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3】專欄:跟名師大家學寫作 張志公 : 怎麼鍛鍊思路

【開篇的話】語文學習關鍵要學會寫文章。對於初學者來說,要多從文章名師大家身上汲取營養。

特別是名師大家關於寫作的心得體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皆為財富。

從今天開始,開闢【跟名師大家學寫作】專欄。

【人物簡介】

張志公(1918-1997),河北南皮人,當代著名語言學家、語文教育家。代表作有:《張志公文集》、《傳統語文教育初探》、《漫談語文教學》等。

曾任《語文學習》主編、《中國語文》編委等。

怎樣鍛鍊思路

張志公

文章的構成有三個方面:一是思想內容,一是結構組織,一是遣詞造句。

這三個方面不能互相代替,然而密切相關,文章就是這三個方面的統一體。

思想內容是主要的,可是它必須靠嚴密的結構組織和正確恰當的詞句表現出來。

文章的結構組織是非常重要的。

【3】專欄:跟名師大家學寫作  張志公 : 怎麼鍛鍊思路

一篇文章,無論思想內容多好,無論詞句多麼優美,必須全篇組織得好。一層一層、一段一段,安排得清清楚楚,有條不紊,該詳的詳,該略的略。

前前後後,聯繫得緊密,照顧得周到。沒有前後脫節的地方,沒有丟三拉四的情形,沒有拖泥帶水的毛病,人家讀了才能得到清晰明確的印象。

常見有些青年同志寫的文章,意思不能說不好,有的並且很好,詞句方面有點小毛小病的,總還通順。

就是整篇組織得不好,不清楚,不嚴密,結果讓人讀著感到吃力,一遍看下來,還不能把他的意思搞明白。

這樣的文章,往往達不到寫作的目的,至少要打很大的折扣。

文章的結構決定於文章的內容。為什麼這篇文章分三段,那篇文章分五段;為什麼先說這層意思,後說那層意思,這些,都是文章的內容決定的。

從作者寫作的角度說,要想明確自己所寫的內容,進而根據內容的需要安排好文章的結構,主要得從兩個方面著眼。

這首先是個思路問題。

【3】專欄:跟名師大家學寫作  張志公 : 怎麼鍛鍊思路

作者的思路是他對客觀事物怎樣觀察、理解、認識的反映。思路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以客觀事物為基礎的。

客觀事物反映在作者頭腦裡,經過觀察、理解、認識的過程,形成了他對這樣事物的印象、看法、態度或感情。把這些印象、看法、態度或感情理出個頭緒來,就是所謂思路。

人總是根據思路來結構文章的。因而,文章的結構組織是否清晰嚴密,就表明作者的思路是否清晰嚴密。

而思路是否清晰嚴密,又表明他對所寫的客觀事物是否形成了鮮明的印象、看法、態度或感情。

所以,要文章的結構好,必須求之於思路。要思路清晰嚴密,必須善於觀察事物,能夠理解和認識事物。

只有從鍛鍊觀察能力和理解、認識的能力入手,才能培養起既活潑而又嚴密的思路;只有培養起這樣的思路,寫文章才會有好的結構。

寫一棵樹,如果你對這棵樹的形狀、構造、生長髮育、性質作用都不知道,或者知道得不清楚,這篇文章將如何寫法呢?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呢?一切都將無法下手。

勉強寫些話出來,必然前言不搭後語,使讀的人也摸不著頭腦。

這還談什麼結構組織?寫一件事,如果你對這件事的前因、後果,發展、演變,作用、意義,都搞不清楚,所知既然模糊,文章又將何從組織?總之,自己不明白,就無法使讀者明白。

其次,安排結構還同文章的性質、對象和目的有關。

文章總是寫給特定的對象看,為了解決特定的問題的。文章裡的材料怎樣安排,各個部分怎樣組織,要看文章是寫給誰的,是為什麼寫的。

比方,某處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你去調查了一下,回來之後把那件事情寫下來,向領導報告。這該怎麼寫法?

當然只有原原本本把事情的經過從頭至尾地寫出來,用不著什麼"倒敘"、"插敘"那些辦法。

如果想把這件事情寫成個通訊報道,在報刊上發表,寫法就許不同一些,可能先把結果寫出來,然後再回過頭去寫事情的發生和經過,中間也許要補充一點跟這件事情有關的情況,以便一般讀者能夠了解得清楚一些,並且也要考慮到怎樣安排才能引起讀者的注意,使他樂於讀下去。

倘若拿這件事情作素材,寫成一個短篇小說,寫法就會更不一樣。

寫自己對某個問題的看法,也要看寫給誰和為什麼而寫來考慮文章的結構——是寫給有關的個別同志看,還是寫出來發表?

如果發表,是在哪裡發表?給哪些讀者看?是著重發表自己的意見,還是著重批評一種相反的、錯誤的意見?

雖然談的是同一個問題,由於對象和目的不同,文章裡先說什麼,後說什麼,怎樣提出問題,怎樣得出結論.也就是說,文章的結構組織怎樣安排,也會有種種不同。

所以,要文章的結構好,除了先決地求之於思路的清晰嚴密之外.還要把寫作的對象和目的明確起來。

不能為結構而結構。結構是為寫文章的目的服務的。

總之,結構不是個單純的方法技巧問題,雖然這裡邊有方法和技巧。

有些青年同志在學習語文,希望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聽說寫文章要講究篇章結構,於是想找人教給點謀篇佈局的方法。

方法當然需要講,然而那還不是根本的。

根本的問題在思路,在寫作要有明確的目的。

特別是思路,這是關乎文章結構的最根本的東西。

思路需要鍛鍊,也是可以鍛鍊的。

思路一要開闊活躍,二要細緻嚴密。

鍛鍊就是向著這個目標來的。入手處一在觀察,二在思考。

看一樣東西,不是毛毛草草地看一眼就算數,而是多看看,仔細看看,一邊看著一邊想一想,一定要把它看清楚,想明白。

比如看一座山,可以從遠處看它的整體,看它的氣勢,又可以走到近處看它的岩石樹木;

可以從山腳看上去,又可以從山頂看下來;

可以從這座山想到那座山,想到過去看過遊過的山,也可以從山上的泉水瀑布想到由這裡發源的溪流江河;

可以從它的景色想到它的蘊藏,也可以從它的今天想到它的明天;如此等等。

不是隨便看看,不是胡思亂想,而是認真地看看,用心地想想,作到對這樣東西瞭然於胸中。

對事物有了這麼一種明晰的印象,等到要寫文章,根據寫作的目的考慮一下,哪些寫進去,哪些不寫,哪些多寫一點,哪些少寫一點。

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再寫什麼,從哪裡寫起,

到哪裡轉個彎,到哪裡結束。

心裡有了這麼個數,一步一步寫下去,寫完之後反覆看一看,讀一讀,如果有詳略不合適、連貫不順暢、聯繫不周密的地方,好好改一改,這不就是在結構組織嗎?

看一件事情,想一個道理,也是這樣。

知道了結果,一定找一找原因,想一想用這個原因說明這個結果合理不合理;下了個判斷,一定找一找根據,想一想這根據充分不充分。

正面想想,反面想想,把有關的事情或道理聯繫起來想想。

總之,要作到對這件事或者這個道理了然於胸中。這樣,頭腦裡也就有了頭緒,寫起文章來也就有了條理。

當然,能夠這樣看事情,思考事情,要靠具備一定的實踐基礎,認識水平,以及知識的蓄積。

但是,這裡邊也有個習慣問題。

注意鍛鍊,能逐漸養成好的習慣;不注意鍛鍊,也會助長不好的習慣。

【3】專欄:跟名師大家學寫作  張志公 : 怎麼鍛鍊思路

因此。我們說鍛鍊是有用的,是不可忽視的。經過不斷的、有意識的鍛鍊。能夠使我們的思路在現有的思想水平和知識水平的基礎上,盡其可能地開闊活躍起來,細緻嚴密起來。

那樣,寫文章就能夠比較地鋪陳得開,不至於乾乾巴巴地一疙瘩,就能夠比較地有些條理脈絡,不至於顛來倒去,亂麻一團,或者前後脫節,丟三落四了。

除了自己經常注意之外,讀好的文章,用心理解它的層次結構,也是鍛鍊思路的很有效的辦法。

因為從那裡可以領會到作者的思路是怎樣展開的,這對我們會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不僅讀議論性的文章應當這樣讀,讀記敘性的文章也一樣。不僅讀現代的文章需要從思路上著眼,讀古代優秀的文章也需要。

舉柳宗元的《小石潭記》為例: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這是一篇遊記。

遊記並不是一邊遊著一邊寫,而是游完之後,想著遊覽的情景寫的。

這篇文章表現出,作者的思路大致是這樣:

他先想到小石潭所在的地方,想到逐漸走近小石潭的時候聽見怎樣的聲音(聞水聲,如鳴佩環),看見一些什麼景物(潭邊的石頭和樹木);

然後繼續想,走到潭邊向潭裡注視的時候看見怎樣的景象(游魚……似與遊者相樂);

接著想下去,看過潭裡的游魚之後,又抬起頭來順著潭岸向遠處眺望,看見了怎樣的情景(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近處、遠處都觀賞到了,該坐下來休息休息了,於是寫坐在潭邊看見什麼,感覺到什麼;

最後,遊夠了,該回去了,於是寫回去,一直寫到同遊的人和作這篇遊記。

顯然,文章的結構組織所反映的正是作者遊覽時觀察的順序和寫文章之前回想思索的順序。

如果我們遊了一個地方,只要遊覽的時候很細心地觀察了,對每處景物的最突出的東西都留有清晰鮮明的印象,只要寫的時候把遊覽的過程和所得的印象都想清楚了,我想,我們也同樣能夠寫出這樣一篇有條有理而又清新生動的遊記來。

文章的結構不是一件難事。

有的同志給我來信,要我談談怎樣讀文章;有的同志要我談談怎樣寫文章,特別是怎樣把文章的結構安排得好些。

我想,這兩方面能夠統一起來。

讀文章可以這樣讀法:粗讀一遍,想一遍,再細讀一遍。

粗讀一遍的日的在於對這篇文章能夠"粗知大意,得其梗概"。因此,哪怕篇幅比較長,也儘可能一口氣讀下來,有少數地方不甚明瞭,暫時由它去,不細想。也不查字典。

想一遍,就是想一想那個大意和梗概。什麼是大意和梗概呢?主要是這麼幾點:

1.這篇文章主要地談了個什麼問題,或者說了件什麼事情?

2.這篇文章是寫給誰看的,為了什麼目的而寫的?

3.文章裡主要說了九層意思?前前後後的幾層意思是怎樣的關係?

這第三點,其實就是文章的結構組織。

想這一遍是大有用處的。

讀報紙刊物上的一般的文章,有時候只能讀一遍,沒有時間重讀第二遍。

如果讀一遍就丟在一邊,往往印象模糊,稍過兩天就忘了。

讀過之後略微想一想,把上邊說的那三點回味一下,印象就清楚多了,深刻多了。這樣才不白讀,才能從中得到點什麼。

倘若是一篇重要文章,是要好好學習的文章,讀一遍,想一遍,對它有了個初步的瞭解,對上邊說的三點有了個比較清晰的印象之後,再去細讀,才能使自己的思路跟作者的思路合拍一些,才知道哪些地方應當特別注意,應當深入揣摩,這樣,收穫能夠更大些。

常見有的同志讀文章,一上手就一字一句地摳起來,半天還不能讀它一遍,一直讀到頭,所得的多是些零零星星的印象,得不出一個完整扼要的印象;

也有的同志,草草讀過一遍之後,馬上又回過頭來重讀,有時候讀了兩三遍,印象還是很籠統,甚至相當模糊,理不出個頭緒。

我想,這種情形可能都是由於缺少想那一遍的緣故。想一遍,這是個習慣問題。養成這個習慣之後,費時很少,往往只要幾分鐘,十來分鐘就行.而收效很大。

再細讀一遍,目的在於咀嚼,消化:

1.驗證第一遍讀過之後,所得的印象對不對。對的,加深它,鞏固它;不對的,糾正它。

2.求透。懂得不清楚的,要思考,揣摩,要查考工具書;前前後後的聯繫照應,要弄明白;

主要的,次要的,要搞清楚。要得出總的、全面的理解;也要得出分解的、一部分一部分的理解。

3.求深。要體會含蓄蘊藏的意思,要玩味精微細緻的情境,要領略論斷臧否的分寸。

我想,用這樣的一些步驟來讀文章,對於鍛鍊思路是很有好處的。

如果思路不斷得到鍛鍊,自己寫文章的時候,在結構組織方面就會有些辦法了。

(選自語文網,為便於自媒體閱讀和學習,重新分段並對重點句子做了加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