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唐詩中的除夕夜,真情感動千年,感受別樣的年味,每首都值得背誦

除夕,古代又叫除日,歲除。除,即光陰已去之意。除夕的風俗,是貼春聯、大掃除,放爆竹,迎接新年的到來。除夕夜要吃年夜飯來守歲,守歲的目的是希望父母、全家都健康長壽,祈禱一年都平安順遂。

(聲明:本文系六不和尚原創文章,謝絕轉載,如有侵權,全網必究!)

唐詩中有很多關於除夕之夜的作品,或者除舊佈新,迎接春日的到來;或者感慨時光流逝,寄託情思;其中更多的,也是最動人的則是羈旅感懷,思念家鄉的作品。這些詩,發自真情,寄託幽思,故而讀來甚為動人。

新年即將到來,在這除舊迎新的日子裡,品讀古人經典,能為生活增添詩意,也能體察古人的情懷與幽思。今天王和尚,選取7首唐詩,加以短評,從字裡行間感受濃濃的真情,為新年增添詩意的美好。


唐詩中的除夕夜,真情感動千年,感受別樣的年味,每首都值得背誦

△ 除夕夜讀唐詩,感受古人的情懷


01:除舊迎新,唐詩中唯美的守歲之夜

守歲(唐·董思恭)

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

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冰銷出鏡水,梅散入風香。

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

王和尚評詩:

一年將盡,除夕正是除舊佈新的時刻。獻節即歲首之意,冬日將盡,春日馬上到來,冰雪消融,梅花開放。此時春光漸露,作者的心情也開朗起來,守歲之日,開懷痛飲,坐等春光的到來。其殷勤迎新的心理活動寫得頗為真切。


唐詩中的除夕夜,真情感動千年,感受別樣的年味,每首都值得背誦

△ 唐詩中的守歲之夜


這首詩一說是唐太宗所作。詩雖無甚深刻含義,但極力刻畫冬今春來的欣喜之情,很是動人。其中“冰銷出鏡水,梅散入風香”一聯,寫得細膩真切,值得細賞。

02:春光漸近,時光流逝引起詩人感慨

除夜(唐·王諲)

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

氣色空中改,容顏暗裡回。

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

王和尚評詩:

除夕夜,新舊交替,寒冬悄悄退去,春光漸漸到來。作者既為新春到來感到欣喜,又感嘆時光流逝,容顏漸老。“今歲今宵”,“,明年明日”寫出時光流逝的急速,而“催”字也寫出作者內心的感嘆。


唐詩中的除夕夜,真情感動千年,感受別樣的年味,每首都值得背誦

△ 梅花迎春


春光漸漸逼近,不經意間改變了一切。氣色之變,容顏漸老,一切都是悄無聲息。梅花是春天的使者,它感覺到春日的溫暖,已經悄悄在後園綻放。尾聯一點,全詩皆活,寫得生機盎然,富有詩趣。

要認識春天的到來,既要有敏感的神經,也要有細膩的觀察,作者筆法輕靈,刻畫細膩,很準確地捕捉到了春天的消息。


唐詩中的除夕夜,真情感動千年,感受別樣的年味,每首都值得背誦

△ 寒夜孤燈,觸動詩人情腸


03:羈旅漂泊,高適客居他鄉感慨時光

除夜作(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王和尚評詩:

除夕之夜,本是闔家歡聚的時刻,但是對漂泊在外的旅人來說,卻倍感淒涼。高適客居在外,寒夜獨對孤燈,倍感失落與孤獨。“轉”字特別有味,寫出他內心愈發寂寞,而“獨”也寫出他內心的孤獨寂寞。

為何客心轉悽然呢?故鄉遠隔千里之外,奔波勞碌一事無成,想來此刻家人也在思念著自己,一樣徘徊無眠,而作者宦途漂泊,也有些愧對自己和家人。語雖平常,卻寫盡客居之人的矛盾心情,故讀來頗為感人。


唐詩中的除夕夜,真情感動千年,感受別樣的年味,每首都值得背誦

△ 唐詩中孤獨的除夕夜


04:宦海浮沉,唐詩中孤獨的除夕夜反思

除夜宿石頭驛(唐·戴叔倫)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王和尚評詩:

戴叔倫在撫州任上,除夕夜要取道贛水,返回故鄉。羈旅漂泊在除夕夜更顯得孤獨寂寞。他獨處旅館,無人探問,一盞孤燈都覺得可親,其孤獨淒涼不問可知。當此除舊迎新之夜,唯有他漂泊萬里,有家難歸。


唐詩中的除夕夜,真情感動千年,感受別樣的年味,每首都值得背誦

△ 宦海漂泊,更增思鄉之情


除夕夜本是團聚守歲之時,自己卻漂泊在外,對比之下更寫出鄉愁之深。作者回思宦海浮沉,自己消磨得身心支離,顯得更為可笑。“悲”和“笑”對比寫出自己的反思,更加覺得宦途掙扎的無奈與無趣。現在只剩下衰老與愁容,面對萬物萌發的春日,更顯得鬱悶壓抑。

這首詩刻畫細膩曲折,用字精煉傳神,運用對比手法,寫出自己宦途的悲哀與無奈,值得細品細賞。

05:除夕守歲,幽默唐詩展露蓬勃生氣

除夜 其一(唐·盧仝)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

燭盡年還別,雞鳴老更新。

儺聲方去病,酒色已迎春。

明日持杯處,誰為最後人。


唐詩中的除夕夜,真情感動千年,感受別樣的年味,每首都值得背誦

△ 飲酒守歲,祈禱健康


王和尚評詩:

除夕夜守歲,有渴望延年益壽的意思。並且,在古代,除夕夜要舉行儺舞驅鬼,祈求一年平安。此詩,即與此風俗有關。

詩的首二聯主要寫“惜”,珍惜光陰,珍惜此刻的相聚。“殷勤”,“逡巡”即寫出此刻的珍惜不捨之意,此夜一次疊用也寫出依依不捨的感情。蠟燭燃盡,五更雞鳴,舊歲已經過去,新年也要到來,時間的變化寫出守歲一夜的珍惜之意。

儺舞驅鬼,希望未來一年健康長壽;新春到來,作者飲酒迎春,寫出作者辭舊迎新的欣喜之意。守歲歡聚的習俗,一般是年長者最後飲酒,故而作者幽默地問,守歲之夜誰能堅持到最後,誰能獲得最長壽的祝福?表現出作者蓬勃的朝氣和樂觀開朗的精神。


唐詩中的除夕夜,真情感動千年,感受別樣的年味,每首都值得背誦

△ 白居易的友情


06:白居易與友同行,除夕夜寫詩勉勵朋友

除日答夢得同發楚州(唐·白居易)

共作千里伴,俱為一郡回。

歲陰中路盡,鄉思先春來。

山雪晚猶在,淮冰晴欲開。

歸歟吟可作,休戀主人杯。

王和尚評詩:

公元826年,白居易因病從蘇州刺史任上離任,而此時劉禹錫也卸任和州刺史,兩人於江南相會,結伴北還途經淮安時寫下了這首詩。全詩洋溢著與友作伴的欣喜之情,寫得明白如話又親切動人。


唐詩中的除夕夜,真情感動千年,感受別樣的年味,每首都值得背誦

△ 大詩人劉禹錫


與摯友相伴,千里歸鄉自然不勝欣喜。因此陰暗的天氣也突然放晴,河水解凍正好行船,此為第二喜。家鄉漸近,歸心似箭,對家鄉的思念比春光還要急促,近鄉情濃,此為第三喜。因此作者在結尾以幽默的口吻勸慰朋友,回鄉之後一定詩情噴湧,但是要珍重身體,不要貪戀美酒。

這首詩娓娓道來,步步深入,既有與朋友作伴同行的欣喜,也有歸心似箭的急切,更有對朋友殷勤真誠的囑託,寫得興奮而恬淡,真誠而豁達,讀來甚好。

07:孤獨除夕夜,唐詩中的羈旅漂泊感人至深

巴山道中除夜書懷(唐·崔塗)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春。

漸與骨肉遠,轉於僮僕親。

那堪正漂泊,明日歲華新。

唐詩中的除夕夜,真情感動千年,感受別樣的年味,每首都值得背誦

△ 孤獨大年夜,詩人何去何從?


王和尚評詩:

崔塗是唐朝末年詩人,一生窮愁,他壯年曾經漫遊巴蜀,後又在陝甘一帶遊歷,詩多寫羈旅離怨之情。這首詩即是他漫遊巴蜀時所作,寫得悽惻孤苦,細膩感人。

作者客行他鄉,離家萬里,苦行蜀道更顯得孤獨寂寞。正值除夕之夜,他在風雪之夜借宿客棧,鄉思,旅愁一起襲來,內心之悽苦不問可知。心情煩亂,故眼見得亂山殘雪;獨處異鄉,即便春天到來也感受不到絲毫暖意。第二聯以景寫情,渲染出作者內心的孤獨。


唐詩中的除夕夜,真情感動千年,感受別樣的年味,每首都值得背誦

△ 孤獨的夜,詩人滿懷憂傷


離家萬里,骨肉分離,身邊唯有小童陪伴,故而他看到童僕也倍感親切。“轉”字寫出他與童僕相依為命的孤獨,也反寫出心情的寂寥。新春即將到來,作者仍要漂泊在旅途中,故而“那堪”寫出自己的無奈之情,其中也暗含,時光流逝,一事無成的感慨。

這首詩用情真摯,感情曲折,寫出旅途之人的孤獨,故而現在讀來也能感人至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