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为何你家老人不是在喝鸿茅药酒就是在喝绿毛药酒?

为何你家老人不是在喝鸿茅药酒就是在喝绿毛药酒?

听说鸿茅药酒出事了,我的心里一惊,因为就我肉眼所见,家里至少有7、8个长辈在喝或者喝过这个“神酒”。在农村,鸿茅药酒是逢年过节给长辈送礼的保底选项。年轻人送得省心,长辈们喝得开心。

我也曾怀疑:真的这么好?老人信誓旦旦:真的好,喝了这个酒,睡觉不用愁!

现在想来,老人们还是谦虚了,因为按照鸿茅药酒的广告词,这个神酒解决的可不仅仅是老年人睡眠不好的问题: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而且,疗效来得快:“肾虚腰酸鸿茅酒,每天两口病喝走”。

为何你家老人不是在喝鸿茅药酒就是在喝绿毛药酒?

这还不是鸿茅药酒最厉害的地方,它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明明是药,却在广告中把自己包装成保健品。——试问,如果消费者很清楚地知道这是药,还会毫无禁忌地逢年过节给长辈送“药”?还会毫无顾忌地每天来两口“药”?

保健品能不能保命我不知道,但是药吃多了是要命的呀!鸿茅药酒成为非处方药至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共检索到鸿茅药酒的不良反应报告有137例;江苏、辽宁等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都曾通报其广告违法,违法次数达2630次,被暂停销售数十次,但仍挡不住它的销量节节攀高。这中间的原因,有监管部门的失责问题,也有消费者的心态问题。

譬如我的长辈,知识结构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容易被忽悠,看了广告就觉得神酒能让自己强身健体;譬如我,明明怀疑过这个酒,却从未认真去确认。——这,也是神酒们得以长存的温床。所以,倒了一个鸿茅药酒又如何?老人们从鸿茅药酒的迷梦中醒来后,马上会寻找到下一个绿毛药酒,继续喝,继续“强身健体”。

这几年,老人们被忽悠得倾家荡产买保健品的案例屡见报端。除了鸿茅药酒这种明火执仗的,还有很多你听都没听过的保健品,在老人身边无孔不入。

为何你家老人不是在喝鸿茅药酒就是在喝绿毛药酒?

是中国老人格外“怕死”吗?不全然是。网络上曾有一篇“我是怎么骗老人买保健品的?”的文章,详细讲述了老人是如何上当的。

这些骗子公司是这么给老人洗脑的:公司卖的保健品只是个媒介,我们要给老人“带来健康和陪伴”。

他们通过发传单、拉人进店、团购、送礼品、老“顾客”教育新“顾客”等方式,逐渐培养老人成为顾客。

为何你家老人不是在喝鸿茅药酒就是在喝绿毛药酒?

大部分顾客都是独居老人。他们在家很孤独,去保健品公司不仅能和同龄人交流一下,还能得到销售员的细心照顾。有的销售员每天有8个小时陪在老人身边,陪老人买菜、帮老人做饭。天天去看他,每天给他送些水果,陪他聊天。老人都把销售员当成了亲孙子,家里断水断电,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销售员。晚上老人病了,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也不是他的孩子,而是销售员。

到了这时候,老人即使明知道产品未必真的有效,也不得不买了:“买产品不是真的觉得好,而是你对我好。我不能让你对我这么好,还赚不到任何钱。”而一旦这些老人成了老顾客后,还会成为销售员的“帮凶”,会帮着销售员“欺骗”后来的新顾客。当别人问起他保健品好不好的时候,为了维护面子,老人一定会说好。没有老人愿意承认自己傻,“如果说不好,这不是打自己的脸么?”

当然,也有一些意志比较坚强的老人,不吃“温情牌”,销售员会使用另一种方式。他们会要求看老人血管,然后告诉他们有病。

为何你家老人不是在喝鸿茅药酒就是在喝绿毛药酒?

不要小看这一招,非常管用。毛主席的名篇《反对党八股》里正有这么一句:

如果说理说得好,说得恰当,那是会有效力的。说理的首先一个方法,就是重重地给患病者一个刺激,向他们大喝一声,说:“你有病呀!”使患者为之一惊,出一身汗,然后好好地叫他们治疗。

“你有病呀”这句话,会让老年人心惊肉跳。他们怕的不是死,而是怕给子女添麻烦、添负担。“你有病呀”这句话正戳老人软肋,于是乖乖买药。

无论是渴望温情和陪伴,还是惧怕生病给孩子带来负担,大部分买药的老人都不敢告诉子女,很多都是等到损失惨重才会被子女发现,而这时候,得到的往往是子女更多的埋怨和嫌弃。

但扪心自问,如果我们陪伴父母的时间多一些,我们对待父母的方式耐心一些,他们还会用钱买温情吗?

他们妄想喝完鸿茅药酒或者绿毛药酒,就能离我们再近一些,就能陪我们再久一些,而我们在做什么呢?

我们忙着自我成长,顾不上带着父母一起成长;我们关注学区房、区块链、贸易战、娱乐八卦,却没有时间关注父母喝的药酒成分;我们在朋友圈哀悼霍金逝世、哀悼叙利亚儿童,却从未深思,我们的父母,其实也在缓缓地、孤独地谢幕。

为何你家老人不是在喝鸿茅药酒就是在喝绿毛药酒?

审核:韩丽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