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慈禧太后有幾個丈夫?

不如無情


慈禧太后雖在咸豐、同治帝相繼離世後,垂簾聽政,獨掌大權四十多年,但因其身居特殊的位置,在咸豐帝離世後,慈禧便只得守寡至死,雖然傳言慈禧豢養了多位男寵,但是他的合法丈夫就只有咸豐帝一個。

慈禧隸屬於葉赫那拉氏,因為出生時生的粉啄玉雕,另外,庭院裡恰好滿樹杏花盛開,她的祖父便為她取名杏貞。在咸豐帝即位後,按照慣例,後宮中舉行了三年一次的選秀活動,當時13至17歲旗人女子都需要經過嚴格逐級篩選,最後經過皇帝的遴選後,入宮侍奉皇帝。在1852年,杏貞剛好17歲,她成功被選入皇宮充當秀女,在她初被選入宮中時,因生的花容月貌,被咸豐皇帝封為蘭貴人,從此之後慈禧便開始了紫禁城的漫漫長路。

後宮之中帝王之寵愛,難以長期獨享,帝王有太多的選擇和誘惑,對待後宮的女人大多是雨露均霑,慈禧入宮之後,為了得到咸豐帝的寵愛,自然是費盡心思。慈禧為了更加了解咸豐帝,然後投其所好,她將每月的月例銀子分作兩份,一份用來自己置辦服飾、胭脂、首飾等必備品,另一份她都用來打點咸豐帝身邊的近侍,因為太監經常會收到慈禧偷偷派人送來的銀兩,平時自然是心向慈禧的,在慈禧向他們打聽咸豐帝的喜好時,他們也是知無不言。

在多方打聽和詢問下,慈禧得知咸豐帝尤其喜愛字畫,並且自身有很強的畫工,平常善畫駿馬。慈禧為投其所好,平時便開始習著手練書法和繪畫,一段時間後,咸豐帝偶爾看到,慈禧正在全神貫注的伏案作畫,雖然好奇,但是心中對她很是欣賞,以後對慈禧便多出一份關注。慈禧跟咸豐有了共同的興趣愛好後,兩人之間逐漸有了更多的共同語言,他們的感情也隨之逐漸升溫。

後宮之中,最講究“母憑子貴”,在咸豐六年時,慈禧在蒙受恩寵之後,成功為咸豐生下了第一個皇子愛新覺羅載淳,慈禧憑藉這個兒子實現了真正的逆襲。慈禧在生子當天,便被咸豐帝冊封為懿妃,次年又被晉封為懿貴妃。後來咸豐帝其他嬪妃雖然又為他生了幾個皇子,但是大多早早便夭折了,最後咸豐帝臨死之前僅有兩子一女,且另一個兒子年紀尚小,所以在咸豐駕崩後,慈禧的兒子載淳便成為了唯一的皇位繼承人,同治帝順利繼位後,慈禧便順理成章成為皇太后,以後獲得輔政的機會。

在咸豐死後,慈禧太后年紀輕輕便成了寡婦,因為貴為皇太后,自然不可改嫁,所以在慈禧後來的漫長一生中,陪伴慈禧的只有身邊的宮女和太監,其中陪伴時間最長的便是清朝的傳奇太監李蓮英,慈禧曾為其違背雍正規定,太監以四品為限的祖制,賞李蓮英戴二品頂戴花翎。

李蓮英十分聰明,在上一任被慈禧寵愛的安德海,因過於狂妄,逾矩被殺之後,李蓮英逐步學會了揣摩主子的脾氣和愛好,對於慈禧的任何要求,李蓮英都會想辦法去滿足,對於慈禧的煩惱,李蓮英也都會想辦法化解,所以孤單的慈禧與李蓮英之間的感情十分深厚,慈禧也對李蓮英的服侍也非常受用。有的人說李蓮英並不是真正的太監,我認為這並不可信,所以李蓮英雖不是慈禧的丈夫,但他是陪伴和服侍在慈禧身邊的一個長期“伴侶”。


娜娜聊古今


這話問的可真有意思,當然一個丈夫啦,她的丈夫是愛新覺羅.奕詝 ,也就是咸豐皇帝,慈禧在咸豐二年17歲的時候入宮,比皇帝小4歲 比皇后大兩歲,一開始被封為蘭貴人,後來一步一步得到咸豐皇帝的賞識和寵愛,終於在咸豐五年, 生了他們唯一的兒子載淳之後,就青雲直上 ,受到了咸豐皇帝的專寵。
咸豐皇帝因為被他母親所害早產,所以從小體弱多病,宮內的大事 小情,都讓慈禧代為處理,這位病病殃殃的皇帝終於在31歲的時候駕崩,身體實在太差了。


從此以後, 26歲的慈禧成為了寡婦,她的兒子 同治皇帝6歲登基,(因為咸豐皇帝只有一個兒子 所以就得他登基),在位十三年,十九歲因為流連忘返與青樓之間(正規大的妓院不敢去 只能去小的)所以得了花柳病,後來從宮外拉來了四歲的光緒皇帝繼承皇位,從同治的時候起慈禧就一直把持朝政,“老佛爺”這個稱號也是李連英給她取的,她是信佛的人 所以很樂意的稱號。

佳寧有話說:至於咸豐駕崩以後她有沒有男寵或者情人就不得而知,聽說她和榮祿很曖昧,還特別寵愛太監李蓮英,但是不管怎麼說 ,她的丈夫一隻有一個。


佳寧說歷史


咸豐帝,愛新覺羅氏,名奕詝,即清文宗,通稱為咸豐帝,道光帝第四子。生於北京圓明園之澄靜齋,20歲繼帝位,年號咸豐。在位十一年(1850年-1861年)。崩於承德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葬於定陵(河北遵化縣清東陵),享年31歲咸豐帝一共有三位皇后孝德顯皇后(1831年—1850年),薩克達氏,咸豐帝為皇子時的嫡福晉。道光二十七年,道光帝冊封薩克達氏為奕詝的嫡福晉。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乙亥(1850年1月24日)逝世,無子女。孝貞顯皇后(1837年—1881年),鈕祜祿氏,即慈安太后,滿洲鑲黃旗人,廣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揚阿之女。比咸豐帝小6歲,是咸豐帝為皇子時的側福晉。咸豐二年(1852年)封貞嬪,五月晉貞貴妃,六月奉旨立為皇后,時年16歲,無子女。咸豐帝崩逝後,尊為母后皇太后,又稱東太后,後與慈禧、恭親王奕欣聯手發動辛酉政變,誅除八大臣。同治帝登基後,上徽號曰慈安皇太后,訓政二十年,兩度垂簾。光緒七年(1881年)崩逝,死因成謎,葬於定東陵,上諡。宣統加諡,最終諡號為: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聖顯皇后。孝欽顯皇后(1835年—1908年),葉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滿洲鑲藍旗人(後抬入鑲黃旗),咸豐二年(1852年)被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後冊封懿嬪。咸豐六年(1856年)生皇長子載淳(即同治帝),詔晉封懿妃,次年又晉封懿貴妃。咸豐帝崩逝後,尊為聖母皇太后,又稱西太后,後發動辛酉政變,誅除八大臣。同治帝即位後,上徽號曰慈禧皇太后,訓政四十七年,三度垂簾。自光緒年間,宮中及朝廷開始以“老佛爺”尊稱之,光緒帝崩逝後,即日尊為太皇太后,次日崩逝,葬於定東陵,上諡。最終諡號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長度為大清皇后之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