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極簡歐洲史》:一書理清歐洲文明的脈絡

每當我們想到歐洲史的時候,思緒總會變成一團漿糊,且不說各大國的皇位繼承混亂不堪,中世紀的那一堆混亂的小國家也足以讓人吐血。 如果你有過這樣頭疼體驗的話,那麼千萬不要錯過這本《極簡歐洲史》。

《極簡歐洲史》:一書理清歐洲文明的脈絡

《極簡歐洲史》 赫斯特著

作者赫斯特是一名澳大利亞的歷史老師,為了讓對歐洲文明所知甚少的澳大利亞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也曾是歐洲的一分子,他特意把課堂講義通過不同的線索重新串起來,刪繁就簡,把歐洲文明發展的主要脈絡展現給大家。而其中著墨最多的還是文化與政治。

文化:理性與感性的糾纏

我們常說歐洲的文化起源於「兩希」:希臘和希伯來。

希臘以科學理性見長,古羅馬則延續了希臘化的世界。源於猶太人的基督教在剛誕生的時候被羅馬帝國打擊得不行,但自皇帝君士坦丁公開支持基督教後,基督教文化就在帝國的疆土上迅速傳播開來,以至於當時很多學者援引古希臘的哲學和邏輯來解釋基督教教義,教會順勢將被改造後的希臘和羅馬的學術成就保存了下來。

《極簡歐洲史》:一書理清歐洲文明的脈絡

雅典衛城

再往後,日耳曼蠻族滅亡了古羅馬帝國,卻因為統治乏術而尋求教會的支持和幫助。於是此後一千年,教會成了獨立於歐洲諸國的勢力,依靠著對《聖經》的解釋權,牢牢把控著歐洲的思想。

直到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文藝復興呼籲人們重新感受古典情懷,從神性迴歸人性;宗教改革則意欲破除教會對宗教的壟斷權,創立了「因信稱義」的新教。沉寂了一千年的歐洲文明又進入了百家爭鳴的勃發時期。

《極簡歐洲史》:一書理清歐洲文明的脈絡

文藝復興重鎮:佛羅倫薩

而後的近代歐洲文化走出了兩條糾纏不清的道路:一條是以科學革命和法國啟蒙運動為源頭的理性之路,另一條則是以德意志浪漫主義為源頭的非理性之路。而直到今天,理性,科學,情感,熱情,自由這些元素依舊混雜在一起,撕扯著西方文明,也塑造了豐富多元的文化。

政治:分裂下的制衡

相比於東方大一統式的國家,歐洲長時間處於分裂狀態,而除了羅馬帝國時期和中世紀末期,歐洲帝王對其疆域的統治也都相當無力。這可以說是塑造西方文明最重要的一點。

起源於古希臘的直接民主制度因其明顯的缺陷並未得到後世的推崇,而古羅馬的共和制則有一點貴族和平民相互制衡的味道,雖然平民大會對元老院並沒有壓制力量,但其對權力分散和監督的重視,深刻影響了西方政治制度,尤其是美國憲法的制定。

《極簡歐洲史》:一書理清歐洲文明的脈絡

古羅馬廣場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蠻族的首領們並沒有統治龐大領土的能力,於是他們將土地封給手下的貴族們,同時在征戰中獲得他們的支持。這便是歐洲的「封建制」,君主和貴族的之間更像是平等的契約關係,而不是統治和被統治的關係。「並非所有東西都歸國王所有」,是歐洲政府思維的基石。

《極簡歐洲史》:一書理清歐洲文明的脈絡

中世紀騎士

從私有財產權出發,衍生出人權觀念,也是西方價值的核心。而這一切正源於君權一開始就很弱小的無奈處境。除此之外,中世紀教皇和國王這兩個權力中心也一直在進行爭鬥。正是在這樣的權力制衡之下,歐洲的城鎮得以發展,人們可以選舉產生自己的議會,而像馬丁·路德這樣的宗教改革者也可以在世俗權力的支持下免於教會的迫害。這些都拉開了近代革命的序幕,也奠定了天賦人權,三權分立,代議制民主這些核心政治觀念。

《極簡歐洲史》:一書理清歐洲文明的脈絡

發起宗教改革的馬丁·路德

除了這些之外,赫斯特還從語言,經濟,民族等角度概括了歐洲的發展和流變,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本書以不同的角度,把歐洲歷史述說了六遍。」而通過多角度的閱讀,讀者也可以更加深入地瞭解歐洲文明的核心。書中的圖表也是一大亮點,赫斯特畢竟是老師,圖表總結清晰到位,讓人很容易就能記住歷史中那些紛繁錯雜的關係。而至於西方文明為什麼能引領當今世界潮流的關鍵問題,大家儘可以到這本小書中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