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實體店的倒閉,真的是因為電商導致嗎?

最近幾年很多實體店鋪接連出現倒閉,而實體店倒閉的原因,很多人都把它歸結為電商的衝擊,所以現在有很多人對電子商務比較反感,認為電商奪走了實體店的機會。


實體店的倒閉,真的是因為電商導致嗎?


但是實體店的倒閉並不僅僅是因為電商的衝擊,而是受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電商的發展確實對傳統的實體店產生了一定的衝擊。

我國電商發展至今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我國的電商發展越來越迅猛,而電商的快速發展首當其衝的必然是實體店鋪,與實體店鋪相比,電商有很多優勢,比如價格更便宜,可以選擇空間更大,不受時間空間的影響等等。

正因為電商的優勢明顯,現在很多年輕人基本上都習慣於在網上購物,而不是到實體店購物,這樣在市場需求一定的情況下,勢必會造成實體店鋪的生意更難做,對應的電商業務佔消費總額的比例會越來越大,畢竟我國的消費市場就這麼大。

比如2018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大概是38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9%,而同期電商零售總額達到9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更是達到25.4%,電商增長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5.2%,較上年提升7.3個百分點。


實體店的倒閉,真的是因為電商導致嗎?


也就是說目前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上是每年都在增長,但是在這些增量當中,電商的佔比相對比較大,對應的實體店的增量是比較小的,這意味著電商的發展搶走了很多實體店的機會。

其次、最近幾年實體店的倒閉,還受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

實體店生意不好過,如果單純把這種原因歸結於電商的衝擊,我認為是有失公允的,雖然電商對實體店的衝擊確實很大,但是除了電商的影響外,實體店鋪的倒閉還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不斷攀升的房價

過去10年,我國的房價經歷了一波快速上漲的過程,很多城市房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比如2010年深圳的房價均值只有1.6萬左右,但到了2019年,深圳的房子均價已經達到5.4萬以上,相當於10年時間增長三倍以上。


實體店的倒閉,真的是因為電商導致嗎?


而不斷上漲的房價,給實體店鋪造成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1個是房價上漲之後,大家購房的成本增加了,不僅首付增加月供也增加,這個就擠掉了大家消費的空間,很多房奴都沒有多餘的錢去大量消費;

第2個是不斷的上漲的房價也推動了商鋪價格的上漲,過去幾年很多城市的商鋪價格一年一個價,這進一步增加了實體店鋪經營的成本,很多實體店鋪的倒閉,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為租金太高,導致利潤空間被壓縮而選擇關閉的。


實體店的倒閉,真的是因為電商導致嗎?


第二、消費的升級

我們不否認,目前有很多實體店鋪倒閉了,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有很多實體店仍然活得好好的,比如現在一些大型購物商場仍然有大量的人群在購物,有些店鋪甚至需要排很長的隊。這說明並非實體店沒有機會,而是因為大家的消費已經出現了改變。

以前在大家的收入水平不是很高的時候,大家的消費很簡單,只需要吃喝住行就可以。但是隨著大家收入水平也不斷提高,以及生活觀念的改變,大家對消費的需求已經出現了很大的改變。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以前大家非常喜歡喝碳酸飲料,碳酸飲料一到夏天就非常熱賣,但是現在很多人出於健康的目的都不再喝碳酸飲料了=,反而會追逐一些單純的礦泉水或者其他健康的飲料。

而且現在很多80後90後00後,在消費的過程當中更加註重的是一種體驗性和個性化,大家在消費的時候,不僅僅是看價格,更重要的是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心理。在這種消費觀念改變的背景之下,有很多實體店仍然要按照十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的觀念來經營店鋪,很多產品也是很多年都沒有更新,沒有跟上市場的變化,所以導致銷量不斷降低,直至店鋪倒閉,都是很正常的。

第三、實體店之間的競爭

最近幾年很多城市都在不斷建設各種大型購物廣場,和傳統的街邊店鋪相比,這種大型購物廣場有更大的優勢,一方面是很多購物類型都集中在這種大型購物廣場,吃飯、購物、娛樂都可以在這種大型購物廣場完成,所以現在很多人都更傾向於到這種大型購物廣場購物,而不是在街邊的小店鋪購物。

也正因為在大型購物廣場的競爭之下,很多街邊的實體店鋪都失去了競爭優勢,因此出現業務銷量下降甚至關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