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為了輔導女兒,41歲媽媽自學考上大學:最好的教育是收起你的巴掌

1

知乎上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人生中的什麼時刻,讓你感到力不從心?

在這個問題下面,鍋鍋看到了形形色色的答案。

有教師說,想讓厭學棄學的孩子迷途知返,無奈學生和家長都不怎麼配合的時候;

有急診科的醫生說,想讓每一個被送來急救的病人都能健康回家,然而事與願違的時候......

為了輔導女兒,41歲媽媽自學考上大學:最好的教育是收起你的巴掌

在這些答案中,一位家長的回答顯得很“特別”:

給孩子輔導作業的時候,最讓我感覺力不從心;

我絞盡腦汁地希望他能不磨蹭、認認真真地完成作業,但是他卻千方百計地讓我的輔導計劃破產。

這不,昨晚又忍不住動手打罵了他。

為了輔導女兒,41歲媽媽自學考上大學:最好的教育是收起你的巴掌

其實,鍋鍋非常明白這種力不從心的感覺了。

不在陪讀中爆發,就在陪讀中滅亡。

有時候,輔導作業時打罵孩子純屬自保;

因為再不發洩出來,可能會危及我們的生命安全。

2

陪讀父母太難了。

網上因為給孩子輔導作業而傷及自身的爹媽,比比皆是。

為了輔導女兒,41歲媽媽自學考上大學:最好的教育是收起你的巴掌

去年十月,南京一位33歲的媽媽在給孩子輔導作業的過程中,因為過於生氣,而出現了口角歪、手握筆困難等症狀。

後經醫院診治,這位媽媽是患上了急性腦梗。

為了輔導女兒,41歲媽媽自學考上大學:最好的教育是收起你的巴掌

有的媽媽因輔導作業氣成急性腦梗,有的媽媽因輔導作業誘發卵巢早衰,差點提前20年進入更年期。

今年4月,廣州一位媽媽因為每天都因女兒的作業而生氣,身體出現了異常。

感覺到自己一下子老了10歲的她,在醫院檢查後得知,自己竟患上了卵巢早衰;

專家綜合考慮後告訴她,這與她每日陪女兒寫作業時大發脾氣脫不了關係......

為了輔導女兒,41歲媽媽自學考上大學:最好的教育是收起你的巴掌

給娃輔導作業,真的是對人耐性的極大考驗。

前段時間,一位爸爸發朋友圈表示:

自己晚上下班回家,看到妻子正雙手叉腰,把頭塞在冰箱裡,兒子在書桌前抽抽搭搭。

為了輔導女兒,41歲媽媽自學考上大學:最好的教育是收起你的巴掌

他趕緊詢問妻子發生了什麼事,妻子氣呼呼地告訴他:

“輔導完作業,需要冷靜一下!”

陪讀父母,是真的苦。

說實話,上面這幾位家長已經很剋制了。

有些急躁的家長,一不小心,就會在輔導作業的過程中情緒失控。

家住深圳福田區的一位媽媽,因為輔導作業時怒火攻心,便忍不住用課本抽打等方式“教訓”了自家的兩個孩子。

鄰居見狀誤以為她是家教老師,便報了警,她也因此受到了批評和教育。

看來“一輔導作業,親媽秒變後媽”真的不只是調侃。

陪讀不易,總能讓人一秒生氣。

3

有多少人是一樣的,一陪讀就滿身負能量?

吼叫、拍桌子、哭泣、抱怨......

這些傷害孩子也傷害自己的舉動,常常會讓我們陷入後悔與自責的境地。

我們常常覺得,想在陪讀中保持冷靜、收穫快樂,是一種奢想;

然而,河南一位41歲媽媽的做法,卻告訴了我們一個看似不可能的事實:

陪讀,其實也可以充滿正能量。

去年冬天 ,河南焦作一位名叫張小豔的41歲媽媽火了。

不過,張小豔走紅的方式有點特別:

她一邊給女兒輔導功課,一邊自學,並最終考上了心儀的大學。

談起考大學的初衷,這位已經不再年輕的媽媽表示,自己想和兩個女兒一起成長。

她坦言,自己年輕時沒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等到自己給孩子輔導作業時才發現,自己常常會被孩子的作業題難住,孩子也因此不怎麼配合她的輔導。

她反思過後,明白只有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識,才能更好地輔導孩子。

為了輔導女兒,41歲媽媽自學考上大學:最好的教育是收起你的巴掌

於是,她便每天陪著孩子一起學習,用努力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成為一名大學生後,張小豔的學習勁頭更足了。

現在的張小豔,不僅是老師和同學心目中熱愛學習的好學生,也是兩個女兒的“偶像”。

她的小女兒就曾這樣說道:

“媽媽不僅教我做題,還教我英語,還陪我學國學,我媽媽可厲害了!”

為了輔導女兒,41歲媽媽自學考上大學:最好的教育是收起你的巴掌

同樣是陪讀,同樣是遇到不願意好好配合的孩子,張小豔的做法讓人敬佩不已。

教育孩子確實耗人心力、甚至讓人抓狂。但是你我都知道,打罵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收起巴掌、跟孩子一起成長;

你就會發現,教育孩子的過程,也可以充滿充實快樂和正能量!

4

不是每一個媽媽都有時間和精力去重拾夢想;

但每一個媽媽,都可以在育兒的過程中,和孩子一起成長。

前段時間,鄭州一位媽媽的奧數筆記,在很多陪讀家長群裡刷了屏。

為了輔導女兒,41歲媽媽自學考上大學:最好的教育是收起你的巴掌

這位媽媽自從生了孩子後,一直在努力地提升自己。

為了陪兒子做手抄報,原本美術功底很一般的她,便利用工作之餘自學了書畫;

兒子開始學奧數時,她又跟著孩子一起學習奧數。

為了更好地為孩子輔導奧數題,她甚至用心地做了筆記;

筆記中,每種題型涉及的重點知識和解題步驟都一目瞭然。

她說,我喜歡跟孩子一起進步的感覺。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媽媽都曾在網上分享了自己不斷學習、和孩子一起成長的經歷。

為了輔導女兒,41歲媽媽自學考上大學:最好的教育是收起你的巴掌

有的媽媽和女兒一起學古箏,當女兒還在練基本指法的時候,天賦異稟的她,居然都可以去考級了。

為了輔導女兒,41歲媽媽自學考上大學:最好的教育是收起你的巴掌

有的媽媽為了給寶寶更加科學的餵養,居然自考了育嬰師資格證和二級營養師資格證。

為了輔導女兒,41歲媽媽自學考上大學:最好的教育是收起你的巴掌

有的媽媽就更厲害了,陪兒子上課,學會了架子鼓;

陪女兒上課,學會了彈鋼琴......

為了輔導女兒,41歲媽媽自學考上大學:最好的教育是收起你的巴掌

有的媽媽為了陪兒子度過青春期,考了二級心理諮詢師和婚姻家庭諮詢師證,孩子和她的關係也因她的努力,而變得非常融洽。

為了輔導女兒,41歲媽媽自學考上大學:最好的教育是收起你的巴掌

有的父母跟孩子一起學書法、跟孩子一起學奧數,每天都和孩子一起奔跑在努力學習的路上。

為了輔導女兒,41歲媽媽自學考上大學:最好的教育是收起你的巴掌

還有的父母在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對孩子越來越有耐心,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還打算考個專升本,不斷提升自己。

你看,教育孩子的過程,其實也可以充滿陽光、充滿正能量。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父母積極向上,孩子才能銳意進取、不斷成長。

5

最好的教育方式,莫過於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孩子或許不願意聽父母說很多大道理,但孩子一定會下意識地模仿父母的行為舉止。

想要一個愛學習、知上進的孩子,我們就要先做積極向上、有追求的父母。

為了輔導女兒,41歲媽媽自學考上大學:最好的教育是收起你的巴掌

巴掌很難治好孩子的拖拉和厭學;

但父母做事利落、熱愛工作、熱愛學習的樣子,一定會給孩子正面而又積極的影響。

所以,請收起你的巴掌。

這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但好的家長,一定是在和孩子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