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石賴村目前已集約100多畝土地,預計今年5月開始種植草莓、檸檬等烘焙行業所需原材料。受訪者供圖
梅縣區西部有個小山村,在村裡僅有的1250名人口中,有逾200人從事蛋糕烘焙行業。在這裡,走出了被稱為“中國烘焙教父”的中際烘焙協會執行會長劉科元;“中國烘焙大師”李志雄、林偉城;中國巧克力創新創意大賽冠軍何國豪;馬來西亞國際蛋糕大師大賽金獎獲得者劉定鵬。在這裡,年薪30萬元以上的烘焙師不在少數。這裡,便是梅西鎮石賴村。
“村裡有這麼多優質的人才資源,應該整合起來,為村子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該村黨支部書記林輝雲對筆者說,目前,梅西鎮黨委、政府和村“兩委”正積極籌備申報“中國烘焙之鄉”,打造石賴村“蛋糕村”品牌,在培育全新的“烘焙之鄉”的同時,拓展上下游產業,打造特色烘焙產業鏈,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對於石賴村而言,這是一次全新的機遇。”
●何苑妮 黃韜煒 劉洪橋 張捷楓
關鍵詞:轉變
“挖煤人”變蛋糕師
從梅州城區驅車一小時到達梅西鎮後,仍需再走十幾公里蜿蜒盤旋的山路,才能到達石賴村。“石賴是離鎮中心最遠的一個自然村。”林輝雲說,因為村子比較偏僻,外面來的人少,村裡的產業也比較少,目前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以種植水稻為主,農業收入佔重要部分。
在石賴村內徐徐而行,城市的喧囂被隔絕開來,腳步也不自覺地慢了。和村裡的現狀相比,很難想象,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裡的採煤行業曾發展得紅紅火火。“當時,大多數村民都靠挖煤謀生,有一個人卻選擇了外出打工。他就是林文新。”林輝雲告訴筆者,這個林文新,就是石賴村裡第一個進入烘焙行業的人。
“我是一個不安分的人,當時感覺煤礦這個行業做不長久,危險性也比較高,所以想出去闖闖。”林文新說,當年辭去煤礦的工作後,他先是到平遠縣開了一家照相館,又找了幾份工作,一路走南闖北,最後來到深圳當了一名糕點學徒。
初到深圳時,當地還沒有面包店,林文新隻身來到一家酒樓裡當起了學徒,跟酒樓裡的師傅學習一些做西式甜點的手藝。“我自己本身沒有什麼文憑,來這裡找一份工作也不容易,但我們客家人都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想在外地站穩腳跟就得拿出十二分的努力。”林文新說。憑著努力,短短几年內他便學成出師,在深圳開了一家麵包店。
同樣在上世紀90年代初,石賴村的另一名年輕人劉科元也決定離開家鄉,到外地打工。“當時我覺得一直在村裡挖煤不是辦法,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劉科元告訴筆者,自己當年在好幾個城市嘗試過不同的職業,後來想起好友林文新在深圳從事烘焙行業,於是便請他幫忙介紹工作。
“剛到深圳時,身上只有60元,最窮的時候一包方便麵都要分成兩頓來吃。”回憶起往事,劉科元頗有感觸。“當時新哥已經是酒樓裡的西點技術總監,他安排我在身邊做學徒,也經常指點我。”
初入行時收入並不高,劉科元常常把工資攢起來到全國各地看烘焙展覽,從別人的作品中獲取靈感,加上本身“創意點子”很多,他的烘焙手藝在短期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如今,劉科元已獲中際烘焙協會頒發的“中國烘焙教父”稱號,擁有目前深圳最大的西式糕點培訓學院,並在全球設有六間分校。
就這樣,當年這兩個年輕人先後從小山村走向了大都市,從“挖煤人”變成了蛋糕師,闖出了名堂。也許誰都沒有想到,這正是石賴村從煤炭村轉型為“蛋糕村”的開始。
關鍵詞:反哺
帶動逾200村民從事烘焙行業
從煤炭村到“蛋糕村”,在這一轉變的過程中,最早“走”出去的“老大哥”林文新是其中的關鍵人物。
“21世紀初,村裡的煤礦關閉之後,下崗的礦工和年輕人都找不到工作,大家開始另謀出路。”“中國烘焙教父”、中際烘焙協會執行會長劉科元告訴筆者,“當時村裡人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想外出打工賺錢的話只能學一門手藝。”
可村裡的資源有限,該學什麼手藝?到哪裡學?村裡人想起了早年外出,在深圳烘焙行業已小有名氣的林文新。“現在村裡有名的蛋糕師傅,當年幾乎都是通過他的直接或間接介紹,出去外面學烘焙技術的。”林輝雲說。
就這樣,石賴村一批又一批年輕人踏上了外出之路,村裡湧現出大批烘焙學徒,一部分人開始在全國各地的烘焙大賽中嶄露頭角,拿獎的烘焙名師不在少數。
當年,在林文新帶出去的眾多“徒弟”中,林立煌是年齡較小的一個。“在我小學五六年級時,逢年過節總能吃到‘新叔’他們帶回來的麵包糕點,當時家裡的經濟條件一般,很少有機會能吃到這麼鬆軟可口的麵包。”林立煌說,自己因“饞嘴”而對烘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幾年後,年僅18歲的他決定去深圳跟著“新叔”學手藝。
“剛出去時只有十多歲,經常想家,很不習慣,‘新叔’看出了我的不安,經常安慰我,引導我往好的方面想,下了班之後也會帶我出去散散心。”林立煌告訴筆者,林文新常常邀請外出學烘焙的石賴村人到他家裡聚會,跟大家談心,並鼓勵大家有機會就要去更高的平臺學習。
2015年,由於要照顧家人,林立煌選擇了回梅城工作,如今,他在梅州金譽食品有限公司當一名生產車間主任,有著一份還不錯的收入。“回到梅城後,村裡有人想到城裡的蛋糕店工作,我也盡力幫忙,就像當年‘新叔’幫我們一樣。”林立煌說。
“以前,有小孩子在烤爐邊燙傷了,我就會叫他到家裡來,給他煲雞湯。他們在外地無依無靠,我就相當於他們的家長。”林文新說,現在逢年過節,都會接到“徒弟”們的問候電話,看到他們在各地開烘焙學校、帶學徒,取得了一些成就,自己感覺很欣慰。
近30年來,在這種良好的“傳幫帶”氛圍中,石賴村從事烘焙行業的人數已經超過200人,遍佈全國各地。他們不僅傳承了客家人勤勞的優良傳統,走南闖北,精進創新,並且吸取了各地烘焙技術所長,逐漸打響了“石賴烘焙師”的名氣。
關鍵詞:產業
籌備成立烘焙協會延長產業鏈
走在村內,遠遠就能看到村委會門口掛著一塊嶄新的牌子,走近一看,上面印有“劉科元蛋糕咖啡烘焙學院梅西鎮培訓中心”的字樣。“這是今年3月18日,培訓中心成立時掛上的。”林輝雲說,3月20日,石賴村正式啟動了“中國烘焙之鄉”的申報工作。隨著申報籌備工作的推進,“烘焙之鄉”的氣息在這個小山村裡日漸濃厚,為村裡注入了新的活力。
那麼,申報“中國烘焙之鄉”的設想又是從何而來?
“每年春節,村裡都會在村委會內的文體廣場上舉辦春節聯歡晚會。晚會結束後,鄉賢們都會和村幹部座談,就村子的發展提出一些建議。”林輝雲說,去年,劉科元等幾個鄉賢提出,村裡現在從事烘焙行業的人數較多,可以考慮將此打造成品牌,發展一些相關的產業。
建議一提出,立刻得到了在場鄉賢和村幹部們的一致贊同。
石賴村地處丘陵地帶,全村有山林面積8350畝,耕地面積968畝,目前村民們的主要經濟收入仍為農業收入。而烘焙行業正好需要雞蛋、水果等大量原材料,依據村裡的地理優勢和農業特點,村民可通過種水果和養雞,為外地烘焙學校、烘焙企業等提供水果、雞蛋等主要原材料,帶動村民增收。據林輝雲介紹,村裡目前已集約了100多畝土地,預計今年5月份開始種植水果。
今年3月18日,“劉科元蛋糕咖啡烘焙學院梅西鎮培訓中心”在石賴村委會正式掛牌成立。培訓中心成立後,每年寒暑假將有專業烘焙導師來村裡授課,梅西鎮內有學習烘焙意願的年輕人、貧困戶都可以報名免費聽講,學習專業的烘焙知識。
“我自己是開烘焙培訓學校的,所以在師資力量方面能提供一些支持,幫家鄉把這項事業做起來。”劉科元說,接下來村裡種養出的烘焙原材料的銷路問題,自己也會盡全力幫忙。
“尋找鄉村現有的資源並將其挖掘放大,比‘從無到有’更合適。石賴村走出了一批知名度高、影響力大的烘焙名師,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梅西鎮鎮長洪偉鋒表示,接下來,梅西鎮黨委政府將積極配合“中國烘焙之鄉”申報工作,推動成立梅西鎮石賴村烘焙協會及烘焙技術傳承創新工作室,打造“蛋糕村”這一特色品牌,引導剩餘勞動力進入烘焙行業,解決就業問題;通過發展上下游產業,延長產業鏈,助推鄉村振興。
閱讀更多 南方日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