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台湾网红市长来了 “圳”好“雄”起

1993年,36岁的韩国瑜是一名国民党籍“立委”,他对一名在议场内大放厥词的民进党同事十分不满,当场掀翻桌子,一耳光将他打翻在地——被掌掴的人叫陈水扁。没错,就是那个后来当了台湾地区领导人又因贪腐被关进牢房的那位。这一巴掌,让陈水扁住院三天,但却让韩国瑜自己的仕途从此坎坷多舛。

韩国瑜为了他的真性情付出了不少代价,2001年韩国瑜选举民意代表失利,淡出大众视线,以至于他竞选高雄市长之初,还被视作“冷板凳球员”。没人能想到,高唱坚持“九二共识”的他,能一举拿下民进党执政超过20年的大本营,用15万票的大比分胜利把“绿地”改换成“蓝天”。

台湾网红市长来了 “圳”好“雄”起

执政高雄四个月,韩国瑜的“真性情”丝毫不减。昨天在澳门,深圳卫视记者提问他“在外拼经济时,岛内有人拖后腿,会不会觉得委屈”,他直言“他们很无聊”,“任何问题不妨我们高雄访问团回到台湾后,大家来面对面”。

多年过去,依然“真性情”的韩国瑜说出这句“面对面”,显然并非要重演当年冲动出手的情景。事实上,此番他参访港澳深厦四城,正是看见巨大的发展机遇——这也是他不惧“面对面”的底气。

台湾网红市长来了 “圳”好“雄”起

今天,他带着他的拼劲,来到拼搏之城——深圳。

台湾网红市长来了 “圳”好“雄”起

1979年,招商局蛇口工业区轰然响起填海建港的开山炮,改革开放的春雷鸣动,掀开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到今天,即便从未到过蛇口的人,几乎也都听过那句著名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也都知道被誉为奇迹的“三天一层楼”。

台湾网红市长来了 “圳”好“雄”起

深圳速度够快

深圳发展够拼

这一拼 就是四十年

未曾停歇

也不会停歇

以“拼经济”的形象红透宝岛台湾的高雄市长韩国瑜下船登陆,他的第一步就踏上蛇口,这个深圳拼搏的起点,无论行程的安排和设定中,是否预计了这番巧妙的呼应,作为一名拼搏者,在一座拼搏的城市里,相信韩国瑜会感觉到同气相求、惺惺相惜。

这种呼应,从韩国瑜的行程中就能感觉得出来。

台湾网红市长来了 “圳”好“雄”起

根据目前已经公开的行程,韩国瑜在深圳将参访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这个华南最大的农产品现代物流枢纽中心里将蕴含多少机遇和大单自不待言。

仅看2017年的数据,深圳口岸总共进口水果107.8万吨,货值达22亿美元,占中国大陆水果进口量的四成以上,到目前为止,深圳一直是大陆各城市中,进口水果最多的。

而对于把“货出得去、人进得来、高雄发大财”作为口号的韩国瑜而言,深圳本身的市场和消费力能带来多少合同本身当然是一个非常诱人的议题,不过,更具吸引力的,则是对未来长远合作的期待——除了在海吉星签下几单农产品的采购合同,如果还能在这里拥有一两个摊位,韩国瑜希望高雄“货出得去”,就可以从“一单”买卖,变成“一门”生意。

台湾网红市长来了 “圳”好“雄”起

而除了有参访农产品物流园、前海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高科技企业、盐田港等与“拼经济”密切相关的行程之外,韩国瑜目前规划的深圳行程中,更有参访深圳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和南山区行政服务大厅的安排。乍一看,这与“拼经济”似乎并没有直接相关,但作为此次韩国瑜参访四城中,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深圳的“智慧城市”建设却体现在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去年的高雄市长选举中,曾有网友制作了一则《韩国瑜,帮我回家》的视频,那里面除了有对高雄经济发展的期待,也有对民进党执政20年来高雄市政建设落后的担忧。说白了,韩国瑜管理之下的高雄,要实现“人进得来”,生活环境很重要,营商环境更重要。

在深圳,韩国瑜能够近距离体会到的,就是在“优化环境”这件事情上的努力——用潮汐车道将上下班高峰期的通勤时间大大压缩;用智能化的交通管理求出公共交通网络建设、道路常态化保养和市民的交通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利用大数据、网络化的高科技手段,让行政服务更方便、更快捷,让政府的面孔更亲切、更贴心——毫无疑问,这些也正是高雄需要的。

台湾网红市长来了 “圳”好“雄”起

韩国瑜就职高雄市长当天,有记者曾问他:心目中首选交流的大陆城市是哪个?他脱口而出“深圳”,他评价深圳是一个“活泼、充满着经济动能”的城市,并且“高雄和深圳很像,都充满动能、都不排外”。

在今天上午离开澳门之前,深圳卫视记者再次向韩国瑜提问:“您对深圳之行有什么期待?”

韩国瑜这回的回答却很简短:“马上到深圳了,到时候再说。”

——马上就要到深圳了,他要亲眼看看,再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