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北水南調”的東江水 東深供水工程今昔

在深圳,從羅湖去龍崗的方向,有一條公路​叫沙灣路。路的左側緊靠著一座山,右側挨著一片湖。路面狹窄,雙向單車道,且轉彎較多,一遇到交通高峰或事故,堵車就成為大概率事件。在這條路上往返次數多了,漸漸曉得,這座山叫求水山,這片湖習稱東湖。然而,我來深圳的20多年裡,這條路一直這樣,沒有什麼變化,既未拓寬也未取直,原因就在於這片湖是重要的水源保護地,是廣東省東江—深圳供水灌溉工程(簡稱東深工程)的最後一站。這片4.06平方公里的湖面,承擔著香港總用水量75%和深圳總用水量50%的供給,它就是被譽為“深港大水缸”的深圳水庫。

“北水南调”的东江水 东深供水工程今昔

俯瞰香港“大水缸”——深圳水庫 ,夕陽下色彩如油畫。 (IC photo/圖)

1959年,廣東省迎來建國後最大的興修水利高潮,寶安縣(今深圳市)也不甘落後,上馬十大水庫工程,深圳水庫就是其中之一。和其他9座水庫由寶安縣自行勘測、設計、施工不同,深圳水庫是在省派技術人員指導下建設完成,這是因為當時省裡已計劃用深圳水庫給香港供水。這一年的11月,來自寶安縣10個人民公社的2.5萬人,最多時4萬人,在梧桐山和求水山之間的山坳,用兩臺壓土機、不計其數的鋤頭、鐵鍬、扁擔和手推車組織起百日大會戰。99天后,630米長24.5米高(二次擴建時加高1米)的主壩、187米長14米高、276米長15米高的左、右副壩均提前落成。60年過去了,這座幾乎憑人力夯壘的水庫依舊固若金湯。它的溢洪道周圍,早已建起一座綠意盎然、鳥語花香的公園。園中亭亭淨植的大王椰樹和佈滿青苔的水泥臺階,是深圳情侶最鐘意拍攝婚紗照的外景之一。

1960年3月,深圳水庫開始蓄容。在此之前,庫區內的8個自然村搬至高處,合併成一個新的叫大望的行政村。望著河水緩緩上升淹沒曾經的家園,村民們不會想到,很多年以後,這個靠一道長橋與沙灣路相通的村莊,竟然成了深圳最具有藝術氣息的地方。1960年11月15日,省港兩地簽署協議,由深圳水庫每年供港2270萬立方米(50億加侖)淡水。1961年的春節,很多香港人第一次喝到了通過文錦渡附近的水管汩汩流淌而來的內地淡水。

三面朝海的香港,其實是一個淡水資源奇缺的地區。雖然香港地處亞熱帶,溼熱多雨,但是受季風的影響十分明顯,降水春夏多,秋冬少。地下水含量有限,地表河流的上游多為間歇性。加上香港面積太小,一場暴雨還未及匯成河,就已經奔流到海不復回。說出來,很多人恐怕不相信,香港最長的河流竟然是深港邊界僅長37公里的深圳河。而香港的別稱香江,只是傳說中一條小小的溪澗,已無從考證。沒有大江大河的滋養,香港只能看老天的臉色吃水。

1841年香港開埠以後,港英政府陸續利用境內的坑谷坳窪建設水庫(香港稱為水塘),甚至在新界赤門海峽附近興修了全世界第一座大海中的水庫——船灣淡水湖,攔蓄淡水。1978年,隨著殖民地時期最大的也是最後一個水庫——位於西貢的萬宜水庫完工,香港擁有大大小小的水庫18座(不計私人水庫)。除了建水庫,港英政府還籌辦海水淡化廠,後因成本太高放棄。然而這些舉措跟不上人口的增長和工商業的發展,水成了香港這座城市的一道“緊箍圈”。一遇乾旱,動輒出現“水荒”。

翻閱香港1884年以來的氣象記錄,可以發現1895年、1902年、1929年和1963年鬧過四次嚴重的旱災。尤以1963年最為極端:全年降雨量只有901毫米。連童謠都唱到:“月光光,照香港,山塘無水地無糧,阿姐擔水去,阿媽上佛堂,唔知幾時無水荒”,350萬香港人坐困愁城,陷入恐慌。據當時香港《文匯報》報道,由於缺水,香港織造業及漂染業減產3至5成,農業損失港幣1000萬元,13個行業停工損失達6000萬港元,飲食業大受打擊,數十萬工人生活受到威脅……1963年6月1日起,港英政府執行“制水令”:“每4天供水1次,每次供4小時;各街巷公共水喉隔日供水1次”。這次“制水令”直到次年的5月27日颱風來臨,大雨傾盆才告取消。至今,上了年紀的香港人對供水日街頭,瓶罐桶壺大擺長蛇陣的情形記憶猶新。

那段時間,珠三角地區同樣遭災,但廣東省政府同意:港英政府派出14艘油輪北上珠江口裝取淡水;廣州市每天無償供應香港2萬噸自來水;深圳水庫臨時增加淡水供港。並接受港英政府提出東江引水的建議,報告國務院。1963年底,經周恩來總理批准,國家計委劃撥3800萬元專款,啟動東深工程,“中國政府將承擔全部工程的設計和修建,並負擔全部費用”,“因為香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自己的同胞”。

在香港人的眼裡,跨過羅湖橋去趟深圳都算是北上。那麼廣東腹地的東深工程很自然地被視為“北水南調”。“北水”指東江,珠江水系的三大幹流之一。它源自江西省尋烏縣椏髻缽山,全程562公里,由東北向西南斜穿廣東河源,於惠州接納西枝江後,扭頭朝西,經東莞,在廣州增城注入獅子洋。輾轉山地丘陵間的東江,集水面積相當廣闊,經過新豐江等水庫的調節,常年水量豐富,且下游段距離香港較近。

“北水南调”的东江水 东深供水工程今昔

廣東省河源縣,新豐江水庫匯水面積5140平方公里。 (IC photo/圖)

東莞的橋頭就位於東江下游段,如今是一個以舉辦荷花節而遠近聞名的生態小鎮。每年夏天,到此賞花觀景的人絡繹不絕。但他們中少有人知道,在很多年前,這裡已因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環境,成為東深工程長期取水的源頭。那個時候,縱貫小鎮的東江支流石馬河並不像現在這樣從南流向北,而是逆著地勢從北流向南!

石馬河的主流叫觀瀾水,發源於寶安縣龍華大腦殼山,流進東莞境內與雁田水匯合後,因河中有大石形似馬匹改稱石馬河。實際上,整個東深工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讓約51公里長的石馬河—雁田水改變流向。為這,2萬多名下鄉知青和當地社員,還有廣東工學院土木系百名師生一起不捨晝夜地開山劈嶺、鑿洞挖渠。僅僅用了一年,1965年3月1日,滔滔東江水便從北向南、從低到高,翻越6道水壩、8座泵站,一路拾級而上,升至東深工程最高點、今莞深交界處的雁田水庫後,由人工開挖的明渠轉沙灣河(深圳河的主流),流進深圳水庫,經三叉河交水點,入閘香港。這樣的輸水場景一直持續了很多年,遲至2000年左右,我在深圳“二線關”沙灣關(現已拆除)附近,還見過公路邊的河道里東江水緩緩流淌。

不過,2003年6月以後,就再也看不到這些了。為確保水質不受汙染和增加供水量,廣東省政府累計投資76億元,先後進行3次擴建和1次改造,新建箱涵、隧洞、渡槽和生物硝化站等設施,廢棄開放式的河道和明渠,改用地下鋪埋和空中架設的封閉管道輸水深圳水庫。自此,石馬河—雁田水恢復天然流向;全長83公里的東深工程縮短至68公里;對港的年供水能力,由最初0.682億立方米提升到現在11億立方米,相當4座萬宜水庫的蓄水量。香港再無缺水之憂。

“北水南调”的东江水 东深供水工程今昔

東深供水工程擔負著香港、深圳以及工程沿線東莞8個鎮2400多萬居民生活、生產用水重任。 (IC photo/圖)

1982年5月香港最後一次限時供水結束,“制水”成為歷史。1995年,港英政府宣佈,香港居民四個月內首12立方米用水,免交水費。2004年周星馳的電影《功夫》上映,“包租婆,為什麼突然之間沒水了呢?”這是香港曾經的生活寫照,但現在聽起來,真的是一句笑話。

龐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