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普通人改命真的很难吗?我给你开了这三副良药


普通人改命真的很难吗?我给你开了这三副良药

作者/子棋

我先讲个故事:昨晚下班后,我和一位同事聊到凌晨4点。原因是她实习要结束了,很有可能是和她最后一次见面。

我们一共三个人,我,室友,她。

三个小时里,她声情并茂的跟我讲述了六个月以来,我们部门内同事之间的奇闻趣事,勾心斗角,甚至演化到如今的“党派之争”。

我听得是津津有味,不时还哈哈大笑,有种如梦初醒的感觉,好像自己实习期间都置身事外,除了工作,什么都不知道。

回宿舍后,我仔细思考了这件事,我发现没这么简单,这背后有个很深刻的教训,总结起来就八个字:知道越多,麻烦越多。

在社会上混了半年,我猛然发现:不要对所有事都抱有兴趣,一心一意,勤快干活倒是最有用的。正如罗胖说的那句话:我一直沉浸在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中。

普通人为什么很难成事?因为分心啊!总是操心别人,那哪有时间去管自己呢?

我之所以能想到这一层,并时常深思,强加反省,就是因为我做了以下三件事,持续做,直到做出成绩。

普通人改命真的很难吗?我给你开了这三副良药

01 改命良药一:多读书

2019年我读了20本书,这对我来说是个突破,因为以前几乎不用心来读书。

去年年初,参加了剽悍行动营,两个月期间读了15本。之后空了大半年,直到八月份开始又重新读了李笑来的书以及秋叶大叔的作品。

那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呢?

通俗点说:不会闲着,经常想办法。

11月份,我精读了《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我发誓要读十遍,因为写得太深刻了,每一章都能给我落地的方法。

举个例子:我过去很难做出成绩,因为我觉得自己哪都不如别人,这也要补,那也要学。非常累,也很焦虑。

这个难题困扰了我两年时间,直到我在书中看见了一句话:注意力>时间>金钱,我一下子就打开了。

后来我专注在一个点上,持续打磨,并做出成绩。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我拿到了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学院的证书,一下子让自己信心倍增。

读书永远都是一个基础,它让你链接高维度的思维。你去做了,改变就自然发生了。

普通人改命真的很难吗?我给你开了这三副良药

02 改命良药二:重反省

说个有意思的生活现象:你会发现身边有部分人,他们不知道每天的日期。

我经常被人问道:今天星期几?几号了?

这说明什么?

人们缺少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度。

这很可怕,因为这样的人稍不留神半年就过去了,一不小心,大半辈子就没了。

怎么办?

勤反思,每日至少一次。

我自己每天反思,最直观的改变就是:冷静多了。

我上班期间经常被训斥,为什么?不长记性啊!有些事,主管,经理和我说了一遍,我不放在心上。之后出事了,我说不记得了。这不被训斥,才怪呢!

后来,我专门拿个小本子,每天上班之前花半个小时看当天预定,群里的消息,遇到重要信息,提前做好记录。这样一来,上班期间得心应手,还受领导表扬。

我为什么会改变?因为我问自己:

1. 每天我在哪一块花时间最多?

2. 我怎么才能开心,有自信?

3. 我的价值要如何体现?

这一切的答案就是四个字:当前工作。

我过去不当回事,后来经过反省,想明白了,改变就发生了。

反省是普通人的必修课,它让时间看得见,让错误不再延续,成长不再遥遥无期。

普通人改命真的很难吗?我给你开了这三副良药

03 改命良药三:勤写作

2020年,我对自己的最低要求是:每周至少写一篇文章。

做不到,罚款100元,并且这个计划已经开始启动了,第三方也找好了。可谓是新年油门加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一周一篇很多吗?不多,因为一年也就48篇文章而已。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是由无数次行动决定的,而行动的起源来自想法,可想法的根源又是念头。

所以,如果我们能纠正念头,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改命”。

写作是新概念的植入,通过主动思考把念头演变成想法,最后再通过行动把想法落实成文字展现出来。

一个经常写作的人,就是在不断“正视”自己的念头,哪些可取,哪些摒弃。

普通人从来没有这个意识,任由念头掌控自己的大脑,从而驱使行动,导致自己的现实生活慌乱无绪,焦虑横生。

所以,常读书,重反省、勤写作是一套完整的成长系统。它包含新概念的植入,自我消化、输出呈现,形成思维和行动的高密度链接。

新一年的钟声再次敲响,第一批90后也已步入了30岁。时间就是这么简单,它从不被任何力量管控,却又实实在在的主宰万事万物。

我们能做的就是和时间做朋友,读书为积累,反省为行动、写作为改变。

愿我们的2020年都能遇见最优秀的自己,开启最崭新的人生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