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這些話永遠也不要對孩子說。好好說話是當父母最好的修養

一、什麼話不該對孩子說?這些話都是從哪兒來的靈感?

當家長對孩子的控制慾過度,尊重就成了笑話。

如果逐一列舉不該對孩子說的話,列舉個一天一夜都列舉不完。

稍微換個場景,換個事件,就能出一套全新折磨孩子金句集。

“你看別人家誰誰誰,怎麼就能考100,你怎麼就只能考80?”

“你再這樣我不管你了!”(類似的:“你再不聽話我就不愛你了啊!”)

“哭哭哭……就知道哭!別哭了!”

“你趁早別學了!什麼腦子啊!”

“你看媽媽每天起早貪黑的努力掙錢,還不是為了你?你怎麼還這麼不聽話!”

……

我們本意從來都不想傷害孩子。於是就仗著“為你好”的名義,肆意宣洩著自己的情緒。

這些話永遠也不要對孩子說。好好說話是當父母最好的修養

而這些千變萬化的金句,萬變不離其宗。源於看待孩子的視角出了問題。

比起找到所有的金句集來避免傷害孩子,不如找到這個不變的關係核心,從根本上改變和孩子的相處方式和態度。

二、潛意識裡,你把孩子當成了一個物件

今天我們不討論對孩子不聞不問的家庭,這樣的家庭,因為情感疏離,恐怕處處是傷害,不止是說話的事兒,是為人父母是否稱職的事兒。

今天想討論的是很多家庭常見的情況:本意希望孩子好,對孩子也特別在意,可是跟孩子處著處著關係反而越來越差,孩子也越來越不願意溝通。

這樣的家庭常常面臨如此困境:孩子長大了,父母在等著孩子跟他們說謝謝,可孩子卻在等著父母跟他道歉。

這些話永遠也不要對孩子說。好好說話是當父母最好的修養

就算是數落孩子了,也都是為了孩子好,為什麼孩子就是不理解呢?

為什麼越教育孩子,孩子越想逃跑,甚至滿心怒火?

這樣的家庭,無論在教育過程中有再美麗的辭藻、再處於道德制高點的邏輯,其實都在試圖掩飾一件事:作為父母對孩子控制慾過度的本質。

控制慾,說白了就是在隱秘的內心深處把孩子變成了一個物件。

既然是物件,就沒有獨立思維能力,就不允許孩子做出任何與家長設想不同的事情,這些事情可大可小,只要和預想有偏差就可能會觸怒我們。

比如當我們要出門了,孩子還在磨磨蹭蹭不慌不忙;比如當我們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學校學習,孩子成績卻不上不下也沒有要奮發努力的樣子;比如我們覺得吃糖會讓孩子有蛀牙所以不讓他吃,可一轉眼看到孩子吃糖吃的正嗨……

這些和預期不一樣的事,都可能成為我們情緒發洩的導火索,

讓我們堂而皇之說出那些看似良苦用心出於無奈,實則刺耳殘忍滿滿傷害的話。

這種情緒發洩,我們不會對朋友說,不會對同事說,也不會對父母說。我們只對孩子說。因為我們覺得孩子是我們的所屬物,我們從不平等。

三、有話好好說,是父母最好的修養和以身作則

作業做的太慢,吃飯撒了一地,考試沒考好,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和同學打架……

這些事真的值得成為家長肆無忌憚用語言傷害孩子的理由嗎?

孩子出現了不良行為,都是孩子的錯?

你的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

你孩子的想法和你不可能完全一樣。

但你的三觀和為人,可以通過教育傳達給孩子,然後讓孩子通過了解你的三觀,決定他想要走的路,自主規範他自己的行為。

孩子的某個不當言行,只是果,而因卻往往來自於家長。

大多數情況的“因”,是家長沒有在第一時間對某件事立好規矩,或者自己沒有自律、做好榜樣……

可當孩子學到了不良行為,造成“果”之後,家長卻反過來要求孩子在被發現的第一分鐘就立刻改過來。

想想自己改個生活習慣有多難?

比如熬夜,比如控制飲食、運動減肥……

有多少大人昨天剛下的決心減肥,今天就一邊吃著大餐,一邊心裡默默唸叨吃完再減?

這些話永遠也不要對孩子說。好好說話是當父母最好的修養

為什麼到孩子這兒就嚴苛的只給人家一次機會,要求孩子立刻馬上改,不改就馬上發飆?

如果換做是你,一有不良習慣被發現,就有個人指著你鼻子破口大罵,你會不會覺得憋屈難受想逃離?

有話好好說。

這是父母最好的修養和以身作則,也是把孩子當成一個平等的普通人的最基本要求。

四、我也想好好說話,可是說半天他也不聽。除了跟他急,還能怎麼辦?

有人說,我想保持穩定的情緒,可有的事發生以後,是真的讓人生氣啊!

孩子就是不聽你的,你好好說也沒用,除了發飆,難道還繼續溫柔下去,聽之任之?

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道理我都懂,就是實際操作的時候,困難重重啊!

五、“有話好好說”實操手冊

下面說一下能大部分時間讓你實現對孩子“有話好好說”並且為孩子合理樹立規則的具體操作方法。

首先,分個類。

當孩子出現的所有超過你預期的事,你需要先篩選出:哪些是小問題,偶爾為之與不會影響長遠教育;哪些是行為習慣問題,要立明確的規則;哪些是孩子獨特的個性使然,無需干預。

1. 屬於小問題不影響長遠教育的

把你期待中的行為做給孩子看,告訴孩子你的感受,可以想一些讓孩子輕鬆愉快的方法,但表達出尊重孩子的選擇,給孩子時間調整;

比如我兒子最近特愛摳鼻子。我知道這個有點不雅觀,也不太衛生。但是孩子最近就跟覺得鼻孔裡有礦一樣,一有空就挖呀挖的。

後來查了資料,孩子可能只是覺得挖鼻子好玩,或者手上閒著覺得無聊。所以我就給他安排了好多他力所能及的活兒,做做家務啊,玩玩玩具啊。手上一忙活起來,就忘記摳鼻子的事兒了。

如果有時候他真有需求,需要摳鼻子,稍提醒一句就好,摳一下就摳一下。

2. 行為習慣問題需要立規則的

給孩子立規矩別指望一次就立成功,把握住這樣一個過程:

a.家長髮現孩子出現不合理行為,家長跟孩子描述這個行為並且提出期待。孩子一般只一次是聽不進也改不全的。

b.家長給孩子三次試錯的機會,每一次都給孩子重複一下規則和可能出現的自然後果。

c.三次之後讓孩子體驗自然後果。規則初步建立。

具體操作的時候,溫柔而堅定的告訴孩子這個規則是什麼,如果違反規則可能會造成什麼樣的自然後果,並且心裡默默的給孩子三次試錯的機會。

三次之後,第四次讓孩子體驗“自然後果”。

什麼叫“自然後果”呢?

舉個例子,不好好吃飯,“自然後果”就是還沒到飯點肚子就餓了。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自然後果”不是“刻意懲罰”。

同樣的例子,不好好吃飯,有些家長的畫風就成了:“你再不吃我就揍你了!”然後孩子不吃,真就巴掌落孩子身上了。

這樣的“刻意懲罰”,會給孩子建立一套沒有邏輯關係的因果關係。“吃飯”和“捱揍”兩個完全沒關係的事兒,在孩子心裡卻有了某種聯繫。

下次“吃飯”,孩子滿腦子都是怕“捱揍”。那如果揍他的人剛好出門有事兒,沒陪著孩子吃飯,那孩子就沒有好好吃飯的動力了,反正也不用怕“捱揍”,繼續不好好吃飯好了。

除此之外,孩子還會對要揍他的家人感到不滿和恐懼,長此以往也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建立。

而“自然後果”不同。當孩子親身體會到不好好吃飯,肚子會覺得餓,一直要餓到下頓飯的飯點。那他從內心裡就開始覺得得好好吃飯。無論有沒有人看著他,當他餓了,就會主動好好吃飯。

另外,承擔後果時,不要因為孩子哭就心軟。

這些話永遠也不要對孩子說。好好說話是當父母最好的修養

由於孩子心裡對規則有預期,大概率會難過一會兒,也很可能哭鼻子。但孩子知道這是早就預告給他過的,情理之中的後果。之後就會對這件事產生責任感,規則感。

比如孩子愛把玩具亂扔,然後忘了扔哪兒去了,總是讓你來找。

你可以告訴孩子,總亂扔可能會找不到。然後一有機會就重複跟他說這個規則。

如果孩子繼續亂扔,給他三次試錯機會之後,第四次你就真的假裝找不到他亂扔的東西。

他可能會哭,但是丟了就是丟了,就算使勁哭也找不到。而且由於之前重複了多次,他也有可能亂扔玩具會丟的心理預期。

這時當他親身體驗了東西亂扔就會找不著的邏輯,他一來因為對後果有預期所以不會情緒過度激動,二來下次再亂扔東西之前就會想到這個後果。慢慢“不要亂扔玩具”的邊界就在他內心樹立起來了。

3. 孩子個性使然無需干預的

那就尊重他,控制住自己想要干涉孩子的嘴巴和雙手。

比如我兒子性格比較謹慎。

前幾天上平衡車的課,有一個雙腳離地踩踏板的動作,孩子一直不敢做。老師扶著他做,他更加害怕了。這時候這時候在休息時跑來跟我說,不想上課了。

我就問他是因為害怕做這個動作嗎?他說是。

我說你再跟老師學學,也許老師有好辦法教會你呢?他還是堅持不想。

我告訴孩子說,課是要堅持上完的,如果只是這個動作你還沒準備好,媽媽尊重你,咱們可以這次先不做,媽媽給你時間。於是我跟老師溝通說這節課就不教他這動作了,下次再嘗試。老師同意了。

我理解孩子的性格比較謹慎,比起行動派更偏向於觀察者。所以我給孩子更多的時間去觀察,去感受,然後自己決定做這個動作的時間。

然而下課之後我發現孩子自己就在默默的練習抬腳、收腳。我看到了他的進步,一邊看一邊鼓勵他。他也越來越有信心,很快就能雙腳離地踩到踏板了。

提前在腦子裡分好類,會減少那些因為控制慾導致的發怒和傷害,也會給確實需要立規矩的事情劃好重點。

然後,把全部溝通力量用在確實需要立規矩的行為習慣問題上。

1.溝通時採用客觀描述+我的感受+我的期待,而不是指責謾罵。

立規矩的時候,先描述客觀事實,告訴孩子繼續如此會面對的自然後果,然後告訴他你的感受,以及你期待他怎麼做。

全程多用“我看到什麼什麼,我感到什麼什麼,我希望你可以如何如何”這樣以“我”字開頭的話;而不要常常用“你怎麼能如何如何,你這樣做簡直怎樣怎樣……”這樣以“你”字開頭的話。多用描述事實和表達感受的方式溝通,減少主觀上的指責評判和情緒發洩。

這些話永遠也不要對孩子說。好好說話是當父母最好的修養

2.面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時,不含敵意的拒絕。

比如我兒子有段時間想邊吃飯邊玩玩具,我就溫和的跟他說了一下規則,吃飯的時候不能玩玩具,玩具咱們吃飯之後再玩,沒有指責,沒有發脾氣,而是拒絕了他的要求。

我兒子當時聽了也挺不樂意的,繼續堅持跟我說他想要玩。

我跟他說:

“媽媽知道你想玩玩具,但是吃飯的時候如果手拿著玩具,還怎麼拿餐具呀?那麼多食物,都等你用小手或者餐具抓起來塞到嘴裡,然後嚼呀嚼的咕嚕咕嚕進肚子裡呢。”

“吃飯的時候雖然不能玩玩具,但是可以吃好多好吃的,你還可以自己決定先吃什麼後吃什麼。媽媽愛你,咱們先一起吃好吃的飯菜,吃完之後我們再一起去玩玩具好嗎?”

兒子聽了之後心情好了很多,他知道不讓他邊吃飯邊玩玩具只是因為吃飯的時候玩玩具,會佔用了小手,影響到吃飯。他還知道媽媽不會因為他想要邊吃飯邊玩玩具就對他有意見,媽媽很愛他,而且還想跟他吃飯之後,一起玩玩具。

立這個規矩,也不是隻說了一次就成功了的。

之後孩子也有提過幾次想邊玩車邊吃飯,但我都用同樣平緩的語氣,不含敵意的拒絕了,並且重複告訴他規則是什麼。

經過幾次溝通了之後,孩子從心裡接納了這個規則,每次吃飯都不再要求帶玩具了。

這些話永遠也不要對孩子說。好好說話是當父母最好的修養

有時候他正在玩小汽車呢,飯做好了,我抱著他去吃飯時他手裡拿著小汽車,他還會主動提醒我,忘記把玩具停在停車場了(收納小汽車的地方,我們叫他停車場),然後我們就一起去停車,再過來吃飯。

六、控制慾的根本是追求完美,希望孩子時刻保持優秀。

父母不是完美的父母,難免失言,孩子也不是完美的孩子,難免犯錯。

學會用對待一個平等的人的態度,對待你的孩子。

你可以用你的經驗和思維引導他、幫助他,但不要壓抑他、強迫他。

你需要做的是陪伴他成長為一個有自己主見和想法的人。

以此為基礎的親子關係,大方向上更加健康,也更加符合人與人的友好相處模式。這種模式下,自然也不容易說出傷人的話。

不要要求自己完美,也不要要求孩子完美。

比起小心翼翼的總結有什麼話不應該和小朋友說,來避免傷害孩子,不如調整好自己內心深處看待小朋友的真實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