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為什麼唐朝可以擊敗強大的突厥,北宋卻無法擊敗契丹

其實,唐朝本來可能也滅不了東突厥的。

唐滅東突厥的轉折點,是大軍統帥李靖在得知太宗已經派出唐儉跟突厥和談的情況下,利用突厥的遲疑,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決斷,帶領一萬騎兵行軍二十餘日直撲頡利可汗的大帳,最終一戰而平定北方。如果李靖沒有這個決斷,恐怕突厥緩過勁來,還要再折騰三五十年。

李靖的這個決定實際上是非常冒險的,一方面,這場仗很可能打不贏,另一方面,就算能打贏,唐儉也有很大概率會被憤怒的突厥軍隊殺死。但李靖在作戰時說的話是,“為了國家,死一個唐儉何足惜哉”。

李靖的狠辣與冷酷,可見一斑。

為什麼唐朝可以擊敗強大的突厥,北宋卻無法擊敗契丹

李靖歸來以後,唐太宗給予了他很大的褒獎。後來唐決定滅吐谷渾時,李靖再次擔任西征大軍的統帥。李靖之所以敢這麼玩,是因為他了解李世民。而李世民之所以不處罰李靖,也是因為李世民對武將有著充分的信任和對自己的絕對自信。

但假如李靖生在宋朝並擔任攻擊契丹的統帥,即便他主動出擊並且俘虜了遼國皇帝,等他回國的時候,也很可能等來皇帝的一紙賜死詔書。換句話說,宋朝皇帝在乎的根本不是你能不能打仗,而是你聽不聽話。

事實上,從宋朝作戰的統計來看,兩宋能打的將領其實並不少,而宋朝對外戰爭的勝敗基本只取決於一點,那就是皇帝的智商是否在線。但凡是皇帝選人得當、不瞎指揮的戰役,就算不贏基本上也不會敗,而皇帝一旦開始指揮甚至御駕親征,那麼這戰役80%以上的概率是要失敗的。

關於唐朝為什麼能擊敗突厥,我認為還有一點不得不提,那就是唐朝士兵的戰鬥素質以及將領的指揮能力真的是非常之高。

還是以唐滅東突厥這場戰役為例,李靖完成部隊集結的時間是農曆的十一、十二月,這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在戰役的第一階段,李靖帶領三千鐵騎直撲定襄,頡利可汗倉皇北逃。在戰役第二階段,李靖率領一萬騎兵急行軍冒雪急行二十餘日——當時頡利可汗已經逃至陰山以北,這一地區在農曆一二月的平均溫度平均在零下二十度到零下四十度之間。但是,在史籍中,你卻找不到李靖部隊非戰鬥減員的記載。

與李靖這一站形成對比的是唐朝中後期的李愬雪夜入蔡州之戰。此戰中,李愬同樣利用了雪夜的掩護進行作戰。儘管他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史籍卻記載“時大風雪,旌旗裂,人馬凍死者相望”。也就是說,此時唐軍的身體素質較之初唐時已經差得很遠。(當然,這跟募兵制的興起有很大關係,這裡就不展開論述了)

為什麼唐朝可以擊敗強大的突厥,北宋卻無法擊敗契丹

與此同時,在戰役的指揮上來說,唐軍實際上是分六路進攻東突厥的。如圖所示,在這場戰爭中,李靖與柴紹等三支部隊作為進攻主力負責主要進攻,李孝恭、薛萬徹、衛孝節三支部隊負責阻擊或者打援。這條戰線西起寧夏、甘肅,東至遼寧,跨度近2000公里。即便是在今天有現代化通訊方式的前提下,能打贏這樣一場戰鬥的將領也堪稱天才,何況是在1400多年以前。李靖的軍事指揮能力,可說已臻化境。

為什麼唐朝可以擊敗強大的突厥,北宋卻無法擊敗契丹

同樣,在後來的滅吐谷渾之戰中,李靖和唐朝軍隊又展現出了駭人的戰鬥力。在戰爭第一階段,唐軍在人跡罕至的青海草原上兵分兩路,分擊吐谷渾的軍隊。而後又快速集結,追擊敗逃的伏允可汗。這種快速出擊、分進合擊的鉗形攻擊,與今天的裝甲部隊作戰理論幾乎如出一轍,但在初唐時期能完成這樣手筆的戰爭指揮,只能讓人懷疑李靖開掛。此外,從此次唐軍作戰的路線來看,從隴西到新疆且末,直線距離就接近4000裡。唐軍卻能在青藏高原上玩這種級別的運動戰,其戰鬥意志和戰鬥素養,幾乎可以說是古代中國軍隊的巔峰水平。

此外,唐初比較著名的戰爭還有侯君集的滅高昌之戰。唐軍同樣是快速行軍,穿越數千裡戈壁,一戰而定高昌。所謂“漢家兵馬如日月,高昌兵馬如霜雪。日月照霜雪,霜雪自消滅”,便是最能代表高常人恐懼的一首歌謠。

總之,初唐時期唐軍可謂是整個亞洲地區內最強大的軍事力量——沒有之一。在名將和明君的指揮之下,滅突厥並不是什麼難事。宋軍的戰鬥力本來就比遼軍差,再加上瞎指揮的皇帝,不去送人頭,那真是有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