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副總經理,月薪2萬,離職了”:陷入職場舒適區有多可怕?

“副總經理,月薪2萬,離職了”:陷入職場舒適區有多可怕?

周凱想過自己有一天會離職,但沒想到自己居然這麼快就離職了,而且很狼狽。

想當初,周凱畢業回國後憑著豐富的經驗和海外留學的經歷找到了一份滿意的工作,雖然從基層做起,但兢兢業業,勤勉認真。

有一次老闆讓小楊接待一個大客戶,小楊卻把客戶得罪了,後來周凱主動把事情攬過來,不僅把客戶哄得高高興興,還和客戶籤成了訂單。

老闆認為周凱在關鍵時刻臨危不亂,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便破例提拔為副總經理。

慢慢地,周凱覺得自己不用那麼努力照樣混得風生水起,也覺得自己對各方面的業務輕車熟路了。

於是周凱便開始“享受”,不再主動學習,也不再遇到不懂的問題請教老前輩了,公司的培訓也很少參加。

但舒服的日子沒過多久,周凱就被降職了。

再後來周凱受不了同事、下屬的各種議論和異樣眼光,迫於無奈只好提出離職。

“副總經理,月薪2萬,離職了”:陷入職場舒適區有多可怕?

職場中的“花盆效應”無處不在

周凱的情況在職場上很常見。

自以為已經很厲害了,不用追求進步也可以穩步發展或者能夠獲得自己想要的,殊不知實則像溫水中的青蛙,剛開始待在水中悠閒自得,當發現水溫升高時,又無法逃脫,最後只能被淘汰。

這讓我想到了教育理論學中的“花盆效應”,其實在職場中也是如此。

花盆效應又稱局部生境效應。花盆是一個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境。首先,它在空間上有很大的侷限性;其次,由於人為地創造出非常適宜的的環境條件,在一段時間內,作物和花卉可以長得很好,但一離開人的精心照料,經不起溫度的變化,更經不起風吹雨打。

其實不難理解,當一個人處於舒適區內,身心都是舒服的;但當脫離了舒適區,就會無所適從、各種不適應,進而會面臨被淘汰的危險。

比如我之前的一個同事,雙休,住在單位宿舍,步行到公司十分鐘,月薪八千。他的工作業績也還算不錯,完全有繼續上升的空間,但他不願意再往前走,說現在這樣挺好的。

後來公司調整組織架構,把他調到新的部門,做了幾個月,沒怎麼賺到錢,他不得不離開公司重新找工作。

由此可見,一旦陷入到職場舒適區,不是被拋棄,就是在走下坡路,總之百害無一利。

“副總經理,月薪2萬,離職了”:陷入職場舒適區有多可怕?

認識舒適區的三個區域

“副總經理,月薪2萬,離職了”:陷入職場舒適區有多可怕?

心理學研究說,人類對於外部世界的認識可分為三個區域:

舒適區(comfort-zone);

學習區(stretch-zone);

和恐慌區(stress-zone)。

舒適區:得心應手,每天處於熟悉的環境中,做在行的事情,和熟悉的人交際,甚至你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對這個區域中的人和事感覺很舒適。但是學到的東西很少,進步緩慢,而且一旦跳出這個領域,面對不熟悉的環境及變化,你可能會覺得有壓力。

學習區:我們很少接觸甚至未曾涉足的領域,充滿新穎的事物,在這裡可以充分地鍛鍊自我,挑戰自我。

恐慌區:顧名思義,在這個區域中會感到憂慮、恐懼,不堪重負。

舉個例子:

當我們從事的工作是我們所熟悉的,平時完全能應付得來的,那麼這份工作就在我們的舒適區內;

當我們從事的工作遇到了困難,但在思考或請教別人以後理解或接受,那麼這份工作就在我們的學習區內;

當我們從事的工作是我們一點也不懂的、未曾涉及的,那麼這份工作就在我們的恐慌區內。

心理學研究表明,待著“舒適區”會讓人止步不前;待在“恐慌區”會讓人壓力過大;只有待著“學習區”,才能讓人進步。

“副總經理,月薪2萬,離職了”:陷入職場舒適區有多可怕?

陷入到舒適區有什麼影響?

“副總經理,月薪2萬,離職了”:陷入職場舒適區有多可怕?

(一)舒適會消滅“上進的潛能”

每個人都有潛能,但若生活在一個安逸的環境中,潛能往往就會被自己無意識地埋沒。

因為沒有生存的壓力,沒有外力的催逼,所謂的努力也是在不痛不癢地進行。

一份對名人進行綜合分析的調查結果顯示:那些成功的人物中70%以上的人都是在極端不適乃至辛酸的環境中成長的。

美琪畢業後就留在外地獨自打拼,但遭到家裡人的反對,家裡人想讓美琪回老家發展,美琪拒絕了。父母一氣之下斷了美琪的經濟來源。

但美琪沒有退縮,不僅憑著優秀的能力找到了一份好工作,還做得十分出色。

孟子有句話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所以如果想要潛能被充分地挖掘,就要學會居安思危,為自己製造“不適”,逼著自己成長,這樣潛能才會被充分地挖掘。

(二)舒適其實是在浪費時間

每天上班後沒什麼緊迫的任務要完成,只是需要按部就班地工作,時不時地裝裝樣子、刷手機,坐在空調房裡,無需經歷風吹日曬,這樣的生活無疑是很舒服的。

但沒有不適感、沒有壓力,自然也就沒有危機意識,沒有提升自我、讓自己變得更強的動力,也會讓我們對時間的感覺鈍化了,本質上就是在浪費時間。

就像那句話:“如果你現在做的事情是到了80歲也能做的,那你要青春幹嘛?”

但還有一句話也說:“你能吃多少苦,你就會有多少的成就。”

我有個朋友,名校畢業,現在在北京和朋友一起創辦了公司,常常處理各種瑣碎事情到凌晨兩三點,基本上沒有什麼休息時間,我有時會問他:“不累嗎?”

他會回我:“會累,但有想做的事兒,不想浪費時間。”

“副總經理,月薪2萬,離職了”:陷入職場舒適區有多可怕?

如何打破“花盆效應”?4點建議

“副總經理,月薪2萬,離職了”:陷入職場舒適區有多可怕?

(一)杜絕安逸的心理根源

如果之前你認為舒適的定義是美好的、不用費任何力氣的,那麼現在你要改變對舒適的定義,以杜絕安逸的心理根源。

你要將舒適定義為一個負面的詞彙:“過於追求舒適很危險,容易讓人失去鬥志。”

之前看到過一個案例:

大意是硅谷一家高科技公司的部門主管主動提出離職,離職的理由卻是:“公司雖然給了我不錯的薪酬待遇,還給我配了一輛專車,這種優越的生活給我的感覺像是行屍走肉,不如上一家公司富有挑戰性,那時候我每天都很晚才睡,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事情供我解決,很累,但我覺得很充實。”

有一些人覺得這個主管很傻,放著好好的工作不做,非要去挑戰風浪。

通常情況下,帶有這種想法的人在進入職場後,給自己的定位也是基於舒適的要求:“我感到舒服自在就好,其他的不用管。”

事實上,在強大的人的眼中,舒適會給自身造成不好的影響,而“不適”雖然伴隨著磨難,但磨難是機遇,也是一筆無形的財富,能帶來強大的正反饋。

(二)扭轉依賴,主動從溫室中跳出來

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溫室。

第一個溫室是由父母給予的,從小到大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有父母在背後默默遮風擋雨。

第二個溫室是由自己的心態給予的,每當遇到困難時,內心深處總有一個聲音提醒你:“別做了,不然放棄吧。”

露露在上海讀大學,大學畢業後就聽從了父母的安排,回老家考教師資格證,安安穩穩地當一名小學教師,露露考了兩次,終於考上了。

但一年後,露露又回到了上海,原因是回家後的日子一眼就能望到頭,停留在大城市雖然艱難,可是有很多機會。

由此看來,即使躲避某些競爭,退一步求安逸,也未必真的能夠如自己所想、如自己所願。

因而,一定要主動放棄對溫室的依賴,因為溫室從來都不是永久的,自身的經歷才是真的。

而生活得舒適與否,也總是由現實的參照物決定的,這取決於我們看齊的榜樣,或者曾經制定的目標。

(三)讓“不習慣”變成“習慣”

假如你的工作一直都處於比較休閒的狀態,每天按時來,按點走,突然有一天,你的老闆下達通知:最近要趕進度,大家辛苦一下,加加班。

於是,你連續加了一個月班,從每天6點下班變成了每天10點下班。

此時你就會被這種“突如其來的不適”所影響,併產生厭煩,有很強烈的情緒波動。所以要漸漸地讓“不習慣”變成“習慣”。

之所以迷戀舒適的生活,其實體現著對未來的迷茫。

首先想一下目前的工作是自己喜歡的嗎?對未來又有什麼樣的職業發展規劃?以及自己下一步要做什麼?

其次養成一個好習慣、有行動力,比如你從事銷售的工作,並想在銷售的領域有自己的一片天地,那麼你要保持學習的狀態,每天規定自己要完成哪些事情,要達成哪些目標等等。

最後穩定好心態,如果堅持了兩天發現習慣太難了,可能就會所有動搖,所以要相信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情都是在為未來增加籌碼,也比常人更容易接近成功。

(四)無事可做時,要給自己找點事做

人在無事可做時,舒適感就會侵入到我們的生活中。

比如工作不忙、領導監管不嚴格時,我們就會想著偷一會懶,玩手機,下班回到家,躺在沙發上玩一兩個小時,看看視頻,然後一天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沒有做成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但當你適應了這種輕鬆的節奏以後,你就很難再緊張起來,因為你已經習慣了“無事可做”的生活。

於是,當你“無事可做”時,你的一個同事可能在做月度計劃,你的另一個同事可能正在聯絡客戶談合作。

久而久之,你們之間的差距就拉開了。

因此有時候,成功和失敗與否並不在於能力的大小,而在於每天如何利用“舒適”的時間。八小時內求生存,八小時外求發展。

所以可以把時間拿來讀書、參加各種課程、或者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但方向要對,要麼有利於自己以後的職業發展規劃;要麼能提升自身的實力,以便在職場中越來越遊刃有餘。

“副總經理,月薪2萬,離職了”:陷入職場舒適區有多可怕?

組織行為學教授安迪·莫林斯基在《進化》提到:逃避令我們害怕的場合和任務,是世上最自然不過的事。

其實也可以理解,因而面對舒適區時,是否突破它,全在於自己的選擇。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不走出舒適區,你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可以有多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