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湖南資興:太多人只知它的美景,卻不知它與太平天國的小祕密!

湖南資興:太多人只知它的美景,卻不知它與太平天國的小秘密!

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提出《禁止誣衊太平天囯案》,不久正式規定:“嗣後如有記述太平史實者,禁止沿用‘粵賊’諸稱,而代以太平軍或相應之名稱”,從此將“太平天囯”、“太平軍”等稱謂寫入正史。

湖南資興:太多人只知它的美景,卻不知它與太平天國的小秘密!

(太平天國運動圖示)

然而,即使太平天國被列入了正史,大多數人亦對其不甚知曉。太平天國雖有迷信愚昧之嫌,卻是中國歷史乃至世界史上規模空前的一次農民起義,明確帶有反帝國主義侵略的舊資產階級性質的運動。這在當時,是獨一無二且有一定遠見的舉措。

湖南資興:太多人只知它的美景,卻不知它與太平天國的小秘密!

(金田起義形勢圖)

大多數人只知道洪秀全是太平天國的領袖,卻容易忽略掉一位亦十分重要的人物,有愍王、天德王之稱的洪大全。(洪大全之事學術界仍有爭議,本文只取其中一種說法)

湖南資興:太多人只知它的美景,卻不知它與太平天國的小秘密!

(資興)

而洪大全的出身,則引出了一座與太平天國運動結下“不解之緣”的縣城——資興。

1

資興:

有太平天國英王之後,

竟還有其創始人?

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之後,曾孫陳久年娶資興姑娘曹瑞月一事,曾在資興流傳一時。而出現與洪秀全一道創立太平天國的創始人,更是引起各方熱議。

湖南資興:太多人只知它的美景,卻不知它與太平天國的小秘密!

(英王之妻蔣桂娘像)

洪大全(1823-1852),清末天地會首領,原名焦亮,湖南興寧(今資興)人。早年以屢試未人學,憤而為僧,隱居讀兵書。不久還俗,再試亦未中,後交結各方人士,參加天地會。

咸豐元年(1851年)與洪秀全聯絡,隨太平軍至永安(今蒙山),次年在蒙山突圍時被俘。清欽差大臣塞尚阿將他解送北京殺害。

湖南資興:太多人只知它的美景,卻不知它與太平天國的小秘密!

洪秀全一度為了籠絡軍心民心,也懷念焦亮的赤誠,感到有負於他,於是在鐫刻“天堂路通碑”時,特意追封焦亮為“愍王”,將“愍王洪大全”列入。

洪大全被抓後,在《上咸豐皇帝表文》中稱,自己與洪秀全以兄弟相稱,共稱“萬歲”,頗受倚重,自號天德王。文中雖有誇大與不相稱之嫌,但仍有可取之處。

湖南資興:太多人只知它的美景,卻不知它與太平天國的小秘密!

(咸豐帝畫像)

換言之,雖史料上未有明確記載,但出身於資興的洪大全,既是天地會首領,且可能為大平天國的創始人之一。

為何偏居湘南的資興會出現此等敢為人先之人?這不得不提潛藏在資興裡的優質文化。

2

資興:

三省交匯,物產之豐

商貿文化帶來的開闊眼界

資興市,為湖南郴州市代管的一個縣級市,因唐代舊縣治位於資興江畔(今東江湖)而得名。地處湘江流域耒水的上游,在羅霄山脈西麓、茶永盆地南端,為湘、粵、贛、三省交匯處。

湖南資興:太多人只知它的美景,卻不知它與太平天國的小秘密!

(東江湖)

韓愈曾在《送廖道士序》中稱讚郴州一帶的物產資源,“其水土之所生,神氣之所感,白金丹砂石英鐘乳桔柚之包,竹箭之美,千尋之名材,不能獨當也。”

資興物產之豐亦是如此,憑藉三省交匯的優勢,佐以騾馬古道,自古商貿往來不斷,是郴商的發源地之一。

湖南資興:太多人只知它的美景,卻不知它與太平天國的小秘密!

(騾馬古道)

各地物產在此交易,各地的文化亦在此碰撞,開放式的貿易無疑給資興人帶來了較為寬闊的視野以及包容的胸懷。

3

資興:

五湖皆往,包容四方

移民文化帶來的交融碰撞

據載,作為讀書人的焦亮並不同意太平天國復建帝制,並與洪秀全吵了起來。可見,在洪大全的認知上,已從性質上否定了這類農民起義,並折射出革命新思維的思想光華。

除了自發貿易行為所帶來的文化碰撞,使得資興人的眼界開闊以外,戰亂及政府政策導向的因素亦使得更多的思想亮點在此萌生。

湖南資興:太多人只知它的美景,卻不知它與太平天國的小秘密!

(遷移圖)

早在秦時,“江西填湖廣”等一類行為,早已斷斷續續的進行著。或由於湖廣地區山珍豐富,地廣人稀,有一定的開發價值;或逃避中原戰亂,舉家遷移至此。

抑或像元末明初之時,朱元璋肅清湖南地區陳友諒和元朝殘軍勢力後,明政府特以強制手段和“低賦稅”等誘導政策,迫使大量外來移民進入湖南地區。

湖南資興:太多人只知它的美景,卻不知它與太平天國的小秘密!

(移民群像)

遷入湖廣地區的並不只限於江西,安徽、江浙、廣東等多地皆有移民,湘南則安徽、福建、廣東的移民較多。此類移民文化與本地文化的碰撞,表現得最突出的無疑是在建築風格上。

湖南資興:太多人只知它的美景,卻不知它與太平天國的小秘密!

(流華灣)

如資興流華灣古村現留存明清建築,既融合了贛南文化的風水文化,亦有徽派建築風火牆的影子,品字形若城牆的門面更融進了當地人民軍事防禦的氣息。

外來文化的包容與本地文化的敢於反抗的氣質,無疑給新認知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4

資興:

理學、貶謫、遊歷

多樣文學帶來的家國情懷

世稱濂溪先生的周敦頤曾任郴縣縣令,其理學思想自然在郴州一帶流傳開來。受其《愛蓮說》高潔之風的影響,至今資興仍有一些古村落門前水塘上,均種滿大片的荷花。

湖南資興:太多人只知它的美景,卻不知它與太平天國的小秘密!

(流華灣古村前的荷塘)

受理學風氣的影響,造就的不僅是如郴商一般,雖行商賈之事,卻有儒家學者之言行;更是有如東江水一般,外表沉靜內斂,內心熱情似火的人們。

在古代,湖廣地區因山高路遠,曾是官員貶謫、欲開眼界者遊歷之地。許多官員被貶謫或遊歷至此,其中不乏一些文人雅士。

湖南資興:太多人只知它的美景,卻不知它與太平天國的小秘密!

(韓愈像)

流傳至今的詩作大多存於州志、縣誌的藝文志中,且以讚美資興風光的居多,其中,有明朝的李端、李邦憲、王廷璣、李廷柬、陳元旦等人和清代的李其顯、唐宗鎔、曹享時、郭啟悊、李元祿、許顯森、黃捧日等人的詩作。唐代詩人韓愈、宋朝丞相朱勝非等著名流寓人士,也在資興留下一些詩作。

理學與遊歷、貶謫文學在資興交匯著,又為當地文化所吸收,反到迸發出些具有文人氣質的家國情懷,一如洪大全勸誡洪秀全不宜復建帝制的責問。

5

資興:

水土所生,神氣所感

人工與自然塑造的山水之美

韓愈曾言:“其水土之所生,神氣之所感……意必有魁奇忠信才德之民生其間”。而如今光只介紹了忠心才德之士,總免不了絮叨一番資興的山水之美,物產之豐。

東江湖

湖南資興:太多人只知它的美景,卻不知它與太平天國的小秘密!

東江湖總面積160平方公里,相當於半個洞庭湖,因此被譽為“湘南洞庭”,是湖南省最大的人工湖泊。東江湖融山的雋秀、水的神韻於一體,挾南國秀色、稟歷史文明於一身,被譽為“人間天上一湖水,萬千景象在其中”。

回龍山

湖南資興:太多人只知它的美景,卻不知它與太平天國的小秘密!

回龍山位於資興市團結鄉境內,海拔1480米,這裡集2000多年宗教歷史文化及古樸的瑤族風情文化於一身,集巍峨壯美、靈秀神奇於一體,山頂的回龍古廟稱“古南嶽廟”,曾是南嶽宗教文化的發源地,盛傳廟中求願祈福極為靈驗。

大王寨

湖南資興:太多人只知它的美景,卻不知它與太平天國的小秘密!

大王寨地處資興市西郊的程水鎮內,距城區4公里,交通便捷,有大小自然景點8個。丹霞地貌景觀區,有奇特的山川,複雜的溶洞,令人心曠神怡的幽谷,植物繁多,植被良好,景觀豐富。呈現紅巖綠水、險寨奇澗的小桂林景觀。

龍景峽谷

湖南資興:太多人只知它的美景,卻不知它與太平天國的小秘密!

龍景峽谷是一處集旅遊觀光、休閒健康、水上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峽谷內有堪稱南國最大的瀑布群——龍景十八瀑;有喻為中國野外水上第一滑的龍景水上滑道;有國內最大的天然氧吧——龍景峽谷負氧離子集聚區。

流華灣

湖南資興:太多人只知它的美景,卻不知它與太平天國的小秘密!

(曹江平攝)

流華灣是資興境內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建築群,有400餘間房子,初建於明朝距今已有600餘年。整體建築坐北朝南,地勢東高西低。流華灣人傑地靈,出過12個秀才,5個進士。流華灣也是資興革命的搖籃,資興蘇維埃第一屆大會就是在流華灣進行的。流華灣風景秀麗,門前荷塘飄香,小河潺潺,古木參天,村民淳樸。

三文魚

湖南資興:太多人只知它的美景,卻不知它與太平天國的小秘密!

三文魚也叫大馬哈魚,學名鮭魚,是世界名貴魚類之一。東江湖的水質被評為一級水質,現捕現做的游水三文魚,未經冰凍處理,肉質和營養成分均未受到任何破壞,口感極佳。

蜜桔

湖南資興:太多人只知它的美景,卻不知它與太平天國的小秘密!

資興市盛產橘子且品質優良,清江、黃草、滁口尤多,這幾個鄉地處東江湖畔,受東江湖特殊氣候的影響使清江橘子的口味更鮮美可口,其中有引進歐美品種,經多年選育而成,具有形美、色豔、汁多、香醇、味濃、無核、耐貯運等特點,多次榮獲國家優質證書。

玉蘭片

湖南資興:太多人只知它的美景,卻不知它與太平天國的小秘密!

資興漫山遍野的毛竹林為生產加工各種筍制食品提供了豐富的原料,資興每年產冬、春筍500多萬斤,加工成各種清水筍、保鮮方便竹筍、玉蘭片、筍乾、筍衣等筍食品約1500噸,是資興市重要的出口創匯商品。

白露米酒

湖南資興:太多人只知它的美景,卻不知它與太平天國的小秘密!

資興興寧、三都、蓼江一帶歷來有釀酒習俗。每年白露節一到,家家釀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水釀製而得名。 程酒,古為貢酒,盛名入遠。

6

小結

太平天國運動早已成為歷史書上的一個小章節,以客觀的言語娓娓敘述著那一段愚昧與遠見,死板與創新交織的歷史。

洪大全事蹟至今仍為學術界在爭議著,東江上也已築起了攔截大壩,把悠悠長河攔截出一大片澄澈的人工湖景,而資興仍然是那一座曾名興寧的縣城,移民文化與當地文化融為了一體,有著儒學文質彬彬的氣質,有著開放包容的胸懷,亦有著湖南特有的堅毅果敢……

參考:

彭澤益:《關於洪大全的歷史問題》 來源:歷史研究

景珩:《關於太平天國史事的研究問題》 來源:學術月刊

譚其驤:《湖南人由來考》 來源:長水集

王強山:《“血洗湖南”與“江西填湖廣”》 來源:思史佚篇

張式成:《郴州日報》 來源:郴州日報

謝新吾、謝金靈:《太平天國英王之後資興流落記》 來源:湖南檔案


(後記:資興縣資料難考,若有不當,敬請指正)

聯繫小編,備註【郴州】,加入【郴州文化交流群】!

一起去挖掘和探討郴州未被發現之美吧!

湖南資興:太多人只知它的美景,卻不知它與太平天國的小秘密!

新縣誌,用全新視角帶你領略中國各個縣的風土人情,

帶你探索中國未現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