾年搞拆遷,農戶的房子是按每平米540元賠償的,大多數農戶賠償款都在20萬到30萬元之間。除用去購買平價商品房外,所剩的賠償款多則十幾萬,少則七八萬。隨著這些年物價的飛漲,這點錢真的經不起折騰,農民自然而然會越過越窮。

二:農民不會理財。雖說這兩年拆遷賠償標準提高了不少,拆遷戶也從中得到了很多實惠。但是,很多農戶受到高額利息的誘惑,把剩下賠償款一股腦存入擔保公司,隨著擔保公司的紛紛倒閉,很多農戶都落的血本無歸。而那些把錢存入銀行的農戶,雖說落個心裡踏實,但銀行那點利息 遠跟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賠償款放在銀行只會越來越貶值。拆遷戶的日子只會一天不如一天。

三:有些農民過於奢侈。很多拆遷戶拿到錢後,不是想著如何精打細算過日子,而是開始大肆揮霍,買車啊、旅遊啊、豪華裝修啊等等,過起揮金如土的富豪生活,更有甚者,參與豪賭。等到錢折騰的差不多的時候,一切都晚了。加之大多數農民沒有文化,缺少技術,很容易坐吃山空。

所以,拆遷戶一定要把手中的錢花到刀刃上,不可肆意揮霍,要不然很容易淪落為住著樓房的貧困戶。


洛水清風


現在人只要一提到拆遷,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有錢了。事實也證明,在很多地方,一次拆遷,就能造就一大批土豪,比如這位。拆遷一次,夠他努力幾百年……


然而,在中國的很多農村,拆遷並不意味著就有錢了,甚至很多地方一遇到拆遷,反而會把一個本來衣食無憂的家庭給拆的只剩一套房……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很多農村的拆遷補償非常低,每平方的單價非常低,而很多地方給的回遷房,都會按當地房市的市價,讓農民補齊一定的差價才能拿房。很少有按原有農戶住房的面積來分房。或者按人口來分房,這就造成了農民雖然拆遷了,有了補償的一筆錢,但是想要拿到拆遷分房,還需要自己在掏一筆不菲的錢出來。

其次,拆遷後,土地被回收,農村的土地回收補償非常低,低到有很多地方的土地回收補償都不到原有土地一年產出的一半。有些地方因為人均土地少,農民的所有土地回收補償會非常低,這麼點錢,對於失去土地的農民來說,夠哪裡用的呢?

最後,拆遷後,從農村戶口變成城鎮戶口,柴米油鹽醬醋茶哪樣不需要買?還有四親八鄰的隨禮往來,更是不小的開支,這些支出從哪裡來?如果單單靠那麼一點點拆遷款,一年就會變窮光蛋!
這些都是中國很多地方農村越拆遷越窮的原因,還記得在很久之前,農村就有集體農莊的說法,再到前幾年的農村城鎮化建設,以及現在的建設新農村。這些政策確實給農村帶來非常大的變化,但是,這些政策卻很難在農村真正推廣,拆遷補償低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清風明月柳一村


農村拆遷戶為什麼越拆越窮?我見過的多數是這樣子的。

我們巴馬是世界著名長壽之鄉,旅遊聖地,景區很多,有百魔洞,水晶宮,賜福湖等。景區那些被拆遷徵地的農民,補償款最少的每戶有二三十萬,多的每戶有一百萬多萬。手裡有錢了,土地徵收了,沒有事做了,閒下來就聚會賭博,通宵通宵的賭,贏錢的高興了就到縣城胡吃海喝,輸錢的不高興了也到到縣城胡吃海喝,折騰一兩年,手裡哪點補償款就敗光了,越來越窮,人也越來越懶,不找事做也懶得出去打工。

還有一部分拆遷戶也想到為將來好好打算,拿到補償款就想投資點什麼,但是沒有經驗沒有門路,盲目投資,多數都血本無歸了。當然也有一部分做得好,錢越賺越多,這是極少數啦。




執著的麗麗


隨著社會現代化進程的的進展,很多被規劃到城市化建設的農村面臨著拆遷和安置,這部分農民也會得到一筆“補償款”,然後搬到新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那麼為什麼有的農村拆遷戶越來越窮了呢?


一、"補償太少,還要倒貼"

有的農村的拆遷戶得到的“補償款”實在太低,而安置房的房價高於農民的“補償款”,這樣一來有的農民為了住上新的安置房,甚至還要倒貼很多錢進去,所以拆遷以後反而變窮了。

二、"拆遷以後面臨失業"

很多農民半輩子和土地打交道,在拆遷以後沒了土地,他們也就相當於沒了收入,而有的農民文化不高,也沒什麼手藝,找工作也較為困難,長此以往得不到解決,農民也就變窮了。



三、"心態變化,坐吃山空"

還有一部分農民在拆遷以後獲得了一大筆"補償款",“一夜暴富”讓他們的心態發生了改變,變成“土豪”以後花錢開始大手大腳,並且對未來的生活沒有規劃,就這樣“坐吃山空”,最後越來越窮了。


以上幾點就是對一些農村拆遷戶變得越來越窮的原因分析,拆遷到底對農民是好是壞我們無法判斷,但在拆遷以後的生活定是一個新的開始,需要好好的規劃和經營才會過得更好!

歡迎關注頭條號:灣塘谷,專家為你解答更多三農的相關內容。歡迎進入灣塘谷頭條店鋪選取特色農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