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武田信玄:我真的還想再活五年

北川闇[àn]然日章 | 成熟做人,從容處世

戰國第一名將武田信玄(九) 大結局:只願蒼天再借我五年

很久沒有連載《日本戰國群英傳》了。近半年來,闇然日章日本戰國史的連載也收到了很多讀者的反饋。也有朋友問我,日本地方這麼小,打起仗來就像我們兩個“村”幹架一樣,人都叫不齊幾個,和我們泱泱大國的歷史比起來,真是太不給力了。這點確實如此,日本當年真的很小,各方面都很落後(每每說到這個話題,心裡總有點不是滋味)。
武田信玄:我真的還想再活五年

北川按:

相比中國歷史上動輒雄兵10萬+的群雄爭霸來看,那時的日本,真的很小,很落後。

不過我個人還是認為,要論歷史的宏大,戰役的規模,爭鬥的慘烈程度,這些應該都不是讀史的重點。而無論是中國史、日本史或者歐洲史,箇中人物命運的沉浮,人心的變化,局勢的忽起忽落,難道和我們現在的生活、職場、命運不相似嗎?我也一直在努力和期望,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很多歷史的畫面能夠和自己現實生活的場景對照起來,這樣可能在瞭解故事的情結之外,會更有意義。

那麼今天,就讓我們繼續上回,如日中天的日本戰國第一名將“武田信玄”的故事,今天也將是武田信玄系列的最後一期,因為就在信玄勢如破竹,大有一統天下之勢的時候,一代名將武田信玄,突然隕落了,留下的武田家也在之後的短短十年裡,迅速褪落,家破人亡。如果要問為什麼?

這,也是人生啊。

  • 勢如破竹的武田信玄

1568年,信玄和德川家康聯手,開始入侵駿河國,拉開了今川家滅亡的序幕。同年底,今川氏真的居城駿府館被武田軍攻破,駿河國被納入武田家的領地,信玄終於見到了朝思暮想的大海,武田家也從一個純粹的內陸國家,變成了能夠擁有海岸線的國家,一直困擾信玄的食鹽問題也由於可以依靠海水煮鹽而得到了徹底的解決。同時,由於得到了海邊的領土,信玄也有能力開始籌備武田家的水軍,可見,吞併了親家公的領土,極大地增加了武田家在經濟和軍事方面的實力。也許在信玄看來,在紛亂的大爭之世,實力,才是最實惠的東西。武田信玄:我真的還想再活五年

北川按:
在之前的信玄系列中我們也介紹過,武田家所在的甲斐國,曾經是一個貧窮積弱的國家,甚至連食鹽這樣的生活必需品,都經常受制於海邊國家。而就是在這樣一種一窮二白的情況下,少年家督武田信玄,一點點把武田家發展到瞭如今這個局面。

信玄雖然和家康在滅亡今川家時是戰友,但一旦今川家滅亡,武田家和德川家就開始發生摩擦,當然,這也是人之常情,見怪不怪了。家康一人無力抵擋信玄,所以找到北條氏康,希望兩家聯手,共同對抗武田家。氏康本來就對信玄的背信棄義很反感,所以答應和家康聯手,於是,武田家陷入了上杉、北條、德川三家的圍攻之中。

不過,此時的武田家正處在其最為巔峰的階段,即使北條氏康、德川家康、上杉謙信這三大諸侯聯手,也不能奈武田家何。信玄一方面鼓動上杉家臣發動叛變,以干擾和牽制謙信;另一方面則是直接出動大軍,攻擊昔日的盟友,相模國的北條氏康。

1569年,信玄率兩萬大軍攻入相模國。面對來勢洶洶的武田軍,氏康父子決定收縮防線,籠城(即堅壁清野、回籠重兵、固守堅城)對抗。10月初,信玄大軍包圍了北條家的居城小田原城,但由於此城號稱“戰國第一堅城”,太過於堅固,氏康父子又做了充分的準備,所以武田軍沒能佔到什麼便宜,只得撤兵回甲斐。

武田信玄:我真的還想再活五年

北川按:

號稱“戰國第一堅城”的小田原城,在日本戰國曆史上,無論是之前越後之龍上杉謙信還是此次甲斐之虎武田信玄,都沒有能夠正面攻破過。

不過,在撤軍途中,信玄料定北條軍會追擊,故巧妙設伏,擊敗了北條家的追兵。氏康事後詳細聽聞戰敗的經過,感嘆道:“此戰即使我親臨前線,也無法獲勝。信玄實乃當世第一名將,我不如他。”

1571年,北條家的實際掌權者北條氏康去世,家督北條氏政開始真正掌權。身為武田家的前女婿,氏政掌權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終止了和上杉家的盟約,與武田家重新結盟。關於這一事件,有一種說法認為這是氏康在臨終時的遺命,覺得北條家從現實利益的角度來說,還是和武田家結盟最好,故讓氏政在自己去世後和岳父武田信玄再結盟好;也有一種說法認為,這是氏政個人的主張,主要是出於對亡妻黃梅院的深切思念,故重新和岳父結盟。但不管怎麼樣,在氏康去世後,北條和武田兩家重新結盟,信玄又少了一層顧慮。

  • 信玄驟然離世與武田家的退場

1572年,信玄在多次接到足利義昭將軍要求他攻擊織田信長的指令之後,終於開始出手,親率大軍上洛,沿途攻擊織田家和德川家的領地。這次上洛的情況,我們已經在德川家康的故事中和大家介紹過,在此就不再贅述了。

此時的信玄,已經年過半百,疾病纏身。距離他流放父親,登上家督的寶座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這三十多年來,他把甲斐武田家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建設成了當時天下首屈一指的大國,威震日本,傲視群雄。現在,他要帶領武田軍去西上京都,完成稱霸天下的夙願。

但是,自己能實現一生中最後,也是最榮耀的夢想麼?拖著病體出征的暮年信玄心中,想必充滿了不確定性。不過,不管怎麼樣,他要去努力一搏,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機會。他也許不知道,這也是甲斐武田家最後的一次機會。武田信玄:我真的還想再活五年

北川按:

不知道出徵前,戰國第一名將武田信玄是否會想到,這將是他傳奇人生的最後一次出征。

最終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了。雖然武田軍在西上的過程中連戰連捷,無一敗績,把織德(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同盟打得找不著北,但無奈老天對信玄不再慷慨,甚至都不願意再多給他一年半載的時光。1573年2月,在攻下三河國的野田城後,戰國第一名將武田信玄終於倒下了。

他病勢沉重,不能再指揮作戰,武田軍只能全軍休整,期待主帥身體康復。但是,在經過一個月的等待後,信玄的病情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愈加嚴重,無奈之下,武田軍只得放棄這次上洛,全體撤回甲斐,而他們這一撤,就再也沒能回來。

4月12日,武田軍行至信濃國的駒場時,信玄也走到了人生的終點。當天,戰國第一名將武田信玄,帶著無限的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享年五十三歲。

武田信玄:我真的還想再活五年

臨終前,信玄留下了遺命,其中最重要的兩條是:

一、六歲的孫子武田信勝繼承家督之位,而在信勝元服之前,則由他的父親武田勝賴做監護人,實際掌握武田家,這等於是讓勝賴繼承了武田家。

二、三年內要封鎖自己去世的消息,也不得主動發起對外的戰爭,以休養生息,集聚實力,終究要讓武田家的旗幟飄揚在京都城頭。

關於這些遺命的用意以及武田家的未來,我們在另一篇文章中已經做了介紹,可以說,隨著信玄的離世,武田家也走到了巔峰的盡頭,接下來,就是無可挽回地墮入滅亡的深淵。

據說,信玄的辭世之句是:

此身此骨,歸於天地;

不沾紅塵,獨自風流。

此偈意境甚高,但信玄本人在臨終時是否真的擁有這樣的境界,則不得而知了。希望他能如偈中所描述的那樣吧。

缺憾的人生很無奈,不過如果您之前也讀過了武田信玄傳奇的一生,其實也很公平。

武田信玄的更新到此就結束了,接下來即將登場的是上杉謙信,多謝各位讀者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