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呂建中:從國際視角看能源行業如何更好地擴大改革開放

SHPGX導讀:能源行業一直是改革開放的重點,也是難點。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呂建中認為,我國在大力推進油氣行業市場化改革的同時,必須緊緊把握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這根弦,明確改革目的,堅持問題、目標和結果導向,堅持立法先行,依法推進開放,真正做到可持續地吸引資本進入、鼓勵技術創新、增強供應保障能力。

呂建中:從國際視角看能源行業如何更好地擴大改革開放

呂建中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能源行業一直是改革開放的重點,也是難點。從早期終端消費市場開放、價格改革,到後期上游資源開發、生產加工環節放寬准入,直到今天全產業鏈擴大開放,雖歷經曲折反覆,但終能實現新突破、取得新發展。特別油氣行業,作為關係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戰略領域,近年來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上邁出更大步伐。隨著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成立、全面開放油氣勘查開採市場政策出臺,一系列改革舉措推出,基本構建了全產業鏈開放、“放開兩頭、管住中間”的新格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放眼國際,歐美等成熟市場在能源市場化改革、政府創新管理等方面有較豐富的經驗和具體的實踐案例,值得我國學習借鑑。為此,中國經濟時報獨家專訪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呂建中,他長期跟蹤研究世界主要國家能源政策及市場化改革進程,並多次在美國、英國、墨西哥、巴西、印度、日本等國家開展調研交流。

呂建中認為,當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十分複雜,而能源(特別是油氣)國際化程度較高,我國油氣對外依存度已超過70%和40%。近期美伊衝突、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加大等風險因素給我國能源安全帶來嚴峻挑戰。

我國在大力推進油氣行業市場化改革的同時,必須緊緊把握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這根弦,明確改革目的,堅持問題、目標和結果導向,堅持立法先行,依法推進開放,真正做到可持續地吸引資本進入、鼓勵技術創新、增強供應保障能力。

國際上哪些能源改革經驗值得借鑑?

呂建中認為,縱觀世界各國,幾乎都把能源問題作為國家安全戰略對待,對能源領域的改革,雖然名義上為“市場化”,但實際上沒有哪個國家的政府敢於把能源安全保障完全交給市場。即便一些國家在早期曾淡化了能源安全,但是在市場形勢發生重大變化時,又會把能源安全提上重要議事日程。比如英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推行的大規模市場化改革,到了2000年之後,國家日益受到石油產量下降、國家能源安全風險加大等的影響,又不得不重拾政府幹預手段。後來,像日本、巴西、印度、墨西哥等國家在實施本國的能源改革時,都把保障能源安全放在核心位置,中國正在大力推進的油氣體制改革也是如此。

“能源行業的改革和發展,必須把握住提升國家能源安全這個核心。”呂建中表示,改革的目的不是要放棄能源行業的戰略屬性,而是要藉助市場之手,更好地提升戰略保障能力。特別是在能源轉型時期,儘管新能源發展速度很快,但要擔當起保障能源安全的重任還有待時日。我們研究部署和實施能源領域的改革開放,需要妥善處理好能源轉型與能源安全的關係。

油氣是普通商品嗎?

呂建中認為,首先,油氣是特殊商品,有自身的規律,不能適用於一般的市場規律,油氣行業全產業對外開放,應符合油氣行業自身的特點。其次,不同能源之間也存在差異,同一個政策不適應於所有能源,比如美國對非常規能源、新能源的發展都有不同的政策支持,巴西對海上油氣開發的支持政策與陸上的不同等。另外,能源行業對技術的要求很高,能源革命的核心是技術革命,其它方面都要通過技術革命來推動,擴大改革開放,一定要有利於推動技術進步。以巴西為例,在短短十幾年裡,依靠技術革命,巴西一躍成為海上油氣強國。最後,

能源行業是資源型行業,帶有自然壟斷性,不同類型的能源,具有不同的特點。總之,國際經驗表明,在推進能源,特別是油氣行業改革時,不能忘記油氣的戰略屬性,它不能等同於一般商品,不能用一般性的市場規律說事。

我國油氣體制改革宜如何推進?

呂建中認為,中國油氣體制改革要考慮自身的資源稟賦和經濟發展階段,要處理好能源改革與能源轉型的關係。從國外經驗看,能源轉型是順應發展規律的結果,能源改革首先要適應能源轉型的需要,然後是對能源轉型發揮促進和保障作用。換句話說,能源改革不能盲目地為改革而改革,我國的能源改革一定要充分考到資源稟賦、經濟發展階段性及各方面矛盾,應認識到無論是能源轉型還是能源改革,都不能一蹴而就。比如巴西早年為解決能源安全問題,走上了發展乙醇汽油的道路,現在海上石油大發展,暫時還顧不上天然氣;英國在2014年又成立了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理局,組織實施了北海大陸架石油振興計劃等。日本、印度及歐洲的一些國家,國內油氣資源十分貧乏,在制定能源政策和推動能源轉型方面,都有自己的“小算盤”。

如何看待中國能源轉型的進程?

呂建中表示,中國正在大力推進能源向清潔、低碳、高效方向的轉型,需要在多重目標中尋找動態平衡。首先,要充分認識到中國傳統化石能源和新能源之間,是多能互補,相互促進的關係,不應過於強調替代。其次,要注意到能源轉型是一個過程,不能過於強調競爭,改革要有利於給每種能源找到合適的位置。像美國的頁岩油氣革命、巴西的深海鹽下大發現等,既推動了國家能源獨立,也沒有影響到這些國家新能源的發展壯大。

因此,能源改革應設定合理、有序、相互配套和支持的體系,政府應在能源轉型過程中,更好地起到引導、推動和完善市場機制的作用,要推動先進和前沿技術的利用,合理設定政策的優先序。

油氣市場改革中,政府、國企如何定位?

呂建中認為,當前,全球有上百家國家石油公司,特別是在全球排名50位的石油公司中,國家石油公司佔比過半。通常,這些國家石油公司與國際石油公司在國際市場上開展競爭、合作,沒有因為屬於國家公司而在經營上遭遇問題。當然,國家石油公司在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時,必須遵守國際市場規則和所在國的法律法規。在國內市場上,國有能源公司處於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需承擔政治、經濟、社會三大責任,容易產生政企不分等問題。在深化改革中,既要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又要做到政企分開,不能用政府行為過度干預企業。像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的改革,歷經十幾年不見良好成效,很重要的原因在於糾結於政府與企業的關係。我們還是要

強調政府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企業依法經營。

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就是要解決政府如何發揮作用的問題,在能源領域如何體現,需要進一步研究。在一些成熟市場的國家,在推進能源領域改革時,往往立法先行,通過建立起相對完善的制度,以更好地處理政府、企業和市場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