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碧江:为残疾人撑起一片艳阳天

近年来,碧江区残联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工作理念,真抓实干、抢抓机遇、制定措施、出台政策,让广大残疾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促进重度残疾人“残有所依”

自2017年1月起,碧江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现一、二级全覆盖。补贴标准从一级50元/月、二级40元/月的标准提高到一级100元/月、二级80元/月。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提高30%。目前,全区2199名重度残疾人享受护理补贴333.26万元。

重度残疾人“暖阳行动”促进残疾人“残有所养”。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为残疾人开展康养结合的托养服务,打造“暖阳助残行动”项目。根据残疾人的需求“量体裁衣”开展个性化服务,涵盖清洁卫生、生活协助、辅助治疗、康复训练、康复护理、心理支持、观察生命体征、紧急援助等8大类55项。集中托养康复44人,居家托养112人。建社区康复站3所,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120人。

住房教育医疗“双保险”促进残疾人“残有所助”。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建档立卡残疾人享受住房、教育、医疗“双重”保障。农村残疾人在享受国家扶贫政策住房、教育、医疗保障后,碧江区残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残疾人家庭叠加救助,实现残疾人住房、教育、医疗“双保险”。为517名残疾人发放生活、医疗、教育救助金42.52万元;为2697名肢体残疾人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70.12万元;筹资112.4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和危房改造,184户贫困残疾人家庭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为672名残疾人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8.064万元;全面落实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5%。

成立首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

为进一步促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碧江区成立了首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为工疗人员建立个人档案,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安排好“三疗一教育”,让残疾人根据自身优势发挥特长,开心工作。该中心当前共有8名精神、重度肢体、智力残疾人员长期参加辅助性就业,主要从事香烛生产、包装等工作,他们每天工作3至6小时,月工资600元,该中心专门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提供食宿补助,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康复指导和日常照料管理。

让贫困残疾人坐享分红

为用好用活残疾人就业扶贫资金,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一次性投入、长期滚动受益的良性循环,碧江区残联积极创建“投资入股、共享分红”收益模式,建立“贫困残疾人和农村经济实体互惠”等工作机制,按不低于2000元/人的标准一次性入股,年底分红达到20%的原则,让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及特殊困难残疾人等坐享分红。

打造村级残疾人托养中心

坝黄镇苗哨溪村全村2390人,残疾人就有120人,其中大多数残疾人为智力和精神残疾人。为解决农村残疾人托养管护困难,该区残联结合苗哨溪村油茶产业基地有利条件,正在打造农村村级首家残疾人托养中心,以“残疾人托养+康复+就业”模式,解决农村残疾人托养与就业、创业需求。目前,该区残联正在与区发改局、土地管理部门等协调办理有关修建残疾人托养中心有关手续,该托养中心计划占地面积389平方米,整体面积有1153.5平方米,总投入资金193.8万元,计划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建成后把全村120名残疾人中有意愿的残疾人托养到该中心,解决他们的吃住和就业问题,让他们真正得到实惠。(张玉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