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村上春樹:痛苦不可避免,但磨難可以選擇


村上春樹:痛苦不可避免,但磨難可以選擇


痛苦是很個人化的體驗,每個人都不可避免,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了。但後一句並不十分容易理解。磨難為什麼可以選擇?磨難是指什麼?選擇又是指選擇什麼?村上春樹在說這句話時,他受到了什麼啟發,我們不得而知,但這句話的確是真知灼見。人的一生就是磨難的一生,因為個人的力量真的是太單薄了,每個人都在默默地承受著來自世界和他者的壓迫,這是無可置疑的。這當然是我個人的見解,這句話也是我個人的心理投射,話又說回來,每個人都是這麼辛苦嗎?也不見得,或許有些人真的幸運非常好,他/她不必承受太多,按老人的說法,就是ta有福,一輩子沒什麼大風大浪,思想也不用因為沉重的負擔而需要建構自己的哲學來防禦,他們無疑是天之驕子,人人羨慕而不能的對象。但話又說回來,真的存在這樣的純粹的幸運的人嗎?即使有,他們又真的是幸福的嗎?幸運並不完全與幸福相當,簡單的頭腦又真的是一種幸運嗎?這些問題值得商榷,並且答案一定沒有簡單的定論。說回來“磨難”的內涵,我們可以選擇磨難的什麼?答案或許有在磨難的形式,我們在磨難中的立場、態度以及磨難的結果轉化。每個人各有各的磨難,其形式千變萬化,並且每一個磨難都可能包含著不同的形式。更易於讓人選擇的則是我們身處磨難之中的立場與態度,同樣的磨難,站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當我們選擇更智慧、更適應性的態度來面對磨難時,磨難就會呈現不同的側面,哪怕身處最艱難的環境中,我們依然有選擇自己態度的自由,而這種自由就是任何力量也剝奪不去的、真正的、徹底的自由。對待磨難的結果,我們可以進行意義重建,對磨難進行不同的意義解釋,就會帶來不同的啟發,你可以說,意義化磨難是我們最後的掙扎,但這種掙扎或許就是自我完善甚至超越的準備,人活著,不就是為了這點意義嗎?不就是為了超越人性的桎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