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賈利民:“不能讓一個山裡娃掉隊”

“不能讓一個山裡娃掉隊”

——記2019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興隆縣六道河中學校長賈利民

贾利民:“不能让一个山里娃掉队”

賈利民正在為學生講解學習難點。記者陳寶雲攝

[奮鬥者說]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每位教師的責任。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激發學生的熱情,堅定學生的意志,進而產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動機,才能讓學生的“學”和老師的“教”形成共鳴。——賈利民

清水河清澈見底,河道旁綠樹成蔭。迂迴的河水伴著不遠處傳來的琅琅讀書聲,歡快地流向遠方。

興隆縣六道河中學就“藏”在清水河南側蔥鬱的山坡上。

這裡曾是一所教學質量落後的山村中學。近年來,六道河中學以學生為本推進教學改革,構建了智慧素養教育、積分考核評價體系以及分層異動教學模式,探索解決了教師職業倦怠和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等難題,成為聞名全國的課改訪學基地。

這所山村中學的變化,要從2019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校長賈利民說起。

“落後不是山村學校的宿命”

“今年初一計劃招生150多人,但縣城和其他鄉鎮報名的孩子太多,最終招了412人。”這幾天,賈利民正處於“幸福的煩惱”中,“生源爆棚造成學生宿舍不足,只好讓老師騰宿舍。”

而在10年前的開學季,賈利民面對的卻是另一番景象。2009年8月,為整合鄉村教育資源,興隆縣將陡子峪鄉中學和六道河鎮中學合併為六道河中學。當時,因為有傳言,3年後六道河中學也要撤銷,老師消極怠工,學生紀律渙散,結夥打架,時有發生。

有人勸他,熬3年算了。

“如果渾渾噩噩對付3年,孩子們怎麼辦?”賈利民不甘心。

事在人為,落後不是山村學校的宿命。和老師交心,與學生座談,扭轉困局的“火花”在賈利民心頭迸發。

他先從培養學生良好品德和學習生活習慣入手。為了讓精力充沛的孩子們收心,每天3000米長跑、誦讀國學經典,成了必須完成的任務。“跑步磨鍊了意志,傳統文化浸潤了心智。通過各類體育比賽,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增強了班集體凝聚力。”

無規矩難成方圓。學校出臺了教師積分考核評價體系,備課情況、授課效果、為學校發展獻計出力等,統一納入量化考核,月月公佈排名,年底評優、職稱晉升,積分多少是唯一評判標準。

課堂上,賈利民推行分組制,各組集體學習討論,互促互進。每名教師都是班主任、每名學生都是課代表。

從過去冷眼旁觀別人幹到人人有事幹,老師和學生的上進心、責任心被激發出來。

“讓每個孩子都有進步”

走進六道河中學,你會發現這裡的課堂與傳統課堂大不相同:學生每4人一組圍坐;除一面是窗,三面牆上都有黑板;學生做題討論的時間比老師講課的時間長……

談及這些“不同”,賈利民五味雜陳。

2010年春季開學,在完成校風重塑後,賈利民把目標瞄準了提升教學質量。“孩子們底子薄,要因材施教,採取不同教學方法,只要每個孩子都有進步,就是勝利。”

傳統課堂,老師從頭講到尾,理解能力強的孩子,即使一點就通,也要繼續聽;理解能力差的孩子,還沒聽懂,就已翻篇。“這種大水漫灌式的教學,既浪費了成績好孩子的時間,又阻礙了成績差孩子的提升。”

為此,賈利民先選了7個班級做實驗,推行“分層異動”教學模式。每節課,老師要按照難、普通、易準備任務卡。根據成績,把學生分成A、B、C三檔,從各檔中選取學生,組成4人學習小組。學生按照任務卡內容,先自學,再分組討論,自主掌握知識點。最後,老師針對重點難點,集中或分組答疑解惑。

課改剛一試行,便引來諸多質疑。

一些老師撂狠話:“課改就是花架子,只講一小會兒,還要老師幹嘛?”

家長們一片聲討:“這是拿我們孩子當‘小白鼠’。老師成甩手掌櫃,不停止就轉學。”

面對質疑,賈利民許諾:“課堂向家長開放,如果失敗,我辭職!”

走進課堂,大家發現,交流討論、上臺解題,課改讓孩子們變得敢講、敢說、敢問、敢想,自信了活潑了。尤其是成績處於B、C檔的學生,不再是課堂上的觀望者,學習興趣明顯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互動、反饋,使他們的綜合能力得到極大提升。

“我小升初時,數學考了十幾分。”初三8班的小然說,老師“量身定製”的學習方式,讓他每節課都有新收穫。“現在數學成績次次都及格,雖然和不少同學還有差距,但我一直在進步。”

2010年秋季開學,課改在全校鋪開。以課改為突破口,賈利民又對教育教學進行了全方位改革。經過不斷地探索與實踐,該校構建了文化管理、智慧德育、六道課堂、課程超市、動力評價、自助培訓等“六大工程”的智慧素養教育模式。

“智慧素養教育尊重學生的主體差異,肯定學生身上隱藏的潛能,不以成績論學生好壞。”賈利民說,以課程超市為例,學校開設了10門必修課和24門選修課,學生可在“課程超市”根據興趣自由選課。“興趣是學習最大動力,無論什麼學科,只要有收穫,就是好學生。”

在全新教育理念指引下,六道河中學的教學質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從2013年到現在,六道河中學的中考成績一直名列全縣第一。42名教師在全國課堂大賽上榮獲特等獎和一等獎,有100多人次應邀到全國各地做示範課、講座,為20多個縣區和學校進行課改培訓和診斷指導。

心懷“教育夢”,收穫滿園香

“不讓一個山裡娃掉隊,是我的教育夢。”1989年,渴望以知識改變命運的賈利民,高考以10分之差落榜。家庭生活的貧困,讓他放棄了復讀的念頭。

當時,老家陡子峪中學正在招聘英語代課教師,賈利民順利應聘。從此,他有了讓更多山裡娃用知識改變命運的機會。“雖不是科班出身,但我發誓要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當時,學校的教學條件十分簡陋,教學就靠一支粉筆、一張嘴和一本教材。“師生髮音都不準,有的孩子初中畢業連26個英文字母都說不全。”為了改善教學條件,賈利民拿出兩個月工資,母親賣掉家裡的兩隻羊,買了一臺錄音機、一套英語聽力磁帶和一本英漢詞典。他白天備課上課,晚上批改完作業,再跟著錄音機練發音。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3年努力,他帶的第一屆學生中考英語成績闖進了全縣前三名,一舉轟動了全鄉。他跑回家,在母親懷裡大哭了一場,激動得像是自己考上了大學。

“利民有股鑽研勁兒,總能換位思考。”55歲的六道河中學數學老師崔立明說,他曾是課改的堅定反對者,“我覺得課堂就應該由老師來掌控。但實踐證明,學生才是課堂的主角兒。根據學生不同情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才能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賈利民對教育事業的傾情付出同樣令人欽佩。2011年,六道河中學改擴建,由於舊校舍的拆除,學生臨時住在一里外的活動板房裡。他白天忙工程、搞課改,晚上為學生們巡邏守夜。超負荷的工作,讓他很快就瘦了20多斤。

心懷“教育夢”,收穫滿園香。近年來,賈利民主持了5項國家級課題、2項省級課題、4項市級課題,其中有兩項被評為全國科研成果一等獎,30多篇論文榮獲全國一等獎。先後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優秀共產黨員和鄉村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今年,作為全國十名優秀教師代表,獲評2019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又是對他付出的最好肯定。

“鄉村教育大有可為,我要繼續努力,讓每個山裡娃都能快樂成長、成才。”賈利民堅信,這個夢想定會實現。(記者陳寶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