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囧媽》:父母與成年子女的幸福距離是多少?10米夠不夠?

《囧媽》講述了中年男子徐伊萬意外同母親坐上了開往莫斯科的火車,和母親相處6天6夜的故事,可以說是中國父母同成年子女的相處真實狀況的縮影。

01

中國式父母:“我是你媽,我不管你誰管你”

影片前半部分媽媽真想讓人吐槽,卻讓我們看到了自己媽媽的影子。她操心著兒子的各種大小事情:餓不餓,什麼時候該喝水,吃多少肉,甚至夫妻之間什麼時候有沒有性生活,什麼時候該生孩子,事無鉅細她都要過問。兒子徐伊萬不滿媽媽這種控制式的愛,卻囿於孝心,只能通過把媽媽的小番茄一個一個扔出窗外來發洩不滿。

隨著劇情發展,伊萬和俄羅斯美女相互衷腸、媽媽再次逼生孩子,兩人矛盾升級。伊萬喊出那句“不要你來管”媽媽嘶吼“你是我兒子,我不管你誰管你?”

《囧媽》:父母與成年子女的幸福距離是多少?10米夠不夠?

對於這句話我們再熟悉不過,從小到大媽媽對我們說過多少次?

  • 小學時,你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媽媽一直在外面敲門,你讓媽媽讓你自己呆一會兒,媽媽說,“孩子,你有什麼事不能跟媽媽說?我是你媽媽,我得管你。”
  • 初中時,你穿了一條破洞牛仔褲,媽媽讓你換掉,你說媽媽們同學們都這麼穿,媽媽說服不了你,只好說,“我不管他們,你是我兒子,這事我得管。”
  • 高中時,你說你想學文科,媽媽說,文科沒有前途,讓學理科,媽媽說,“這關係到你之後的發展,我是你媽媽,我得管。”
  • 大學時,媽媽盤問你校園生活的細節,你讓她不要管,她回應“我是你媽,我不管誰管?!”
  • 畢業了,你想去企業發展,媽媽卻說國企好,“這麼大事,你一定要聽媽媽的。”
  • ……

從小到大,每當我們自己的想法、主張不符合媽媽的心意,彼此又無法說服時,你生氣了,讓媽媽不要管。媽媽總是拿出這句殺手鐧,“我是你媽,我不管誰管?!”

不僅如此,很多媽媽在孩子成年後,即便是有了自己獨立的婚姻家庭,也會常常說出這句話。

影片中伊萬被媽媽催生孩子的事情,表哥家也真實上演過。

表哥結婚幾年了,一直還沒有孩子。那天大家都在門口坐著,舅媽對錶哥表嫂說:“你們到底什麼時候要孩子?為什麼不生孩子?有問題嗎?有問題就去看醫生呀,看個醫生有這麼難嗎?結婚這麼多年,還不生孩子,也不怕人笑話。怕看醫生花錢嗎?你沒有錢,我就給你錢去看,有這麼難嗎?”

表嫂一臉難堪,表哥就回了一句:“不要你管,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去。”

舅媽又說道:“我是你老媽,我不管你 ,誰管你。”

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在媽媽的眼裡,你永遠是孩子,這句話真不假。但

如果說小時候媽媽的這句話,是怕辨識能力有限的我們誤入歧途;那麼長大後,媽媽的這句話只會讓孩子對你產生排斥感、離你越來越遠。

02

《囧媽》:父母與成年子女的幸福距離是多少?10米夠不夠?

刺蝟效應和人際關係距離

影片中伊萬在和媽媽發生了上面強烈的衝突一幕之後,要求媽媽“從現在開始,在這個火上,你和我的距離不能小於10米。”

此時此刻10米對於伊萬來說或許是和媽媽的安全距離。一旦小於這個距離,兩人可能會再次發生爭吵;超過這個距離媽媽又不會放心。

其實在生活中也一樣,父母和子女,尤其是成年子女的往往不能太親近,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有一個古老的故事:

在一個飄雪的冬日,森林中有十幾只刺蝟凍得發抖。為了取暖,他們緊緊地靠在一起,卻因為忍受不了彼此的長刺很快各自跑開了。

可是天氣實在太冷,他們又想要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時的刺痛又使他們不得不分開。

就這樣反反覆覆,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斷在受凍與受刺兩種痛苦之間掙扎。最後刺蝟們終於找出一個適中的距離可以相互取暖而又不至於會被彼此刺傷。

這就是心理學上人際交往關係理論中的“刺蝟效應”,也稱為心理距離效應

物理學上有一個原理:分子間存在引力和斥力,它們都會隨著分子間的距離的減小而增大,但是斥力隨距離變化得更快一些。

《囧媽》:父母與成年子女的幸福距離是多少?10米夠不夠?

其實,人與人的交往中也存在著引力和斥力,從一個綜合的角度來看,如果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走得太近,那麼在相互吸引的同時也會產生更為強大的斥力,所以找到一個距離的平衡點或者平衡範圍來保持引力和斥力之間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刺蝟效應”和分子間斥力原理告誡人們,與人(包括親人之間)相處之時要學會保持距離,只有適當的距離才會使人愉悅

《囧媽》:父母與成年子女的幸福距離是多少?10米夠不夠?

03

父母與成年孩子的親情就是保持“一碗湯的距離”

網上有一句流行話,成年子女和父母的距離最好是一碗湯的距離,意思是指父母與子女的居住距離要不遠不近,煲好一碗湯送過去剛好不涼,既方便探望又保持獨立的空間。

相距太近,兩代人的思想觀念不同、生活習慣不同、脾性經歷不同,所處的位置不同難免不會有衝突;相距太遠雙方又無法互相照顧,在一方急需要幫助的時候,無法提供支持協助。

“一碗湯的距離”說的是父母與成年孩子空間上的距離,其實在心理上也是一樣,父母還需要和孩子尤其是成年子女保持心理距離,也就是要有邊界感。

榮格說:“父母對孩子最壞的影響,莫過於讓孩子覺得他們沒有自己的生活”。如果父母總是越俎代庖,對孩子的人生指手畫腳,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還會導致一個家庭的破裂。有研究指出,上一代人對下一代人介入得越深,子女幸福的可能性就越低

然而對這個距離的掌控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處理人際關係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很多因素,一味地想去拉近距離,尤其是中國的父母,希望和自己的兒女之間保持零距離。他們有著天然的舔犢情深,認為“你是我兒子/女兒,我不管誰管”。這樣的父母大部份人是期盼自己的子女幸福,認為自己經歷了人生風雨,對社會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不想看著孩子重複自己的錯誤,不想看著孩子走自己走過的彎路,因此總是過多地去參與和干涉子女的私生活。還有一部分父母則是不自覺的把自己生活中面臨的壓力、問題轉嫁給孩子,把孩子視為自己生命的延續,總是對孩子提出這樣那樣的要求,然而,通常這些要求是以父母自我為中心的。

父母們這樣的做法往往適得其反,兩代人思想理念不同,父母子女個性、脾氣、經歷、習慣不同,平凡的生活,誰也無法站在高處看人生,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正確合理的。在父母過多關愛下的孩子,心靈的私人空間總是被侵佔、被填充,他們想尋求解脫,因而會對父母產生越來越強的排斥力,而父母們長期沒有得到期待的和子女相互吸引,彼此之間心理距離也就慢慢地漸行漸遠,父母子女都在憤怒、自責、矛盾中糾纏。而在這過程中一部分孩子就會表現得叛逆,對父母的愛全盤否定;還有一部分則會在父母的管束中妥協變得十分依賴父母,判斷和選擇能力日益變弱。

《囧媽》:父母與成年子女的幸福距離是多少?10米夠不夠?

04

與成年子女保持距離怎樣做才幸福?

保持距離意味著保持獨立的空間和適當的距離

現在購房市場中特別推崇父母、子女住同一小區,但不住同一套房,我覺得這樣的做法很適合父母和已經組建家庭成年子女(無論是和兒子一家同住還是女兒同住都 一樣)。不在同一個屋簷下生活,不那麼容易發生衝突,異性子女和長輩之間相處也方便些。事實也證明,這是避免矛盾衝突的最好方式。

保持距離意味著尊重

孩子的周國平說,“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誌,它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這個距離意味著對於對方作為獨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對方獨處的權利。

首先是對孩子獨立人格的尊重。人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孩子在2歲左右就開始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識,成年人更是個個有著自己的想法。《囧媽》最後,經過俄羅斯之行,伊萬終於明白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盧小花也終於明白“電影中的伊萬是個小男孩,我的伊萬是個大人了”。其次是對孩子隱私的尊重。不要過問孩子生活中、工作中的細節,允許孩子有不想告訴你的事情和想法。

《囧媽》:父母與成年子女的幸福距離是多少?10米夠不夠?

保持距離意味著放手

在一個大家庭各類事務,我們要先分清楚是兒子媳婦家的事,還是老兩口自己的事,如果是父母自己的事,父母可以諮詢子女意見後自己倆人決定;如果是子女家的事,父母要退居二線,家庭的重大事項還是交由子女決定的好。當然,如果做父母的能和子女保持良好的親子 關係,子女有什麼困惑,也會向父母請教,這時,父母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但至於採不採納,就不要過多在意了。

保持距離意味著經濟上要有界定

成年子女應和父母經濟上保持相互獨立,有獨立的規劃和計劃,互不干涉。當然,如果一方 有難時,作為血肉之親,定要慷慨解囊,互相扶持。這樣有分寸的界定才能保持距離,而相互扶持,才是有情有義,更能和諧長久。

這個特殊的春節,宅在家裡的時間有些長了,或許和父母之間的距離近了些,但卻是我們練習保持心理上距離好時機。來吧,看《囧媽》,讓我們好好學習如何彼此相處,希望每個家庭和諧美好。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